嚐嚐這舌尖上的“非遺”!平湖海蜇豐收季來了

一到炎炎夏日,總盼著吃點清爽可口的菜開開胃,海蜇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平湖的白沙灣海蜇更是小有名氣,眼下正值海蜇大量捕撈季,跟隨記者一起去感受一下我們平湖的傳統海蜇醃製技藝吧。

嚐嚐這舌尖上的“非遺”!平湖海蜇豐收季來了

下午三點多,在獨山港鎮周圩社群的一個海蜇收購點上,隨著一輛滿載著新鮮海蜇的貨車到來,這裡的師傅們便開始忙活起來。今年海蜇捕撈喜獲豐收,所以他們的生意也格外忙碌。只見滿桶的海蜇從車上傾倒下來,個頭普遍不小,直徑大的有臉盆那麼大,小的也遠超過成年人手掌的面積。

醃製海蜇的第一步是把它的上下部分分開。海蜇其實是水母的一個分支,所以長相也如水母,上半部分是傘部,也就是俗稱的海蜇皮子,下半部分是海蜇的觸足,那便是我們吃的海蜇頭。分離完成後,另一波人正在清理海蜇衣。

嚐嚐這舌尖上的“非遺”!平湖海蜇豐收季來了

這裡的師傅大部分都是原來白沙灣的漁民,如今,雖然他們已很少下海,不少也搬進了農民新村居住,但這世代傳承下來的海蜇醃製手藝不能丟。白沙灣三礬頭海蜇醃製技藝是嘉興市級非遺專案,受市場影響,現在他們更多使用的是二礬技藝。海蜇清理完成後,就可以開始醃製了,首先要進行的是一礬。

老漁民程正海:清洗好之後放水裡,用明礬礬一下,等海蜇變硬。現在是軟的,等它變硬就可以撈出去醃製了,一般要等多長時間要變硬,大概要20分鐘到半小時。這個明礬主要起到什麼作用,明礬一方面是讓海蜇變硬,不會軟,另一方面更乾淨,明礬能讓垃圾全部沒有 泥什麼都清洗掉。

20分鐘過後,果然,一張張海蜇皮變得更硬挺了。緊接而上的,就是二礬。只見師傅們拿來一個個圓桶,撒上一點明礬、放入兩大碗食鹽,再放入一張張海蜇皮,層層鋪開疊放上去,疊放幾層後,再放入明礬和食鹽,如此重複。

嚐嚐這舌尖上的“非遺”!平湖海蜇豐收季來了

老漁民 程正海:醃製海蜇很有講究的,主要是鹽和礬要搭配好,礬太多,海蜇不好吃,吃起來會有點澀;礬少了,海蜇不硬,不硬的話,就賣不掉,所以講究就在鹽和明礬要搭配好。鹽的話 一般100斤水貨的海蜇放30斤鹽。

程正海是老漁民,今年已經70歲,和海蜇打了50多年的交道,他的兒子從小耳融目染,早已學到了這項手藝的精髓之處,從去年開始,他也加入到了海蜇醃製的工作中,傳承著這項傳統技藝。在他看來,白沙灣海蜇之所以會比其他海蜇賣得更貴一些,是因為醃製手法有其獨到之處。

海蜇收購點負責人程海兵:像江蘇那邊醃製手法是滷醃,就是醃一下就好了。我們這裡最少要兩礬,江蘇那邊就把海蜇放到調製好的滷水裡面。明礬和鹽全部加進去,調在滷裡面,然後就裝箱,這樣海蜇的份量會虧的比較少。我們100斤海蜇醃製好是20斤,他們100斤至少要醃製40斤,所以這也是海蜇價格不一樣的原因。

嚐嚐這舌尖上的“非遺”!平湖海蜇豐收季來了

白沙灣漁民們用傳統的技藝,讓海蜇保持著最本真的美味。經歷兩礬後,一桶桶海蜇再靜靜放上一個禮拜左右,就可以食用。

(藍媒聯盟·平湖市傳媒中心  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