屈原為什麼要跳江?原來是被楚懷王活活氣死的。

大家都知道,在古時候,中國分成好幾個小國家,比如楚國,秦國,齊國,趙國,燕國,衛國等。而屈原,就是其中的楚國人。

屈原為什麼要跳江?原來是被楚懷王活活氣死的。

楚國當時的國王是楚懷王,屈原是楚國的高官,在楚國身兼雙職,出任楚國的三閭大夫,以及左徒。

三閭大夫是負責掌管楚國王族三姓的,負責編纂貴族子弟的譜系。

左徒也是一個很高的官,僅次於國相。

所以說,楚懷王時期就是屈原的政治生涯最輝煌的時期。

而《史記》中是這樣描寫屈原的工作的:

入則於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

可以看出屈原在當時是多麼的受楚懷王重用。

這些國家之中:

最富裕的國家,是齊國

最強大的國家,是秦國

最面積大的國家,是楚國

齊國和秦國都想拉攏楚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合縱連橫。齊楚結盟,就是合縱,秦楚結盟,就是連橫。

屈原為什麼要跳江?原來是被楚懷王活活氣死的。

合縱連橫

屈原當時的夢想是,透過改革使楚國變得強大,可是他的改革會得罪到楚國的舊貴族,所以很多人在楚懷王面前說他的壞話。

有人說屈原完全不把楚懷王放在眼裡,而楚懷王傻傻的相信了,從此就疏遠了屈原。

原本楚懷王是支援屈原改革的,畢竟,屈原改革的目的是為了使國家常強大,與楚懷王的利益是一致的。

但自從被人挑撥離間之後,就不支援屈原改革了。所以屈原心裡自然很憋屈。

後來屈原支援與齊國結盟,這下秦國怕了,因為如果齊國和楚國結盟的話,勢必會影響到秦國的東擴。

於是秦國想了個餿主意來挑撥離間,他們派了個使者,叫張儀,跑到楚國來談判。承諾給楚懷王說,如果楚國放棄於齊國結盟,秦國就送給楚國六百里地。

楚懷王一聽這很划算呀,於是趕緊就同意了。於是趕緊就同意了,撕毀了與齊國的結盟。

等於齊國決裂之後,就派使者去秦國討要當時承諾送給楚國的土地。但秦國的張儀不認賬了,說我沒有承諾過你六百里地呀,我承諾的是六里地,你估計是聽錯了。

這下可把楚懷王氣死了,相當於是既丟了芝麻也丟了西瓜。所以一氣之下要和秦國打仗。

可是俗話說,不打沒準備的仗。

楚懷王這場戰爭就是一場完全沒準備的仗,而且又沒有齊國的支援。所以根本沒有打贏的可能性。

結局也可想而知,輸得很慘,死了八萬將士,還喪失了漢中之地。

兩年之後,沒想到秦國又來跟楚國示好了。秦國對楚國說: “我願意把兩年前打贏的那塊土地還你們一半”。

按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收復失地的機會,可是楚懷王是一個沒有遠見,且心眼很小的人。

他只是記恨張儀騙過他,所以他對秦王說:“我不要失地,我只要張儀的人頭”。

張儀知道了之後,對秦王說,那就別給他們地了,我自己去不就行了嗎?於是,張儀自己來到了楚國。

張儀,那可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他心想,楚懷王這個傻帽,我騙過他第一次,還能騙他第二次。

他到了楚國之後,先收買了兩個人。一個人是楚懷王的老婆鄭袖,另一個人是楚國的大夫,叫靳尚。

他收買這兩個人,是為了讓這兩個人去忽悠楚懷王。鄭袖負責吹枕邊風,靳尚負責在朝中忽悠。

而楚懷王那個傻乎乎的人,被忽悠的就稀裡糊塗地放張儀走了。

而那時候,屈原不在。當屈原回來,聽說楚懷王放了張儀之後,非常震驚,問楚懷王為什麼不殺張儀?楚懷王這才反應過來,“我是不是傻了?我怎麼放他走了?”

於是趕緊派人去追殺,可惜已經晚了,人家已經逃走了,追不上了。

而這段時期,這個楚懷王左右搖擺,一會兒跟秦國好,一會兒跟齊國好。如此不專一,導致最後兩個國家都不理他了。

這就是中國成語(朝秦暮楚)的來歷。

屈原為什麼要跳江?原來是被楚懷王活活氣死的。

過了大約十二三年之後,秦國又來忽悠楚懷王了。說要何出懷王搞一個會盟,聰明的屈原發現那是一個陷阱,於是阻止楚懷王。

但楚懷王沒聽他的,最終還是去了,但秦國根本就不是想要跟他結盟,而是直接把他扣留了。導致楚懷王終生都沒有從那裡回來。

然後楚懷王的大兒子當了新國君,小兒子當了國相小兒子名叫子蘭。屈原和子蘭不對眼,因為子蘭當年就支援楚懷王會盟,而屈原反對。

還有,屈原支援於齊國結盟,而子蘭支援與秦國結盟。意見不同,無法溝通。所以兩人越來越互相討厭。

後來子蘭就開始打壓屈原,把他流放到了江南。自從屈原被流放之後,楚國就越來越不行了。幾年之後,秦國大將白起帶領秦軍,攻陷了楚國的都城。

聽說楚國都城淪陷的時候,屈原正在汨羅江畔被流放。他內心悲憤的不知道該怎麼發洩,於是抱著一個大石頭跳入汨羅江,沉江而死。

屈原為什麼要跳江?原來是被楚懷王活活氣死的。

屈原跳江

屈原一心為了楚國的前途,對國家,對君王都是忠心耿耿。可偏偏遇上一個糊塗的君王,以及糊塗的君王后代。

他們把屈原的好心當做驢肝肺,不斷的打壓。

而自己也沒有得到好結果,活該被秦國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