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紅利已經過去,思維能力才能真正讓人成長

在充滿變數的世界裡,要想應對世界的不確定性,就要求我們打造一個具有韌性的超級團隊,打造這個團隊的前提就是能夠識別出定式思維並且挑戰它。

技能紅利已經過去,思維能力才能真正讓人成長

說起不確定性,沒有什麼比戰場更有代表性了。戰場上風雲突變,危險此起彼伏。這種不確定性帶來的挑戰,使得指揮官不得不反思他們的系統——嚴密的架構和綱領導致作戰不靈活。

為什麼軍隊,以及更多的企業和社會組織,都會信奉這樣的嚴密組織架構,即便它可能帶來危險?根源在“還原論”。還原論發端於大科學家牛頓,成熟於近代管理學家泰勒,他創立了“科學管理”的理論體系,打造出一整套嚴密的管理系統,透過對系統的不斷最佳化和改良,提高效率。

這種還原論指導下的科學管理在現代大行其道,逐漸深入到社會肌理之中,變成現代社會的守則。觀察我們的公司、社會組織架構,就會發現它們都與泰勒的主張如出一轍,建立一種整潔而乾淨的等級制度,再由管理者統一發號施令,變成了一種“自然而然”。

但是,現實已經讓人警醒,還原論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科學管理”已經不足以應對新一代的威脅,它能實現的效率無法滿足新的現實需要。舉個例子,在現代企業中被廣泛應用的KPI指標就是還原論的一大極致產物。KPI的原理就是把公司的任務量分配到個人,特定的崗位在特定的時間完成特定的工作,以此完成全公司的績效目標。

為什麼說還原論無法應對當下呢?因為我們面臨的局面,已經從“複雜”轉換到了“錯綜複雜”。

複雜的事物或許有很多個部分,但是這些部分是以比較簡單的方式彼此連線的:一個齒輪轉動了,其他齒輪也會轉動。即使是內燃機這樣的複雜裝置,也可以被分解成許多有著聯絡的小部件。一旦裝置中的某一個部分被啟用或改變, 我們就能夠比較確定地推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錯綜複雜和複雜不同,它也含有很多個部分,但是部分與部分之間的關聯性更強、更多,互動的密度更高、更活躍。如果說複雜系統的特徵是“線性執行”,那麼錯綜複雜的特徵就是“非線性執行”。非線性執行是造成不確定性的重要原因,它使得事物的發展結果難以預測,往往會出現“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往往被公眾誤解,把它和“槓桿原理”等同起來了,但是蝴蝶效應的實際含義是,在一個錯綜複雜的系統裡,任何一個部分的變化都可能產生全域性性的影響,也可能產生不了任何影響,最終的結局我們無從得知。

技能紅利已經過去,思維能力才能真正讓人成長

剛才說的這些都屬於工作中常見的思維定式,不管是對於團隊、還是個人而言,構建韌性思維的其中一個能力便是要勇於挑戰定式思維,具體可以用以下三步去聯絡:

第一步,停下你的思考和意識,讓它處於真空狀態,否則你很容易被自己的思維定勢所控制,從而讓你做出與平時無異的選擇。所以,當自己覺察到可能陷入思維定勢的時候,請先停止下來。

第二步,針對這個思維定勢,隨意抽取以下問題反問自己,當你不斷思考這些問題的答案時,你的頭腦和思路將會越來越清醒清晰:

對我來說,什麼是最糟糕的?

這對我意味著什麼?

什麼讓我最難過?

假設這一切都是真的,是什麼讓現在的我心煩意亂?

第三步,改善。主動調整自己的信念:與其去評判它,不如去理解它。同樣也嘗試著問自己如下問題:

這種思維定勢在過去對我有哪些幫助?要具體說明

這一次,思維定勢為什麼無法幫我?

我如何調整信念,讓它未來對我更有用?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打造團隊韌性思維的方法,不妨看看有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新書《韌性思維》吧~

技能紅利已經過去,思維能力才能真正讓人成長

作者喬歐文在書中介紹了45種構建韌性思維的技巧,幫助我們在充滿挑戰、機遇與不確定性的世界中生存和發展,帶我們從逆境走向成功。畢竟,在技能更替日益加快的時代,只關心技能是不夠的,而思維才能真正為成長持續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