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帝王之聖皇帝隋文帝楊堅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被稱為“聖”的有二個人,一個是建立儒家思想的孔子,一位卻是位帝王,他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偉大貢獻,被後代史家尊為“聖皇”,他就是隋朝開國皇帝楊堅。

千古帝王之聖皇帝隋文帝楊堅

隋文帝楊堅,弘農華陰(今陝西省華陰縣)人,公元580年,北周宣帝死,他在關西士族支援下,以外戚身份入宮輔政,任宰相總攬大權。公元581年2月他廢黜九歲的北周靜帝宇文闡代周稱帝,改國號為隋,定都大興,後改為長安,改年號為開皇。

千古帝王之聖皇帝隋文帝楊堅

楊堅稱帝后,於公元587年滅後梁,公元589年滅陳,結束了漢末以來,動盪顛簸數百年大分裂時代,建立了一個多民族大一統的帝國。對少數民族弱少的進行招撫,強大的進行軍事打擊(擊破突厥)和分化,極大的促進了民族大融合,打造了以隋朝為中心的東亞政治格局,彊域遼闊,人口眾多,達到了農耕時代無法超越的巔峰。(我們常常自豪的盛唐時期,其實沒有達到隋朝時期)

千古帝王之聖皇帝隋文帝楊堅

能被稱為“聖皇”,自然不能只有“武功”,“文治”才是重點。聖皇登基以後關心人民疾苦,釆取輕徭薄賦政策,推行“均田制”,把無主土地實行國有,再分給無地的貧民,使人人都有土地,使天下百姓安居樂業,人口迅速增加、財富迅速堆積,當時百業興旺,經濟非常繁榮。勤政也是聖皇標配,晨起聽朝,目暮不倦。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他大力提倡節儉之風,並身體力行,並把生活奢侈的高官給於罷免,使節儉成國家上下共識,並蔚然成風。

隋文帝性格嚴苛,做事手段更是雷厲風行。但他卻愛民如子,覺得以前的法律太殘酷又混亂,下令對魏晉舊律進行修改,制訂《開皇律》。並多次修改新律,刪除苛酷條文。《開皇律》將原來的宮刑、車裂、梟首等殘酷刑法予以廢除。規定一概不用滅族刑。減去死罪八十一條,流罪一百五十四條,徒、杖等罪千餘條,保留了律令五百條。刑罰分為死、流、徒、杖、笞五種,這就是五刑制。成了以後歷朝歷代封建王朝法律的基石。

千古帝王之聖皇帝隋文帝楊堅

在隋以前,國家實行九品中正制,這是個貴族推舉官員的制度,造成官員只能在世家大族中產生。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普通老百姓永無出頭之日。聖皇為了打擊豪強地主,加強中央集權,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令各州推舉人才,參加考試,不分出身,只要合格都可以做官,標誌了九品中正制的廢除。並在在中央實行三省六部制,將地方的州、郡、縣三級制改為州、縣兩級制,裁汰了大量的冗官,將一些郡縣合併。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命,大大節省了政府的開支,提高了行政效率,也減輕了人民的負擔。這一整套規模龐大、組織完備的官僚機構,極大鞏固了中央集權。這項政治改革,影響了中國一千多年,直到清朝滅忘才壽終正寢。

千古帝王之聖皇帝隋文帝楊堅

在經濟改革上也是大刀闊斧,整頓戶籍制度,編制“定簿”,防止地方豪強和官僚勾結,營私舞弊。實行“均田制”,將從豪強手裡依附的人口解放出來,增加了國家的勞動力,調動貧苦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使國家掌管的納稅人口數量大增,大大提高了賦稅的徵收,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有糧有錢之後大搞國家工程建設,在各地都修建了許多糧倉(興洛倉,回洛倉,常平倉,黎陽倉、廣通倉等)。修建西京大興城(即後來長安城)和東京洛陽城,大興城的修建是國家經濟實力和工程水平的綜合體現,大興城是當時的“世界第一城”。並開挖廣通渠,試圖連線黃河和長江,讓兩個文明連為一體,振興南方經濟的發展。

千古帝王之聖皇帝隋文帝楊堅

拯救中華文明也是聖皇義不容辭的責任,由於幾百年來的連年戰火,春秋、漢代的文化典籍在戰火中焚燬、遺失非常嚴重,聖皇下詔求書,整理收藏了幾十萬卷典籍,使偉大的著作和中華的文明得以留存。歷史上焚書坑儒的事件屢次發生,沒有對比就沒有鑑別。劉堅稱“聖”,從這一點可見不虛。

古代帝王后宮三千,可聖皇夫妻恩愛,從14歲妻子嫁給他開始到皇后去世,卻從一而終,是個模範丈夫,堪稱傳奇。

楊堅為中華民族大一統作出了巨大貢獻。他拯救漢族於厄運中,從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創造了一箇中央集權帝國的結構,為中華文明傳承和發展作出了無人可比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