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波教授:從斑塊逆轉看超高危ASCVD患者強化降脂策略

張波教授:從斑塊逆轉看超高危ASCVD患者強化降脂策略

作者:

張波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近幾年,各大國際指南逐步明確了“超高危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概念,並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靶目標提出了新的標準。鑑於我國ASCVD發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續升高趨勢,且LDL-C知曉率、達標率均處於較低水平,新標準對於我國ASCVD患者的降脂管理提出了較高要求。

張波教授:從斑塊逆轉看超高危ASCVD患者強化降脂策略

斑塊逆轉是ASCVD治療的重要目標,LDL-C水平則是降脂治療的首要干預靶點。越來越多證據表明,強化降低LDL-C,可以穩定甚至是逆轉斑塊,進而降低ASCVD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風險,提升患者獲益。

本文將基於近幾年最新循證證據,結合新指南/共識的更新意見,就ASCVD患者的強化降脂策略進行闡述,並從斑塊逆轉的角度談談,強化降脂對於超高危ASCVD患者的臨床意義。供各位讀者交流、討論。

“超高危ASCVD”定義逐步明確

降脂“1450”時代已然來臨

近年來,全球各大指南對於ASCVD的危險分層不斷細化,對LDL-C標準亦逐年降低。《2017美國臨床內分泌協會/美國內分泌學會(AACE/ACE)血脂管理指南》在“極高危”危險分層之上新增“極端高危”分層。《2018美國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協會(AHA/ACC)膽固醇管理指南》從ASCVD中分離出“極高風險ASCVD”。《2019歐洲心臟病學學會/歐洲動脈粥樣硬化學會(ESC/EAS)血脂異常管理指南》對於“極高危ASCVD”給出了明確定義,並對各風險分層患者推薦了較以往指南均更低的降脂治療目標值。對極高危患者的LDL-C水平,相對基線降低≥50%且LDL-C<55 mg/dl。

多國血脂指南基於充分循證依據將LDL-C目標值不斷降低,我國作為血脂異常大國,於2019年釋出《中國膽固醇教育計劃(CCEP)血脂異常防治專家建議》,及時提出“超高危人群”概念,並將該部分患者的LDL-C目標值定為<1。4 mmol/L(55 mg/dl)或較基線水平降低幅度≥50%。2020年釋出的《超高危ASCVD患者血脂管理中國專家共識》進一步將這一標準改為“LDL-C目標值<1。4 mmol/L且降幅≥50%”。

張波教授:從斑塊逆轉看超高危ASCVD患者強化降脂策略

圖1 各大指南均提出了更低LDL-C目標值

縱覽各國指南變遷可發現,所謂“超高危ASCVD”即指的是具備“頻、多、雜、近期”等特徵的ASCVD患者。而在降脂目標上,現如今,我國血脂管理已正式開啟“LDL-C靶目標值<1。4mmol/L”的新篇章,超高危ASCVD患者的LDL-C目標值正式進入“1450”時代。

以強化降脂策略

力促超高危ASCVD患者雙達標

1、

強化降脂,降低MACE風險

早期研究證實,降膽固醇的臨床獲益取決於LDL-C降幅,與降膽固醇的措施無關。一項共納入25項他汀研究的薈萃分析結果顯示,LDL-C每下降1 mmol/L,則MACE風險減少23%。其中一級預防中,LDL-C每下降1 mmol/L,MACE風險下降30%。二級預防中,LDL-C每下降1 mmol/L,MACE風險下降21%。ASCVD風險隨LDL-C水平的下降而降低,但臨床實踐中具體應將LDL-C降低至何種標準?近年來多項研究進行了探索。

IMPROVE-IT研究結果顯示,LDL-C從69 mg/dl降至53。2 mg/dl可進一步降低CVD事件。預設亞組結果顯示,ACS患者LDL-C水平<30 mg/dl,心血管獲益更大,且安全性良好。

