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醫生要回避給親屬手術嗎?是醫者不“自醫”,還是“當仁不讓”……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9月2日訊(記者江夢晴 祁燕)

8月24日,武漢同濟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副主任醫師王海灝為自己的叔叔,親自開刀做了一臺複雜高難度的“雙四級”手術:冠脈搭橋+主動脈瓣生物瓣置換。在他看來這是自己的本職工作不算什麼,同事羅俐覺得他真“勇”,敢給自己人“下刀”!

“外科醫生做手術要避親嗎?”就此話題,王海灝在朋友圈分享這段經歷,並掀起了一番醫學談論。

評論裡,不少同行、患者力挺:“高手當然不避親,自己做更放心”“他不尷尬,你不手抖,就沒毛病”“醫學生誓言:對待患者一視同仁”……

也有一些質疑和反對聲音:“避”“跟親戚做不慌嗎”“我曉得蠻多醫生都不敢跟自己直系親屬做手術”……

還有人持中立看法:“看段位”“看心態”……

外科醫生要回避給親屬手術嗎?是醫者不“自醫”,還是“當仁不讓”……

外科醫生要回避給親屬手術嗎?是醫者不“自醫”,還是“當仁不讓”……

外科醫生要回避給親屬手術嗎?是醫者不“自醫”,還是“當仁不讓”……

王海灝朋友圈下同行、患者及好友的評論。

不迴避親人是術者職業素養

技術過硬充分自信就可以上

談起給叔叔開刀原因,王海灝說:自己和家人都覺得是“理所當然”。

今年4月,69歲的叔叔突發腦梗,被診斷出患有嚴重的有瓣膜病合併心臟病、冠心病,身為心臟大血管外科醫生的王海灝,“順理成章”地成了叔叔的主治醫生。

度過圍手術期才能熬過去,叔叔一家人都想讓王海灝來開刀,“有他在我們比較放心,因為有什麼情況可以隨時問,他也會把所有好的壞的情況跟我們講解清楚。”王海灝的嬸嬸對記者說,除親屬身份原因,還有對他技術能力、對病人負責任的信賴。

從醫19年,王海灝做過數百例冠脈搭橋手術,長年累月的職業訓練,他有自信親自操刀為親人解憂。

據瞭解,8月30日,王海灝的叔叔已從重症監護病房轉入普通病房,恢復意識,可以開口斷續吐字說話了。

實際上,這不是他第一次給親人醫治。十多年前,他的母親意外受傷被送到同濟醫院急診科,就是他親自給母親縫的針,“我媽還挺高興地說兒子親自治療”。

王海灝告訴記者,幼時母親因心臟病曾在“鬼門關”來回幾趟,讓他萌生了從醫的想法。

在他看來,“醫者的使命是治病救人,不管是我的病人,還是我的親人也好,透過努力給他們帶來健康,是我作為一個醫生的職責和幸福”。

“我們總在強調把病人當親人,難道碰到自己親人的時候,你就不把親人當親人了嗎?”

對於王海灝的選擇,其同事同濟醫院肝膽胰外科張萬廣教授認為,如果醫生認為自己水平很高,可以為他們開刀。

“對於自信的外科醫生,親自給家人做是最好的選擇。”王海灝的朋友對他表示支援。

武漢市優撫醫院心理科主任霍雲翔指出:“越是技術精湛的外科醫生,越是有著良好的職業認同感和自豪感,物件的不同,並不會讓他們有多少迴避心態。反而有一種當仁不讓捨我其誰的責任感,使得自己有更強烈的願望親自操刀,解除親朋好友的病痛。手術的成功,也會加深他們的自豪感,促使他們有著更強的動力鑽研學術精修術式,讓自己的職業生涯更攀高峰。”

