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看粵美丨從湛江到茂名,看粵西如何打造紅樹林城市帶

近日,人民日報“沿著海岸線看廣東”採訪組走進湛江麻章及茂名電白,這裡一手抓野生紅樹林恢復,一手抓人工紅樹林栽培,穿梭於鬱鬱蔥蔥的海上氧吧,記者深切地感受到,從岸邊到水中,到處洋溢著綠色發展的理念。

湛江海岸線總長2325。9公里,蜿蜒綿長的海岸線上分佈著約9000多公頃紅樹林,佔全國紅樹林面積的33%。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沿雷州半島1556公里海岸線間斷性分佈,總面積20278。8公頃,是全國陸地六個紅樹林國家級保護區中面積最大的。

得天獨厚的紅樹林成為提升城市環境的重要抓手。位於廣東省西南部的湛江麻章區,瀕臨南海,有著極具特色且豐富的海洋旅遊資源,海岸長約81公里,海域面積30萬畝,其中淺海灘塗10萬畝,有著適宜紅樹林生長的絕佳環境。

粵看粵美丨從湛江到茂名,看粵西如何打造紅樹林城市帶

麻章區蔡屋村紅樹林。彭鎮強 攝

“歷史上,由於圍海造田等違背自然規律的行為,麻章紅樹林遭到較大破壞。”麻章區文聯主席彭鎮強向記者介紹,近年來,隨著綠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人們也越來越重視保護紅樹林。如今,麻章區沿海很多村莊都制定了村規民約,不準砍伐紅樹林,不得開墾紅樹林搞養殖,紅樹林生態逐漸得到恢復,面積正逐年增加。“麻章區也正在規劃在多個區域恢復種植紅樹林,進一步修復曾經遭受破壞的紅樹林帶,這是一個可喜的現象。”彭鎮強說。

粵看粵美丨從湛江到茂名,看粵西如何打造紅樹林城市帶

麻章區世喬村金牛島紅樹林。彭鎮強 攝

“現如今,全世界紅樹林面積逐年遞減,但湛江紅樹林面積卻逆勢遞增,被國際溼地專家稱為世界溼地恢復的成功範例。”麻章區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一方面,麻章加強紅樹林資源保護的宣傳教育工作,普及紅樹林資源保護知識,引導全區幹部群眾樹牢生態文明理念,增強公民對紅樹林資源的保護意識,特別是注重對青少年保護意識的培養;另一方面麻章區加強對保護區的管理,保護區核心區原則上禁止人為活動,保護區周邊適當控制人為活動。

一邊鐵拳出擊,對破壞生態的違法行為嚴厲打擊;另一邊科學規劃、科學論證,積極開展紅樹林的修復工作,雙管齊下,治理成效破土而出。此外,麻章區政府聯合湛江紅樹林管理局等部門共同合作,透過對清退的養殖塘開展紅樹林人工造林,進行生態修復,共新種紅樹林4200畝,目前,紅樹林成活率高,長勢良好。

如今,麻章區紅樹林保護區作為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現有紅樹林面積佔全市的21%,全省的16%,全國的7%。

粵看粵美丨從湛江到茂名,看粵西如何打造紅樹林城市帶

東嶺村紅樹林。彭鎮強 攝

紅樹林作為“海岸衛士”“海洋綠肺”,在淨化海水、防風消浪、固碳儲碳、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地球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的紅樹林,不僅是一道重要的“海岸防線”,更是海水環境生態質量好的天然標誌。

打造紅樹林之城,營造紅樹林文化,從湛江開始儼然已成為粵西沿海城市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15日,“沿著海岸線看廣東”採訪組來到茂名電白區,走在水東灣紅樹林科普教育棧道上,看到紅樹林團團簇簇,白鷺於林間翱翔,魚蝦在水中嬉戲。

粵看粵美丨從湛江到茂名,看粵西如何打造紅樹林城市帶

藍天白雲紅樹林,清新明淨水東灣。丘立賀 攝

但在此前,這片海上氧吧並不是這番景象。

1999年“茂名市水東灣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正式設立,從2004年開始,種植海桑、拉關木、白骨壤等10多個紅樹林品種,形成混交林,沿海岸帶狀分佈。但有一段時間,由於紅樹林面積大,疏於管理,導致垃圾聚集較多,不僅影響了紅樹林生長,更影響了周邊生活環境。

保護區怎麼保護?人居環境怎麼改善?這成了電白區的心心念唸的大事。

多措並舉,對症下藥。2016年以來,區委區政府立項進行整治,專門設立管護隊伍,加強管護管理;修建科普教育棧道方便對紅樹林管理,也為群眾近距離觀察紅樹林提供條件;多樣化補植紅樹林;開展清淤疏浚工程約6。9萬立方米;建設約21萬平方米的生態緩衝帶;修建約5。2公里的生態檢修通道……目前,水東灣水生態現狀已逐步改善,吸引鳥類近200種棲息,是“廣東十大觀鳥勝地”之一,被人們稱為“海上森林”。

粵看粵美丨從湛江到茂名,看粵西如何打造紅樹林城市帶

電白區紅樹林濱海棧道。何偉 攝

“如今的電白紅樹林科普教育棧道,全長3。78公里,吸引了大批市民遊客參觀遊玩,這不僅讓群眾嚐到了生態的甜頭,更增強了群眾對紅樹林的認識,以及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現已逐漸成為電白的一張綠色名片。”電白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黃小猛向記者介紹說。

從湛江到茂名,粵西紅樹林城市帶正逐步呈現。

粵看粵美丨從湛江到茂名,看粵西如何打造紅樹林城市帶

電白紅樹林自然保護區。茂名日報記者 岑穩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