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戶農戶 戶均增收2.5萬元 蔣關良:大頭菜種出共富路

在海鹽,有這樣一道傳統美味,它香脆爽口,略帶酸味;它可生吃,也可炒菜或煲湯。提起它,一個鮮字了得,讓人“鮮”不釋口,它就是海鹽大頭菜,海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時令小菜。而它的鹹鮮,總能喚起漂泊在外的海鹽遊子們那陣陣鄉愁。

700多年前,在海鹽就有大頭菜種植的文獻記載,幾百年間,這道美食經歷了歲月變遷,卻始終保持著特別的味道和原始的製作工藝,以至在江浙滬一帶頗受歡迎,並與蕭山蘿蔔乾、桐鄉榨菜齊名。說起海鹽大頭菜,一定要提到一個小村莊——武原街道紅益村,縣城80%以上的大頭菜均產自這裡;更要提到一個人——紅益村鄉賢蔣關良,在他的帶動下,幾十年來,紅益村大頭菜種植、醃製技藝得到了有效保護,更讓這一傳統產業逐漸演變為效益產業,2008年至2017年,帶動300多戶農戶實現戶均增收2。5萬元,讓鄉土美味煥發出了勃勃生機和產業活力。

整合資源 產銷兩旺

今年60歲的蔣關良,土生土長的紅益村人,家中祖祖輩輩種植大頭菜,使得他從小便耳濡目染大頭菜的種植和醃製工藝,在他眼中,大頭菜不光是這裡農民世代賴以生存的鄉土資源,更是一種味道傳承。2002年,一個身份的轉變,讓蔣關良與大頭菜之間有著直接聯絡。

300多戶農戶 戶均增收2.5萬元 蔣關良:大頭菜種出共富路

蔣關良講解海鹽大頭菜醃製技藝

2002年12月20日,紅益村32戶大頭菜種植農戶組建了海鹽縣紅益大頭菜專業合作社,蔣關良擔任合作社理事長,那時,他心中早已有了一張藍圖,要讓紅益村大頭菜走得更遠。

2003年,蔣關良透過招商引資,先後引進了“天旺”“大麴”“惠爾斯”蔬菜加工廠,生產“並升”“大麴”牌大頭菜系列,提高了海鹽大頭菜產品檔次,增加了海鹽大頭菜的知名度。在他的努力下,合作社又先後與嘉興市內的多家蔬菜加工廠和食品公司,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完全解決了紅益村農戶們“種菜容易,賣菜難”的顧慮。“印象最深的是2006年那年,當年合作社基地內的大頭菜全部一銷而空,銷售大頭菜10萬餘壇,銷售產值350萬元。”蔣關良說道。

銷售渠道要拓寬,產品質量更要與時俱進,十幾年前,蔣關良就深知這個道理。2005年10月,蔣關良起草了第一部《海鹽縣紅益大頭菜專業合作社企業標準》,廣大社員按照標準統一生產,提高了海鹽大頭菜品質。正因為有了系統化生產標準,2006年9月,“紅益大頭菜”被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審定為無公害農產品,2007年獲得了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成為當時海鹽縣唯一的地理標誌產品,也使紅益村大頭菜成為了地道、正宗的優質老字號產品。

與此同時,在大頭菜的品牌推廣上,蔣關良也花費了不少心血。多年來,在他的組織下,舉辦過多場大頭菜展銷會、品鑑會;他帶著紅益村大頭菜,參加過嘉興市舉辦的舌尖上的非遺展示活動;他聯絡縣內中小學,開展課外實踐活動……隨著海鹽大頭菜名氣越來越響,村民們的大頭菜在醃製前就被各大農貿市場預定一空。

300多戶農戶 戶均增收2.5萬元 蔣關良:大頭菜種出共富路

嘉興電視臺採訪舌尖上的非遺——海鹽大頭菜

積極探索 發展保護

多年來,蔣關良始終有一個信念:大頭菜的發展不能停滯不前,無論種植理念還是醃製技藝都要走出新路子。

在紅益村,有一間特別的房子,村裡人說,走進這裡便可以瞭解大頭菜的一切,這裡就是大頭菜文化館,館內詳細記錄了大頭菜的歷史、醃製工藝、製作工具。

蔣關良說,海鹽大頭菜的醃製工藝獨特,是將大頭菜醃在缸裡、團在甏裡,並貯藏在甏中,這樣的大頭菜醃製方法省內獨家,海鹽大頭菜獨特的製作技藝也被評為了市級非遺傳統技藝。然而,隨著農村土地徵遷,大頭菜的種植面積和種植戶逐漸減少,為了傳承海鹽大頭菜文化,推進大頭菜實物保護,更讓海鹽的年輕人記住這個古老手藝。2018年,紅益村出資建造了“大頭菜文化館”,作為大頭菜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的蔣關良,會經常來展示館向遊客們講述海鹽大頭菜的發展歷程。“海鹽大頭菜的製作技藝其他地方是沒有的,我們要保護好這個傳統的產業,更要把海鹽這個製作技藝保護起來。”蔣關良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海鹽大頭菜產品送檢和抽檢均達到無公害產品標準,合格率100%。多年來,蔣關良積極探索大頭菜種子提純復壯技術,因為它直接影響大頭菜本身的產量和品質。

自2006年開始,在浙江省農科院和海鹽縣農經局技術人員的指導下,蔣關良在自家的承包田裡挑選出具有“海鹽大頭菜”形態特徵的苗株留種,2007年度收單株42個,2008年繼續繁育;2009年收大頭菜種子52。5公斤,供應種植戶28戶,示範基地一個,共計面積120畝,經專家評審,培育出的大頭菜具有產量高、商品價值高、種子具有純度高、病害輕等優點。

300多戶農戶 戶均增收2.5萬元 蔣關良:大頭菜種出共富路

城西小學在紅益村大頭菜基地開展課外實踐活動

精準幫扶 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要看老百姓錢袋子鼓不鼓。

蔣關良說,多年來,紅益村依託創業幫扶機制,透過村幹部聯絡創業能人、黨員創業能人聯絡農戶的“雙帶”模式,爭取到了資金、專案、資訊等方面的支援,給紅益村大頭菜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在帶領村民致富方面,依託“合作社+黨員+社員+農戶”的模式,蔣關良在村裡積極開展技藝講習活動、大頭菜知識講座活動、技術培訓班、實踐活動,使村民熟練掌握一技之長,截至目前參與人次達2000餘人次。

同時,合作社還透過複種雪菜、榨菜等方法,形成了以大頭菜深加工為主,與傳統種養殖業相結合的多元化產業模式,並透過務工、土地流轉、分紅等方式提高村民經濟收入。村民張保祥說,自家種了10畝左右的大頭菜,年均能產生15萬左右的收益,再加上其它季節種植雪菜、毛豆,整年收入較為可觀。

一路走來,在蔣關良等一眾村民的努力下,海鹽縣紅益大頭菜專業合作社獲得了“浙江省農業標準化推廣示範專案”“浙江省示範性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榮譽。蔣關良說,未來他要帶著社員們繼續出發,守正創新,以更大的責任與擔當將這古老風味傳承下去。

(藍媒聯盟海鹽縣傳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