外科醫生要回避給親屬手術嗎?是醫者不“自醫”,還是“當仁不讓”……

王海灝(左二)戴手術放大鏡對著螢幕為患者進行手術。

受醫學不確定性裹挾

給“自己人”動刀要更多考慮心理問題

在王海灝所發的該條朋友圈下面40條評論中,判斷醫生是否需要避親,被提及最多的是看醫生的心理素質、承受能力。

“現代醫學之父”、加拿大臨床醫學家威廉奧斯勒曾說:無論內科還是外科,沒有任何品德能與冷靜相抗衡——在任何情況下都需要冷靜和專注。

“外科醫生如果給自己的親人做手術,可能更多要考慮的是心理問題。”中國政法大學醫藥法律與倫理研究中心主任劉鑫教授說,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因為有親緣關係存在,往往會對人的判斷、情感、思維甚至一些行為,產生我們自己也無法預料的微妙影響。

劉鑫談到北京曾發生過的一個案件,夫妻倆都在醫院工作,妻子是普通醫師,丈夫是麻醉醫師。妻子入院生產當天值班的麻醉醫師不是其丈夫,但這位丈夫希望自己來操作麻醉,就跟當晚值班同事商量由他親自上。結果這次硬膜外麻醉出事了,孩子雖然保住了,卻造成妻子意外截癱的慘況。

“手術過程並不總是一帆風順的,當醫生要對‘最壞的情況’有個預判和對策。如果術中或術後遇到併發症需要及時處理,考慮到患者是親屬,多少醫生能始終泰然處之?需要打個問號。”武漢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葉平說。

醫者醫親,心理壓力更大的一方也許是醫生。

對於“心理包袱”重、抗壓能力稍弱的醫生來說,術後若因手術長期處於緊張狀態會損害其自身的身心健康。

武漢市優撫醫院心理科主任霍雲翔最近受邀到某三甲醫院進行了一次特殊外科會診,當事者是該院一位副教授,給看著自己長大的親叔叔做的手術。

本身手術操作輕車熟路,可給叔叔做完後,他陷入焦慮中,老是感覺傷口沒縫好,忐忑不安的,晚上翻來覆去地睡不著。

霍雲翔對他進行暗示療法,用了些安慰劑和少許抗焦慮藥物後,該教授焦慮的症狀才逐漸減輕。

劉鑫教授坦言,很多醫生可能給輕症的親友開藥不會有什麼心理負擔,但如果涉及手術操作,就不敢隨便上手了。畢竟,特殊的親情在裡面,有時心理是很難突破的。

有選擇的前提下

醫生是否該“迴避”給親人做手術

從法律的角度來看,中國政法大學醫藥法律與倫理研究中心主任劉鑫教授介紹,“迴避”通常指的是居於中立地位的第三方,根據公平、正義的原則,為某種紛爭或者奇缺資源的分配做出決定。而醫療行為的行使主要涉及醫患雙方,不涉及第三方,醫療權並非某種特權,所以從法律的角度來看,沒有“迴避”一說。

但“手術者是否避親”,給親屬患者看病是否應當迴避,仍值得探討。

從醫學倫理來看,劉鑫教授認為,當醫療資源處於稀缺狀態時,這種稀缺資源如何分配,可能引起社會公眾猜疑,這時就須考慮是否需要回避。比如一位知名的老專家,一天只能看10個專家號,為了給親戚留號,只能放9個號出來,那麼無形中就影響了社會資源的公平性,還是應予以迴避。

而且,有的手術涉及人體的隱秘、敏感部位,即便不涉及這些部位的手術,往往患者術中也呈祼體狀態,在具有親情、友情的醫患雙方之間,也會存在某種倫理上的尷尬。

記者在知乎上搜索“外科醫生給自己親人做手術嗎?”出現6個相關提問,近百條回答中,大部分網友認為“理論上可以做,但不建議親自上陣”。

知乎認證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運動醫學專科萬醫生回答:2021年給自己的母親,做了關節鏡清理手術。此外還給大伯、外婆也做過手術。但要是做壞了,也得有在家族面前抬不起頭來的心理準備。

此外,從醫療安全的角度,劉鑫教授也建議,最好儘量迴避為親人手術及具有風險性、有創性的檢查和治療。

“一項常規手術,雖然醫生平時操作嫻熟,但疊加親情因素後,往往難免會陷入過度擔憂、心神不寧,從而影響具體的操作進展和節奏。”武漢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葉平主張,在非緊急情況下,如果是可以擇期的手術,醫生應儘量避免為親屬手術或進行有創操作。

【編輯:餘麗娜】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