FOURIER研究中,PSCK9抑制劑依洛尤單抗使得患者的LDL-C平均降低59%,LDL-C水平從92 mg/dl降至30 mg/dl,平均降幅絕對值為56 mg/dl。LDL-C的下降使得主要終點相對風險降低15%,關鍵次要終點相對風險降低20%。

張波教授:從斑塊逆轉看超高危ASCVD患者強化降脂策略

張波教授:從斑塊逆轉看超高危ASCVD患者強化降脂策略

張波教授:從斑塊逆轉看超高危ASCVD患者強化降脂策略

圖2 FOURIER研究結果

ODYSSEY OUTCOMES研究結果顯示,PSCK9抑制劑組將患者的LDL-C降至53。3 mg/dl,較安慰劑組降幅達到54。7%,MACE風險和全因死亡率均下降15%。

多項薈萃分析亦證實,經他汀治療後,與LDL-C水平75~100 mg/dl的患者相比,LDL-C < 50 mg/dl的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進一步降低。在較低LDL-C基線時進行進一步降脂治療,仍可獲得心血管事件獲益。

眾多循證證據提示,LDL-C降低幅度越大,ASCVD患者獲益越多。各大指南將LDL-C的目標值定為<1。4 mmol/L(55 mg/dl)是證據充分、切實可行的。未來隨著研究進展,LDL-C甚至還有可能向更低的目標值邁進,或能帶來進一步獲益。

2、

強化降脂,促使斑塊穩定/逆轉

從病理生理學層面看,動脈斑塊的穩定甚至逆轉,是ASCVD的終極治療目標。越來越多證據顯示,積極降脂治療,降低LDL-C水平,可有效促進斑塊穩定,甚至實現逆轉。

早期研究顯示,經他汀治療LDL-C降至80 mg/dl以下,可延緩甚至逆轉動脈粥樣硬化進展。近年來,PRECISE-IVUS研究證實,相較於單用他汀,他汀加用依折麥布可以更顯著降低LDL-C水平(1。64 mmol/L),並且可以更為有效地逆轉冠狀動脈斑塊,發生逆轉的患者比率高達78%。

依洛尤單抗可帶來強效的LDL-C降低,其在斑塊逆轉方面的表現也得到高質量臨床研究證實。GLAGOV研究納入197箇中心的968例症狀性冠狀動脈疾病(CAD)患者,採用血管內超聲評估斑塊進展或消退情況。結果顯示,依洛尤單抗組相對安慰劑組有更多患者發生斑塊逆轉(64% vs。 47%)。當LDL-C<60 mg/dl時,全部動脈斑塊均開始逆轉,斑塊體積呈減小趨勢。

張波教授:從斑塊逆轉看超高危ASCVD患者強化降脂策略

圖3 GLAGOV研究顯示,當LDL-C <60mg/dl時,全部的動脈斑塊開始逆轉

積極降脂治療,不僅可使得斑塊消退,還能穩定不穩定斑塊、逆轉血管壁正向重構。一項前瞻性註冊研究共納入308例經過他汀治療6個月以上的CAD受試者,並且在PCI術前給予FD-OCT對犯罪血管進行檢查。結果顯示,LDL-C<50 mg/dl組受試者的斑塊纖維帽更厚,且薄帽的粥樣斑塊(TCFA)佔比更少。與LDL-C水平50~70 mg/dl相比,LDL-C < 50 mg/dl的冠脈斑塊更穩定。

3、

降幅≥50%,斑塊逆轉的開始

REVERSAL研究同時對LDL-C的降幅和斑塊體積進行了線性迴歸分析,結果顯示,當LDL-C降幅超過50%時,不同他汀治療組患者的斑塊均保持穩定並出現逆轉,提示LDL-C降幅超過50%是逆轉斑塊的開始。

張波教授:從斑塊逆轉看超高危ASCVD患者強化降脂策略

圖4 LDL-C降幅超過50%,逆轉斑塊的開始

一項薈萃分析共納入27項臨床研究,運用血管內超聲探索LDL-C水平與冠狀動脈斑塊體積的關係。結果顯示,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體積與LDL-C水平下降呈線性關係。且不論LDL-C的目標值是多少,降幅≥50%都是足夠的。

