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首輔張居正的一句話,道盡了為學、做人的道理

明朝首輔張居正的一句話,道盡了為學、做人的道理

萬曆首輔張居正,後人評價他時曾說:“

漢唐以來,以功業而炳史冊的人有很多,但要說意量廣遠、氣充識定、能以天下為己任,而且才幹又與志向匹配的,只有明朝張江陵一人而已

。”

可見張居正在歷史上的地位還是很高的,他從小就是個神童,但卻沒有掉入“少年成名,壯年無名”的怪圈,壯年後他成為中國歷史上屈指可數的大政治家。

心以積疑而起悟,學以漸博而相通

”,張居正的這句話把為學、做人的道理說得非常透徹。第一次看到張首輔的這句話,打心眼裡佩服漢字的偉大。

雖然只有短短十四個字,資訊量卻很大。如果用英語來表達這十四個字的內涵,恐怕要寫一個長篇大論。文言的神奇就在於它的神韻,就像一個美女,光有形而沒有氣韻,算不上一流。

明朝首輔張居正的一句話,道盡了為學、做人的道理

然而文言的神韻又不在字句上,而是在字句之外。這就需要讀書的人有一定的國學功底,否則很難讀出其中的神韻。就像司馬遷的《史記》,每一箇中國人都應該讀一讀,但是光讀一遍是肯定讀不出其中神韻的,必須多讀。

讀一本《史記》,讀它個五六遍甚至十遍,讀到最後,這本書被讀得要像小時候的語文書一樣,翻得都快要脫頁了,有了這番功夫,差不多才能讀到其中的神韻。如果僅僅記住一些簡單的歷史事件,確實是對不住這位史學家。

“心以積疑而起悟,學以漸博而相通”

這十四個字,排在第一的是一個“心”字。世事洞明、人情練達、大道明悟,都是一個心字。天生智慧如海、七竅玲瓏的人畢竟少數,大部分人都是心有不通,不通就要學,學了才能明。

明朝首輔張居正的一句話,道盡了為學、做人的道理

所以後面七個字,排在第一個的是一個“學”字。學了就會有疑問,甚至有一些天資聰慧的孩童,沒學的時候就會問一堆為什麼。有疑問是學有長進的標誌,所以老師一般都喜歡善於提問的學生。

在古人的世界裡,為學與做人、做事是分不開的,古人說“學以人事為大”,可見做人處事的道理是很重要的。所以古人的學問一般同時包含做人與做事,不會強調哪些是做人的道理、哪些是做事的道理。

一個心字,一個學字,連起來就是“

心學

”二字。

一個人行走在世上,不管幹什麼,都要謹記兩個東西,一個就是用心,一個就是好學

不用心則不起疑,很容易人云亦云、模稜兩可,所謂“

大膽疑問,小心求證

”,說的就是這個事。但起了疑問而內心困塞不通的時候,不能一根筋死磕到底,可以暫時放一放。

明朝首輔張居正的一句話,道盡了為學、做人的道理

暫時的放下不是放棄,而是讓這個疑問在大腦裡沉澱、醞釀、發酵。突然有一天,我們會因為某件事或者某個人或者一個念頭而茅塞頓開。

當年王陽明格竹子就是這樣,王陽明一連格了六七天都沒能格出個名堂出來,甚至都吐血了,最後王陽明只能暫時放棄。但那個“疑”的種子卻在王陽明的心裡種下了,總有一天,它會開花結果。

所謂“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只要我們沒有真的放棄,一直把這個疑問若有若無的提著,我們內在的智慧就會慢慢地向這個地方靠攏,當因緣具足時自會徹悟明瞭。

當然,並不是說這段時間什麼事也不幹,另外一件事就是“

廣學

”。心有不通,就要廣學,廣學才能明辨。不“廣”談不上明辯,只有廣了,才能互相求證,互融互補,才有可能觸發沉積於內心的“疑”。

明朝首輔張居正的一句話,道盡了為學、做人的道理

這個地方的疑問,在那個地方得到解答;那個地方的結論,在這個地方得到印證。最終才能廣博彙通,就像孔子說的一樣,“

朝聞道,夕死可以

”。

學而疑,疑而學,學而廣,廣而通,前提都是用心。學識上去了,自然眼光就高了,原來覺得浩瀚如海的書籍,其實大部分都不必讀,真正值得讀的書並不多。當然,這裡的“學”指的是國學意義上的學問,不包括現在科技文明視角下的各分類科目。

那麼這十四個字的神韻在哪?我們如果反覆讀,就會發現一個“誠”字。

儒家講”

反身而誠,樂莫大焉

”,沒有這個“誠”,一切的所學無法匯通於心,沒有這個誠,真正的疑起不來,基本是糊里糊塗。

十四個字沒提一個誠字,卻處處體現了誠字,這就是古文對仗工整、前後呼應的好處,字裡行間會透露出一股無形的力量,而正是這股無形的力量可以觸動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