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了我治癒我》:七等分的性格,給你的愛卻只有一份

《殺了我治癒我》:七等分的性格,給你的愛卻只有一份

《殺了我治癒我》其實開始看的時候,我也只是認為7重人格只是個噱頭,增加劇情的衝突,萬萬沒想到編劇高能地把所有人格都和主線緊緊聯絡在了一起。

《殺了我治癒我》:七等分的性格,給你的愛卻只有一份

當時看到一半的我甚至有點鄙視這個劇情,就為了車君和俐珍的這個童年陰影(虐待)而造成多重人格的分裂,至於嗎?前面也烘托的太過頭了吧。可等謎底一步步慢慢揭開的時候才鄙視自己的弱智。劇裡面的一些細節也無處不在點題,在鋪墊劇情,以為只是浪漫的一瞬,其實是絕妙的一筆。很前面申君變回車君,在俐珍的醫院門口碰面,兩人相視而笑,俐珍問車君的名字,車君很紳士的回答:車道賢,我叫車道賢。而後,凡是每次車君意識恢復了都會溫暖地回答俐珍:我是車道賢。不知道真相時的我,只覺得那次“初見”好浪漫,每次車君的這樣溫柔看著俐珍回答,好窩心。直到最後,才發現這都是編劇的伏筆。這樣的細節還有很多。車君塑造得實在太過善良,善良到因為對兒時玩伴的內疚把自己逼瘋,《沒關係,是愛情啊》裡面的女主對於男主的意義還只是相互慰藉,心靈導師。而《殺了我治癒我》裡的俐珍的身份其實只是個契機,而她自己才是開啟車君心門的鑰匙,也許就是俐珍跟車君說了不要再責怪自己的一番話,才是真正可以達成人格融合的最強藥劑。

《殺了我治癒我》:七等分的性格,給你的愛卻只有一份

演員透過熒幕演出,牽動萬眾人心的風光和成就感固然叫人嚮往,可實際上,身為一名優秀職業演員,更多時候,他們面對的,其實是冗長且週而復始的孤獨、忍耐、練習和等待。因為,演員詮釋的從來就不是自己,而是世界上另一個陌生個體。二者很可能在外表上絲毫不相似,彼此不認識,但又必然有著某些碎片性連線。正因為這些不可知,演員平時就必須時刻琢磨如何透過各種方式,去挖掘出更多層次之內在與自我,才能在遇上好劇本、好角色時,用最短時間抓住神韻,並確保精準地用身體表達出來。一記直拳,打中觀眾的心。 所以,表演水平之間的差距,往往在深度。這大概也就是為什麼大部分演員在其演技和名氣得到認同時,通常已非青春少艾。

《殺了我治癒我》:七等分的性格,給你的愛卻只有一份

看《殺了我治癒我》感觸最深之處在於深藏內心驅使靈魂的善意所做的選擇溫暖人心,這種善意使得每個人都能夠設身處地地感受他人的艱辛,並儘自己的努力去實施幫助,想到別人所受的苦難,也會跟著一起難過,這該有多麼難得。不管是車道賢為了保護小女孩而忘卻自己的名字,獨自一人承受著心破碎一地的痛苦,在其他人格闖了禍後,默默收拾殘局,承擔責任;還是吳俐珍在車君危難之時伸出援助之手,即便當時跟他還不怎麼熟,面對各種無理要求,何況還喜歡上了明知道不該喜歡的他,在面對各種人格,各種突發狀況,各種危險時總是能夠挺身而出,勇敢得超乎想象,堅強得撐了下來,讓人不得不感動。

《殺了我治癒我》:七等分的性格,給你的愛卻只有一份

剛開始的時候更多的是每個人格出現的時候各種搞怪,尤其是約娜出現的時候,那份花痴的樣貌簡直讓人笑噴,可是看到最後才知道,這一個個的人格原來只是因為愛,原來真的會有人一份愛能源於六歲初見,繼而延續一生,原來一個人真的會為了愛一個人而將自己切成七份,而每一份的碎片上寫的都是愛,不論是憂鬱的,悲傷的,快樂的,跳脫的,每一個我都只是因為愛你,想更好的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