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8,但這片子沒人看得上

豆瓣8.8,但這片子沒人看得上

宇宙誕生的那一刻,大爆炸的熱量從最初的超高溫X射線慢慢降溫、波長被拉伸,最終成為了無線電波,它無時無刻不在宇宙當中飄散,被人類所發明的天線捕獲之後,在電視上呈現出來的就是雪花點。

所以這不是普通的(電視)雪花點,這是宇宙誕生時的餘暉。

韋布太空望遠鏡捕捉到的瑰麗畫面,讓人們再次被深不可測的宇宙深深震撼;而以上這段對宇宙充滿了詩意和想象的獨白,最近又引發人們的熱烈討論,它出自一部還未定檔的國產片:

如果你是一位影迷,那你一定聽說過《宇宙探索編輯部》的大名:

作為新人導演孔大山的長片處女作,它先在平遙國際電影展拿下了“費穆榮譽·最佳影片”等獎項,又在北京國際電影節斬獲了“最受注目影片”“最受注目男主角”兩項大獎,並以勢不可擋之姿獲得豆瓣8。8分的高口碑。

只是,看到下面這張塑膠感十足的海報,你很有可能想象不到它是一部科幻片——這也更加讓人好奇,這部國產科幻片究竟講了啥?

豆瓣8.8,但這片子沒人看得上

一票難求,

是我看不上的片子

2022年8月13日,近300位“來歷不明”、面露喜色的觀眾,一同歡聚在北京市海淀區雙榆樹科學院南路44號,這是為了慶祝他們從去年守到今年的《宇宙探索編輯部》特別展映:

在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舉辦期間,這部電影終於面向公眾放映2個場次,這也意味著又到了影迷們拼手速搶票的時刻——據北影節公佈的官方銷售資料,《宇宙探索編輯部》是位列TOP3的“秒光”影片,另外兩部是《航海王:紅髮歌姬》和《教父》。

在電影院裡,影迷的悲歡並不相通:搶不到票的觀眾中,有人二創了北影節的宣傳片,將演員手上的橫幅標語改成“求《宇宙探索編輯部》”;

有人不死心地在影廳附近徘徊等待,看看能否在最後一刻“撿漏”;有人終於放棄幻想認清現實,憤懣調侃“這電影,我還真看不上”。

豆瓣8.8,但這片子沒人看得上

晚上八點半,電影準時開始放映。坐在觀眾席上的朋友們一會兒屏息凝神、一會兒放聲大笑,在看完電影后達成一個共識:這導演,還真有點東西。

《宇宙探索編輯部》的故事,其實並不燒腦:

在一家誕生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科幻雜誌《宇宙探索》編輯部裡,有一位痴迷於尋找外星文明的主編唐志軍,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尋找相關的線索。

有一天,他在網上看到某地的村民聲稱目睹了奇異天象和“發光的小人”,結合星宿異常、電視機損壞等“多方吻合證據鏈”後,他決定與同事一起踏上尋找外星文明的“西遊”之路……

聽起來是不是有《走近科學》那味兒了?這部電影確實有新聞原型:山東一男子聲稱自己捕獲了一隻外星人,後來在記者面前開啟冰櫃一看,被發現是個矽膠玩具,最終該男子因造謠被拘留5天。

豆瓣8.8,但這片子沒人看得上

《宇宙探索編輯部》全片充斥著一股“走近科學”的風格、“紮根鄉土”的接地氣調調,這也註定了它不會是一部重工業型的硬核科幻片。片中出現了不少非常“民科”的元素:

從不斷閃現雪破圖的老舊電視、用於接收宇宙訊號的鐵鍋頭盔,到精神病院裡的孫悟空cos服、矽膠外星人的半截“腿骨”……

這片子著實讓人產生了一種早期國產科幻片《霹靂貝貝》的cult片既視感,而觀眾顯然還挺吃這一套:

“很有當年《走近科學》的感覺,偽紀錄、手持、跳切、抽幀,拍攝上太有意思。”“年度華語最佳,恰如其分的荒誕,一本正經的幽默,處處是神來之筆。”

影片結束後,現場掌聲雷動。在觀眾席上暗中觀察的導演孔大山,也終於現身和影迷交流觀影心得、簽名留念——電影票根上劃過一道道靚麗的筆跡,宛如空中劃過的一道道流星,讓北京的這個夜晚顯得格外不凡。

豆瓣8.8,但這片子沒人看得上

它的8。8分,從何而來

《宇宙探索編輯部》和“外面那些科幻片”,的確有一些不同之處:

它沒有注重呈現高階的科技裝備、打造燒錢的特效,而是採取了偽紀錄片的拍攝形式,講述了一群人到鄉野山林尋找一個未知答案的故事。

而偽紀錄片,一向是導演孔大山的拿手好戲:他在大學期間的出圈短片《法制未來時》(又名“文藝片悶死人了”),正是採用了偽紀錄片的拍攝方式,講述了因文藝片悶死人事故時有發生、警方出動搗毀文藝片拍攝團伙窩點的新聞。

於是在《宇宙探索編輯部》裡,我們會感受到熟悉的手持DV式晃動鏡頭,而村民在接受採訪時不自覺地瞟向鏡頭,更讓人有一種置身其中的代入感——

順帶提個有趣的點,在孔大山籌備這部電影時,主創團隊的狀態和短片裡一模一樣:

“我們四個人在我家開劇本會,用的還是當年那塊黑板,還是點個便宜的外賣,大家就是抽菸、刷手機、發呆、打盹,一模一樣,感覺很恍惚。”

豆瓣8.8,但這片子沒人看得上

好在這次的片子沒有“悶死人”。不論是早年收視率一路走高的《走近科學》,還是上世紀末銷量火爆的《飛碟探索》,都證明了民間科幻題材在群眾中的吃香程度——

畢竟誰小時候沒有在電視機裡看過相關的UFO報道,閱讀科幻雜誌裡“故事會”式的讀者來信,被各種關於外星人的奇聞逸事唬得一愣一愣的?誰又沒有在看完經典科幻片後,半夜躺在床上幻想外星人來抓走自己的劇情?