一項納入TNT、IDEAL以及SPARCL患者的研究分析中,基於LDL-C是否≤70 mg/dl和LDL-C降幅是否<50%,將所有患者分為四個亞組。結果顯示,在5032例LDL-C≤70mg/dl的受試者中,LDL-C降幅<50%的受試者與LDL-C降幅≥50%的受試者相比,主要終點風險增加了51% ,死亡風險增加了37%,卒中風險增加了107%。這一結果再次印證,LDL-C降幅≥50%對於降低ASCVD患者風險,提升獲益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從目前的循證證據來看,要求超高危ASCVD患者實現“LDL-C目標值<1。4 mmol/L”和“降幅≥50%”雙達標可以保證患者的心血管獲益,並促進斑塊穩定和逆轉。

極低LDL-C水平安全性良好

強化降脂同時安全達標

極低LDL-C水平通常是指LDL-C<1。0 mmol/L(40 mg/dl)的患者,對於極低LDL-C水平與低或正常LDL-C水平的不良事件發生率之間是否存在相關性,臨床曾有過擔憂,但多項研究證實了極低LDL-C的安全性。

IMPROVE-IT研究、ODYSSEY研究顯示,長期極低LDL-C水平不增加臨床不良事件;FOURIER研究顯示,依洛尤單抗治療組與安慰劑組在神經認知事件、白內障和新發糖尿病等不良事件發生率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亞洲人群亞組分析結果顯示,聯合依洛尤單抗後,亞洲人群與其他人群相比,安全性結果相似;一項薈萃研究納入了IMPROVE-IT研究、FOURIER研究和REVEAL研究中共計5萬餘例患者,安全性分析顯示,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的患者臨床不良事件發生率沒有明顯增加,兩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結語

近期更新的國內外降脂領域新指南/共識均強調了超高危ASCVD的概念,強化降脂治療目標值的重要性,並提出了新的降脂治療標準。對於超高危人群,要求“LDL-C目標值<1。4 mmol/L”且“降幅≥50%”。在具體降脂治療原則上,指南推薦以他汀類藥物為基礎用藥,對他汀類藥物不能達標的患者,可以加用依折麥布或者PCSK9抑制劑。

新的標準,新的策略,臨床醫生需深刻理解指南更新要點,在臨床中為超高危ASCVD患者制定個體化強化降脂策略,使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最好的治療。

參考文獻:

1。 Jellinger PS, et al。 Endocr Pract。 2017 Apr;23(Suppl 2):1-87。

2。 Grundy SM,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8 Nov 8。 pii: S0735-1097(18)39034-X。

3。 Mach F, et al。 Eur Heart J。 2019。

doi:10.1093/eurheartj/ehz455. Epub ahead of print.

4。 中華內科雜誌, 2020,59(1):18-22。

5。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動脈粥樣硬化與冠心病學組。 中華心血管病雜誌。 2020; 48(4): 280-286。

6。 2019 ESC/EA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dyslipidaemias: lipid modification to reduce。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9 -doi: 10. 1093/ eurheartj /ehz455.

7。 Robinson JG,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6 Dec 6;68(22):2412-2421。

8。 Catapano AL, et al。 Eur Heart J。 2016 Oct 14;37(39):2999-3058。

9。 Cannon CP, et al。 N Engl J Med。 2015; 372(25):2387-97。

10。 Sabatine MS et al。 Am Heart J 2016;173:94-101。

11。 Schwartz GG, et al。 N Engl J Med。 2018 Nov 29; 379(22):2097-2107。

12。 Kataoka Y。 Atherosclerosis。 2015 Oct;242(2):490-5。

專家簡介

張波教授:從斑塊逆轉看超高危ASCVD患者強化降脂策略

張波 教授

博士,主任醫師,教授,研究生導師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冠心病三科主任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動脈粥樣硬化與冠心病學組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分會血栓防治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第一&二屆)

遼寧省醫學會心血管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全國心血管疾病介入診療技術培訓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