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東吳:誰才能代表江東?東吳在歷史上又有著怎樣的意義?

百年東吳:誰才能代表江東?東吳在歷史上又有著怎樣的意義?

2022-10-18 14:26·新讀史

百年東吳:誰才能代表江東?東吳在歷史上又有著怎樣的意義?

作者:握中懸璧,授權讀史釋出。百年東吳連載01

勝敗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

捲土重來未可知。

杜牧這首名傳千古的《題烏江亭》,讓人回味無窮,每當讀起,心中便會生出蓬勃的鬥志。

不過詩中所提到的江東,到底是哪裡呢,難道是烏江以東嗎?

其實,江東是中國古代一個特定的地理概念,雖然在今天的生活中已經極少被提起了,但它在歷史上卻有著特殊的含義。

萬里長江,大體來看是呈東西走向,但是當長江流經蕪湖市的時候,卻突然向北轉了一個九十度的直角彎,之後一直到南京的一段河道幾乎都是呈南北走向。

百年東吳:誰才能代表江東?東吳在歷史上又有著怎樣的意義?

正是因為如此,古人將自蕪湖下游長江以南的地區稱作江東,也叫江左。

這片地區面積非常廣大,僅僅是狹義的江東,就包含了蘇南、皖南、上海、浙江乃至贛東北地區,基本可以看作是漢朝揚州的江南部分。

而若說廣義的江東,那就更遼闊了,甚至包括了今天江南的大部分地區。

今天中國境內有一個吳語區,那麼這片地區也可以用吳地來稱呼。當我們開啟吳語區的分佈圖時,便可以清楚地看到,吳語區基本和狹義的江東地區重合。

這並不是什麼巧合,因為江東和吳這兩個概念是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絡的,甚至可以將它們近似等價起來。這又是為什麼呢?

百年東吳:誰才能代表江東?東吳在歷史上又有著怎樣的意義?

今天的江東地區,是中國經濟的心臟地帶,而古代的江東也曾有著輝煌的歷史。

春秋時代位於江東的吳、越兩國先後建立了霸權,從而名噪一時。而到了秦漢之交,八千江東子弟跟隨項梁、項羽叔侄南征北討,在歷史上留下了絢爛的一筆。

然而,江東這兩次短暫的崛起只不過是曇花一現,歸根結底則是因為當時江東地區雖然有潛力,但是尚未經過大規模開發,因此實力比較薄弱。

在古代,衡量國家或地區實力的一個重要指標,是人口的多寡。這一點,當時的江東還遠遠無法和中原相比,直到西漢末年一直如此。

這也導致在新莽末年的動亂中,江東地區甚至沒出現什麼強有力的軍閥,光武帝劉秀手下傅俊只帶了不多的兵馬隨便轉了一圈,就讓江東俯首稱臣。

但是從東漢開始,江東地區開始得到了逐步開發,比如章帝和順帝時期在江東興建了大量水利工程,為後來人口的大規模增長奠定了基礎。

在一百多年的時間裡,揚州的人口增長了30%以上,經濟也越來越發達,在漢末中原陷入混亂的時候,江東已經初步具備了割據一方的實力。

看到這裡,我們不禁為曹操感到悲哀,真的是生不逢時啊,若是他生於兩漢之交,以他的雄才大略,或許能建立更大的功業吧。

百年東吳:誰才能代表江東?東吳在歷史上又有著怎樣的意義?

而正是在這樣的天賜機緣下,江東地區誕生了第一個穩定的地方政權,它就是東吳。

東吳政權在中國歷史上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在東吳統治期間,江東得到了更加快速的發展,而東吳的實力也達到了曹魏的一半左右,這就為東晉南朝在南方的延續打下了基礎。

晉末永嘉之亂後,胡馬肆虐,神州陸沉,華夏文明到了毀滅的邊緣。

此時經過有效開發並頗具實力的江東便成了最後一片樂土,也為華夏文明的延續做出了重大貢獻。從這個角度來看,東吳功不可沒。

歷史上江南的開發始於東漢,至隋唐達到高峰期。

隨著三次衣冠南渡,南北形勢發生了逆轉,到了元明時期,我國經濟重心和文化重心徹底完成了南移,南方的綜合實力已經反超北方,而江東地區則始終是長江以南的核心地帶。

直到今天,在我國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這三大城市群中,無論是人口還是GDP,長三角都擁有壓倒性的優勢。

也就是說,雖然現在已經很少會提到江東這個地理名詞了,但它卻早已成了中國發展最好的地區,而這一切,都是與一千八百年前的東吳分不開的。

正是因為如此,有些時候一提起江東,就會自然而然把它看作是東吳的代名詞。

可能有人不同意這個觀點,因為春秋時期的吳國才是歷史上第一個吳國,建國時間比三國時的東吳要早一千多年,所以這個國家看起來更有資格代表吳這個地理概念。

但我認為並非如此,因為春秋的吳國,並不是在江東笑到最後的那個政權,南面的越國才是真正的勝利者。

至少在東吳立國以前,人們更傾向用吳越來指代江東地區。

比如在赤壁之戰前,面對來勢洶洶的曹操大軍,周瑜就表示曹操放棄步騎在水上和吳越爭鋒是自取滅亡。

百年東吳:誰才能代表江東?東吳在歷史上又有著怎樣的意義?

因此我認為春秋的吳國無法代表江東地區,因為還有和它並駕齊驅的越國存在。

那麼這樣一來,能夠真正代表江東的吳,就只有三國時候的東吳了。

時過境遷,三國紛爭早已成為歷史,只有東吳這個在三國中最不受歡迎的政權,把自己的影響力延續到今天。

事實上,東吳是一個相當具有開拓進取精神的政權,而這往往是人們所忽視的。

提起諸葛亮的六出祁山和姜維的九伐中原,那自然是大名鼎鼎,讓人稱讚不已。但是提起東吳北伐,卻往往會讓人聯想到孫權那些虎頭蛇尾的軍事行動,成為人們口中的笑柄。

而許多在歷史中叱詫風雲的東吳名臣,甚至在一些人眼裡也成了“醬油角色”。

其實,這並不是客觀的認識,因為東吳才是抗魏聯盟中的主力,論作戰意志和實際貢獻,都不遜色於蜀漢。

而人們眼裡那些不熟悉的東吳“醬油角色”們,其實也都有著自己的精彩故事,只不過不為人所熟知罷了。

新讀史

歷史上的東吳人才輩出,對外戰績也非常輝煌。東吳平定山越、交州,遠征夷州,為華夏文明開疆拓土,這些功績不可磨滅。

可正是這樣一個影響深遠、貢獻巨大,又有開拓進取精神的政權,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客觀評價,這是非常不公平的。

東吳立國五十餘載,在三國中國祚最長,而若從孫堅創業論起,則跨越將近百年,與最廣義的三國時代相齊。

同時,東吳始終盡力將其影響力深入中原,它深度參與了三國期間絕大多數重大事件,而並沒有甘心只做一個偏安一隅的小朝廷。

因此可以說,熟悉了東吳的歷史,就可以基本瞭解整個三國的脈絡。

然而在現在市場上的三國類通俗讀物中,關於東吳的作品少之又少,或者比較零碎,讓人比較遺憾。

因此在這裡,我希望能彌補這一空缺。

這個系列我取名叫做《百年東吳》,就是想對其歷史做一個系統的講解,讓大家可以瞭解一個真實的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