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發代首”“削髮明志”對古人來說“割掉自己的頭髮”有多嚴重

“割發代首”“削髮明志”對古人來說“割掉自己的頭髮”有多嚴重

古人是很看重自己的頭髮的,頭髮不能割,不光是孝道的體現(一個人的品德問題),還是自己階層的體現。先來看看“割發代首”“削髮明志”是誰幹的吧?

“割發代首”“削髮明志”對古人來說“割掉自己的頭髮”有多嚴重

“割發代首”:講的是東漢末年,曹操在一次行軍中,曾經頒佈法令,誰敢踐踏麥田就把誰處死。結果,他自己的馬車受到了驚嚇衝進了麥田,面對這種情況(曹操有點兒下不來臺),曹操要行軍主簿,擬議自己踐麥之罪。主簿不敢,曹操又要自殺,最後在郭嘉及眾將官的勸說下,免去死罪,但是也不能不罰,於是就以“割發代首”來懲罰自己。

“割發代首”“削髮明志”對古人來說“割掉自己的頭髮”有多嚴重

“削髮明志”:講的是春秋末年,越國被吳國打敗,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立志報仇。其中,為了提醒自己,就把自己的頭髮剪了來表明自己的志向。

“割發代首”“削髮明志”對古人來說“割掉自己的頭髮”有多嚴重

古人的“割頭髮”竟然有如此大的分量,曹操可以用“割發代替砍頭”,勾踐“割發就可以明志”。原來古人是非常看重自己的頭髮的,頭髮包含了很多意義、很多禮儀。儒家及後世的人們更是信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割發代首”“削髮明志”對古人來說“割掉自己的頭髮”有多嚴重

在古代,短髮是“奴隸”才留的頭髮,一般的平民和貴族都是留長髮的;還有一種,對於犯人會採取一種刑法叫“髡刑”,就是割掉犯人的頭髮,這是一種懲罰,一種侮辱,一種身份低賤的象徵。漢代“儒家”大一統,儒家將頭髮和孝道聯絡起來,“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又體現了一個人品德的問題。所以,曹操“割發代首”,即是用對待奴隸的低賤的方法來懲罰自己,在那個年代,有時是比殺了自己還要狠的手段(貌似曹操不是這樣認為的);勾踐臥薪嚐膽,割掉頭髮,這是一種極端的自我詆譭來提醒自己不要忘記仇恨,以達到明確志向的目的。

“割發代首”“削髮明志”對古人來說“割掉自己的頭髮”有多嚴重

因為古人將頭髮賦予了太多的意義,所以格外看重它,“割發代首”“削髮明志”才有其效果。現代人,頭髮就是裝飾品,各種吹、割、剪、燙,“割發代首”“削髮明志”這些行為看起來似乎有些不可理解。不過,韓國人還會用“削髮明志”這種方法來抵制XX。

“割發代首”“削髮明志”對古人來說“割掉自己的頭髮”有多嚴重

西方人有時會裸體上街遊行示威抗議某些東西,這是否就是西方人的“削髮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