選對題材很重要。另一方面,如何能將這個故事演得令人信服,也是一大挑戰:

電影中的雜誌主編唐志軍,是一箇中年落魄、卻對外星文明深信不疑的人——哪怕是衝著一個小孩P的假影片,他也要坐兩天兩夜的火車前去一探虛實、弄個明白。

而演員楊皓宇把握住了這種“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的分寸和力度。不論是滄桑落魄的形象還是言辭篤定的獨白,都為角色起到了加分作用,讓主人公在對外星文明的執拗追尋中,透露出一種難能可貴的天真:

正如青年電影手冊主程式設計青松在點評時所說:“男主人公可以說是一個科學家,也是一個藝術家、導演、編劇、演員,是西西弗斯,是一個異類、一個有執著信念的人。”

豆瓣8.8,但這片子沒人看得上

再回到科幻題材本身,軟科幻的形式也給電影留下足夠的空間,去探討人與人的關係、人與宇宙的關係:

在“電視雪花點”之外,影片本身夾雜著很多對宇宙的詩意表達;而唐志軍的女兒在去世前,也曾向父親傳送一條訊息,這或許是我們都曾思考過的問題:我們人類存在於宇宙裡的意義是什麼?

唐志軍試圖去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讓聲稱能與外星人溝通的村民幫忙詢問,卻得到對方的一個反問:“如果他們也不曉得呢?如果他們從那麼遠的地方過來,也是為了問我們這個問題呢?”

這或許是一個無解的問題,但這群人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仍能深深觸動大銀幕前的你我,或許追尋答案的過程本身,就是它的價值所在。

這很難不讓人想起上世紀80年代的《飛碟探索》雜誌,它在停刊一年後又因為群眾的呼聲,而重新恢復生機:

“無論何時,人類都該守護庸常之外的自我,讓它不被娛樂和淺薄侵擾,始終保留一點小小的深刻和大大的好奇。”

豆瓣8.8,但這片子沒人看得上

國產科幻宇宙,

在路上了

在各大影展媒體人對《宇宙探索編輯部》的評價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評語是:“它探索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另一種可能性。”

如果你有留心的話,就不難發現,電影院正在被“國產科幻宇宙”包圍:

不論是正在熱映的《獨行月球》《明日戰記》,還是備受關注的《流浪地球2》,都是主打科幻題材的大製作電影,而在經歷過市場檢驗、票房居高不下的同時,它們的口碑也都有所提高。

事實上,《2021中國科幻產業報告》的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科幻產業總值為551。09億元,其中科幻影視產業產值為26。49億元,而《三體》等科幻IP依舊熱門,國產科幻,正在強勢走進大眾的視野。

豆瓣8.8,但這片子沒人看得上

而這屆觀眾,也對國產科幻抱有期待:

中青報的一項調查顯示,73。6%的人期待更多國產科幻作品搬上銀幕,54。6%的人還提出,國產科幻電影不一定要大製作,即便資金、技術有限,透過情節和想象也能取得成功——

讓人欣慰的是,近年來的“國產科幻宇宙”的確也如大家所期盼,正在呈現出“多線開花”的局面:

《流浪地球》主打重工業硬科幻,《宇宙探索編輯部》側重鄉土軟科幻;《明日戰記》中不乏高階特效,《獨行月球》則是閤家歡式的喜劇片……

為什麼即使劇本不給力,大家也捨不得罵《明日戰記》?這正是因為,我們看到了創作者努力的那一部分——

當國產科幻片不再囿於單一的表現形式、同質的討論命題,開始嘗試並探索新的路徑時,也就能收穫觀眾的認可和包容,能夠迎來更多的市場。

豆瓣8.8,但這片子沒人看得上

最後再多說一下《宇宙探索編輯部》:在北影節發表獲獎感言時,孔大山特別感謝了監製郭帆——

在看完一千來字的劇本大綱之後,郭帆便欣然答應了投資這部片子,並且全程沒有任何干涉,“全都是讓我憑自己的喜好和興趣去完成這個劇本”。

這想必是《宇宙探索編輯部》能拍好的一大原因。

而我們都知道,郭帆在拍《流浪地球》時也同樣遇到過沒人投資、缺錢拍攝的難題,最後是吳京不計片酬、投了6000萬元,才成就了這部“開啟國產科幻元年”的爆款之作——

正如郭帆所說,淋過雨的人總想為別人撐傘,正是一代代導演的扶持互助,才打開了國產科幻的另一種可能。

在探索國產科幻的這條路上,他們每個人都是並不孤獨的唐志軍。

豆瓣8.8,但這片子沒人看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