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成語故事:按兵不動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三十三回,發生在袁煕、袁尚逃往遼東之後,相關人物分別為袁煕、袁尚、公孫康和曹操。原文如下:

三國成語故事:按兵不動

(袁煕、袁尚)二人密議曰:“遼東軍兵數萬,足可與曹操爭衡。今暫投之,後當殺公孫康而奪其地,養成氣力而抗中原,可復河北也。”商議已定,乃入見公孫康。康留於館驛,只推有病,不即相見。不一日,細作回報:“曹公兵屯易州,並無下遼東之意。”公孫康大喜,乃先伏刀斧手於壁衣中,使二袁入。相見禮畢,命坐……康叱曰:“左右何不下手!”刀斧手擁出,就坐席上砍下二人之頭,用木匣盛貯,使人送到易州,來見曹操。

三國成語故事:按兵不動

時操在易州,按兵不動。夏侯惇、張遼入稟曰:“如不下遼東,可回許都。恐劉表生心。”操曰:“待二袁首級至,即便回兵。”眾皆暗笑。忽報遼東公孫康遣人送袁熙、袁尚首級至,眾皆大驚。使者呈上書信。操大笑曰:“不出奉孝之料!”……遂出郭嘉書以示之。書略曰:“今聞袁熙、袁尚往投遼東,明公切不可加兵。公孫康久畏袁氏吞併,二袁往投必疑。若以兵擊之,必併力迎敵,急不可下;若緩之,公孫康、袁氏必自相圖,其勢然也。”

三國成語故事:按兵不動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袁煕、袁尚被曹操趕出中原後逃往遼東。二人密謀暫且投靠公孫康,然後將其殺之並奪取遼東,等待時機奪回中原。公孫康在得到曹操沒有進犯遼東的打算後,立即將二袁殺死,將其首級獻給曹操。而就在此時,部分將領還在為曹操既不進軍遼東也不返回許都而疑惑不解。等二袁的首級送來後,曹操才解開了這一謎團。原來謀士郭嘉臨終前寫信給曹操,認為曹軍不進攻遼東,公孫康必定將二袁斬首以求自保。這個故事也被稱為“郭嘉遺計定遼東”。

三國成語故事:按兵不動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曹操在易州的部署,叫做“按兵不動”,意為使軍隊暫時不行動,現也比喻暫不開展工作。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荀子·王制》中的“偃然按兵不動。”

三國成語故事:按兵不動

小說中提到的這段公孫康斬殺二袁並將其首級獻給曹操的情節,在歷史上的確發生過。《三國志·武帝紀》載:“十二年,太祖至遼西擊烏丸。尚、熙與烏丸逆軍戰,敗走奔遼東,公孫康誘斬之,送其首。”不過,小說中提到的所謂“郭嘉遺計定遼東”在《三國志·郭嘉傳》並無蛛絲馬跡,這個計策的制定者也並非郭嘉,而是曹操本人。

三國成語故事:按兵不動

據《三國志·武帝紀》載:“初,遼東太守公孫康恃遠不服。及公破烏丸,或說公遂徵之,尚兄弟可禽也。公曰:‘吾方使康斬送尚、熙首,不煩兵矣。’九月,公引兵自柳城還,康即斬尚、熙及速僕丸等,傳其首。諸將或問:‘公還而康斬送尚、熙,何也?’公曰:‘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則併力,緩之則自相圖,其勢然也。’”

三國成語故事:按兵不動

至於小說作者為何將這個計策移植到郭嘉身上,目的無外乎兩條,一是為了烘托情節,使整個故事更加生動。二是為了突出郭嘉的智慧。不過,作者的這個改動也犯了個小小的錯誤。因為按照小說的描述,曹操在白狼山重創二袁和蹋頓等人,二袁逃往遼東,曹操則回到了易州。如果曹操有意追擊二袁,大可跟隨二袁進入遼東,不需要回到易州。這就說明此事的曹操已經作出了自己的判斷:只要大軍不進入遼東,二袁必將被公孫康斬殺。只能說郭嘉與曹操是英雄所見略同,而並不是郭嘉的計策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