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十年丨故宮星軌圖背後:北京藍天白雲不再是“奢侈品”

本文轉自:光明網

9月15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釋出會,會上,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以一張在北京故宮拍攝的星軌圖說明了北京空氣環境質量發生的變化。

中國這十年丨故宮星軌圖背後:北京藍天白雲不再是“奢侈品”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圖片來源:中國網)

黃潤秋介紹,拍攝這張以故宮午門為背景的夜晚天空星軌圖,一定要空氣質量非常好、透明度非常高,這張圖是北京這些年空氣質量改善的一個真實寫照。從資料上來看,2013年北京PM2。5年均值是89。5微克/立方米,到2021年下降至33微克/立方米,降低了63。1%。北京的重汙染天數也從2013年的58天,下降到了去年的8天,今年到目前為止只有2天。如今藍天白雲在北京幾乎是常態,不再是奢侈品。

北京的變化只是我國空氣質量變化的一個縮影。黃潤秋表示,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乃至全國各地,這十年空氣質量都顯著改善。十年來,74個重點城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56%,重汙染天數減少87%;2021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重汙染天數比2015年減少了51%。我國是第一個治理PM2。5的發展中國家,被譽為全球治理大氣汙染速度最快的國家。

為什麼我國空氣質量會有這麼大改善?黃潤秋指出,這些年國家先後出臺了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持續推進大氣汙染治理。其中,大力調整“四個結構”至關重要。

一是大力調整能源結構,加快能源清潔低碳轉型。這十年,我國能源消費增量有2/3來自清潔能源,全國燃煤鍋爐和窯爐從50萬臺減少到現在的10萬臺。大力實施了北方地區冬季的清潔取暖,2700多萬戶農村居民告別了過去煙熏火燎的冬季取暖方式。不僅在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上明顯的提升,而且也顯著改善了空氣質量。

二是大力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產業發展提質增效。這十年,淘汰落後和化解過剩產能鋼鐵達到了3億噸、水泥4億噸、平板玻璃1。5億噸重量箱。建立世界最大清潔煤電體系,有10。3億千瓦煤電機組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大力推進鋼鐵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6。3億噸粗鋼產能目前正在或者已經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

三是大力調整交通運輸結構,發展綠色交通體系。這十年,淘汰老舊和高排放機動車輛超過3000萬輛。目前我國新能源車保有量,穩居世界第一。機動車排放標準和油品質量標準也都實現了從國四到國六的“三級跳”,油品質量、機動車汙染物排放強度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四是大力最佳化城市環境治理結構,把揚塵治理納入重點領域。扭轉了過去施工工地砂石骨料開採等“暴土揚塵”的局面,城市降塵量明顯下降。建立網格化監管制度,打通“最後一公里”,過去春天燒荒、夏天露天燒烤、秋天燒秸稈、冬天燒散煤、一年四季燒垃圾的“五燒”頑疾得到了有效遏制,市容市貌發生了顯著改善,科技在其中發揮了很關鍵的作用。全國2000多名科技人員參加了大氣汙染成因治理的攻關,還開發了國家級預測預報模式,對PM2。5的汙染過程預測準確率達到了90%,這些技術支撐,都為打贏藍天保衛戰提供了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