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農夜話|樂趣都在功利之外

圍農夜話|樂趣都在功利之外

圍農夜話| 樂趣都在功利之外

圍農夜話| 樂趣都在功利之外

09:04

未知來源

圍農夜話| 樂趣都在功利之外

音訊:

進度條

00:00

09:03

後退15秒

倍速

快進15秒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那些無法計算的,

才是人生的最大財富。

01

巖谷栽松

《臨濟錄》的“行錄”中記載著臨濟禪師巖谷栽松的故事。

臨濟一直堅持在寺院周圍的山谷栽種松樹,看到臨濟栽松時,黃檗問他,深山中已有這麼多樹了,你為什麼還要種樹呢?

臨濟回答說,一是為增添寺院的好景緻,二是為後人做標榜。

臨濟義玄,唐代高僧,在黃檗希運的座下修法。他志行純一,深得佛法大意,主張“以心印心,心心不異”。所創立的臨濟宗為禪宗南宗五大主要流派之一。

《臨濟錄》之所以記錄這段看似簡單的對話,是包涵深意的,對於高僧大德來說,“行亦禪坐亦禪”,所謂修行,往往就在簡單的生活細節之中。

據說,臨濟回完話後,用鋤頭在地上敲了三下。

這樣看來,巖谷栽松還有另外一層意義。三井大心為此畫了一幅《臨濟栽松圖》:臨濟一手持松,一手握鋤。畫的旁邊寫著:“一山門景緻,二後人標榜,第三作麼生。”

為寺院添景緻,為後人做標榜,僅此而已嗎?與禪、與人生又有什麼關係呢?巖谷栽松的第三層意義又是什麼呢?

圍農夜話|樂趣都在功利之外

我們早已習慣了相對的認識方法:一切的行為都必須有明確的目標,有毒辣果決的手段,有變化多端的計謀,而且結局一定要利益最大化……

算計好了,才能決定,才能行動。我們就是這樣,整日裡腦筋飛轉,刻意鑽營地過短暫的一生。

以我們的觀念來看,臨濟大師應該把巖谷栽松這種粗活交給小和尚們去做。

或者把栽松當成參禪過程中的一種調劑,偶爾走出古剎、走入塵寰去接一下地氣,高貴地俯下身與自然親近一回,給思想的高地鑲上花草的金邊。

想要標榜後人,可以用更多的時間參悟禪的真意,使自己的禪宗體系更加博大精深——這樣想,離禪、離修行早已背道而馳,遠離了十萬八千里了。

一定有一種東西,在俗世之外,在利益之外。為寺院增添景緻也好,給後人做榜樣也罷,這些看得見的好處遠遠不能表述臨濟巖谷栽松的意義。

02

樂趣都在功利之外

在平凡的行為中修行自己的內心,體悟生命的真諦,高僧的心、松的心、巖谷的心,以及風的心、鳥的心、潺潺溪水的心,紅花綠草的心……

世界原本就是一條幹淨流淌的河,高貴與凡俗,檻外與塵囂,空與色……

所有有形與無形,都會被沐浴、被盪滌,被一無阻礙地衝洗,流入流出——物我合一,心心相印,這,才是巖谷栽松的真意。

每個人的生命深處都有一片景色秀麗的巖谷,每個人都擁有無數生機勃勃的松苗,只是人們一直在向更遠的風景處奔跑,荒蕪了自己這片心田。

做一個整天讀書寫字的女人,我常常會收到許多質疑:你整天讀書學習,是不是想考個什麼證件呀?天天讀書寫字,多累呀?

悶在家裡多沒意思呀,四處走走才是生活;

你這樣寫每年能賺多少稿費呀……我該怎樣回答呢?

圍農夜話|樂趣都在功利之外

文字就是我的松苗,時間就是我的巖谷,讀書時意念中那些變幻莫測的絢爛煙雲,寫字時筆底流淌的風情,光怪陸離的想象世界,文字的睿智與妖嬈……

那份安恬,那份靜美,那種來自心靈深處的自由與愜意,那種物我合一,世界即我,我即世界的圓融與美妙。

心中滿溢愛的芬芳,感恩、知足,彷彿化為雲、化為煙,氤氳在恬淡溫暖的日子裡,心靈的花園芬芳馥郁,還有比這更大的收穫嗎?

美好的東西都是無價的,比如巖谷栽松,比如純粹的愛情。

在這個物質世界裡,許多人即使與美好擦肩而過也遇而不識,他們的眼裡塞滿了名與利。

對我來說,讀書寫作就是一種修行,證件要得,稿費要得,但這些都是小收穫——那些無法計算的,才是人生的最大財富。

歡迎向《圍農夜話》欄目投稿!

We need your contribution!

郵箱:nmrbxmttg@163。com

讓我們聽到更多自然的聲音!

圖片:新華社、視覺中國

作者:盧海娟

主播:李芸聰

編輯:倪楊金子

設計:崔鵬家

策劃:杜蘭萍

監製:李朝民

圖片

主播|李芸聰

圍農夜話|樂趣都在功利之外

圍農夜話|樂趣都在功利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