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坤全球買買買

今天再聊一聊張坤,上市公司中報披露已經結束,基金持倉也全部浮出水面,此前我們都知道張坤有一個“易方達亞洲精選”的QDII基金,一度還被網友們戲稱“亞洲亂選”。不過透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我們發現張坤的確實在不斷的反思與進步。

尤其是今年以來亞洲精選的階段性漲幅只回撤了2。05%,遠遠跑贏其管理的優質精選/藍籌精選,這個成績可以說相當不錯了。

具體持倉如下:

張坤全球買買買

持倉顯示亞洲精選股票隱形重倉股中佔基金淨值比在2%以上的美股分別為:STAAR、Sea Ltd、Mercado LibreInc、臉書、谷歌。此外張坤還買了一點點的高通與拼多多。

8月中旬,易方達亞洲精選放開大額申購。當時很多人可能以為張坤會繼續買港股。不過依據基金中報披露的二季度美股倉位16。31%來看(一季度,亞洲精選的美股倉位為1。52%)

沒準現在的張坤,開始覺得美股經調整後配置價效比更高,開始將目光轉向美股市場,逐漸拓展自己的能力圈。

張坤全球買買買

為什麼這麼說?

7月份,標普500和納斯達克指數分別上漲了9。11%和12。35%(同期A股與港股皆以調整為主),如果張坤在中報披露後繼續逐漸增加對美股市場的配置,那麼時下易方達亞洲精選的業績才能有一定的合理解釋。

張坤在中報裡是這麼說的:

1。階段性需求變化帶來的行業景氣波動成為市場的主要關注點,但從歷史上來看,這樣的階段性波動是經常出現的,也是非常合理的。然而,如果我們看全球的領先企業,拉長時間維度,一個公司要能持續長大並能站住卻並不容易。

2。首先,需要有結構性的需求增長,長週期的需求見頂經常導致企業尋求業務多元化,從而降低企業的可見性;其次,業務有很強的壁壘,如果看全球市值排名,有些規模並不那麼大的行業產生了大市值的公司,而有些規模更大的行業卻並沒有,行業始終保持有序的競爭格局,龍頭企業始終維持高的競爭壁壘從而讓新進入者望而卻步是其中很關鍵的要素。

3。長期來看,結構性需求增長和競爭壁壘是決定企業走向的更加重要的因素,這些因素通常難以被產業資本的進入和退出平抑,會長時間不劇烈但持久地發揮作用,從而影響企業的長期價值。”

這下我們就不難理解張坤當時在基金中報中提到的,“增加了部分美國、東南亞等區域優質上市公司的配置比例;增加了業務模式有特色、長期邏輯清晰、估值水平合理的個股”的大致思路了。儘管這個觀點並不只針對美股。

從張坤目前所持美股表現來看,Meta在今年上半年股價腰斬,大跌52。06%,跌回到了2017年底的水平;谷歌同期也下跌了24。4%。不過張坤倒沒有選擇蘋果,沒準有其從估值上的考量,我們認為如果張坤以後能夠出手蘋果,倒是一個很重要的訊號。

無獨有偶,鄧曉峰其實近期也表達過對美股的觀點,他認為:“美股市場系統性調整,很多全球領先的龍頭公司盈利能力並未受到實質性的影響,但估值已經回到了很多年前,具有價效比和吸引力。系統性調整的視窗,提供了一個讓國內投資人和美國本土投資人幾乎可以處在同一起跑線的機會。”

那麼最後再來總結一下,其實對於美股,證星研究院也一直保持關注,此前文章也專門有所提及:最優秀的科技企業何時能抄底?我們認為當前的美股,尤其是納斯達克現在的平均市盈率在25倍左右,處於近五年曆史分位數50%上下,並沒出現顯著的低估,而我們知道納斯達克或者說整體美股的EPS抬升,很大程度上在於發行低息貸款進行股份回購登出抬升EPS。而當下美國頭頂加息之劍,我們認為後續市場沒準會有更好的機會,我們的模擬組合也一直留有倉位,去靜待更好的擊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