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子也分“公母”?買梨記得買“母梨”,甜脆又多汁,別不懂得吃
轉眼就要立秋了,時間過得可真快!入秋之後,依然要保持一段高溫時間。秋季給人的感覺就是乾燥,加上高溫天氣,就會給人一種“燥熱感”。那麼,這個時候一種水果就特別應景,那就是梨!我們都知道,梨的營養價值很高,尤其是被大家公認為“降火”水果,所以秋季我們應該多吃梨,正好秋季也是梨熱鬧上市的季節,時令水果自然不容錯過。
8月上市的梨,通常來說是翠冠梨、皇冠梨、豐水梨這三種。其實梨的品種很多,鴨梨、蘋果梨等梨的品種我們再熟悉不過了,只不過不同品種的梨成熟季節不同。你們知道麼?梨其實也是“公母”的。想必很多人去水果攤買梨的時候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母梨子都被人挑走了。梨子也分“公母”?買梨記得買“母梨”,甜脆又多汁,別不懂得吃!
買梨的時候,很多人只會挑個頭大的梨,卻忽略了梨的“公母”一說。我們常說的“母梨”其實就是梨的底部呈凹陷狀,外形更圓滑飽滿,口感脆甜又多汁。而“公梨”的底部凸起,形狀不規則,肉質更硬而且味道更淡,水分也沒有那麼足。那麼,梨中的“公母”是如何形成的呢?
其實“公梨和”“母梨”在梨的叫法不正確,應該叫“脫萼果“和“宿萼果”。梨在生長髮育的過程中,因為細胞壁薄,但是細胞壁內又含有足夠的水和糖分的時候,保護花蕾內部的萼片(花的最外環)就會比較早脫落,所以成熟之後的梨外形圓潤飽滿,底部凹陷,稱為“脫萼果“,也就是我們說的“母梨”。反之,有一部分梨的生長過程果皮變厚,使得細胞壁也跟著變厚,不受水和糖分的影響,萼片不脫落反而更肥厚,才導致成熟的果實皮厚肉質硬,而且形狀不規則,底部呈凸起狀,“宿萼果”,也是我們說的“公梨”。
好了,知道了公梨和母梨的區別之後,想必大家應該知道以後買梨的時候應該怎麼挑了。儘可能挑“母梨”,脆甜又多汁,外形也更好看。除了從底部“肚臍眼”的位置分辨梨的“公母”外,我們還可以從另外兩個部位分辨。
看頂部:
梨的頂部中心部位的深淺也能夠辨別“公母”,深的為母梨,個大光滑飽滿,汁水多味道好。淺的為公梨,外形不夠規整,汁水少口感差。
看整體:
買梨的時候如果發現梨的外形不規則,拿在手上如果感覺果皮特別粗糙,而且有麻點的話,多半是公梨。反之,果皮光滑外形美觀,而且表皮沒有麻點的梨,就是母梨子。
不過話說回來了,梨的好吃與否除了與“公母”有關係之外,產地有著直接關係。有的地方產的梨不管“公母”都甜,而有的地方即便是“母梨”也不好吃。再有就是,品種和生長環境也會影響梨的口感好壞,甚至光照度的不同,也會讓梨的口感產生差異。
“公梨”和“母梨”誰的營養價值更高?
很人多這樣認為,既然梨分“公母”,那麼“母梨”更脆甜,口感更好,那麼是不是代表營養價值就更高?其實並不是這樣理解,因為我們感官上的甜度和糖是不成正比的,糖的種類不同,甜度也就不同,加上梨是一種帶有酸味的水果,自然不能武斷認為甜的含糖量就高。另外,不管是“公梨”還是“母梨”,所含的營養價值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只是好不好吃而已
圖文內容為潤心食憶原創,盜圖抄襲請三思而後行。溫潤身心,食之記憶!感謝大家的支援與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