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數學家丘成桐院士到湖南第一師範談為學與做人

6月17日,天空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的1500餘名師生們熱情高漲,該校田漢劇場內座無虛席,走廊裡都站滿了人。因為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學講座教授、清華大學數學科學中心主任、國際著名數學家丘成桐教授受邀來湖南第一師範學院講學。

國際數學家丘成桐院士到湖南第一師範談為學與做人

上午10時,伴隨著熱烈的掌聲,丘成桐教授進入劇場,做了題為“為學與做人”的講座。他從中國近代歷史講到如今中國的未來發展,指出中國未來發展要朝著高科技化的目標跟進。他鼓勵年輕人,中國科技的發展未來幾年將有巨大的轉變,這是你們做一番事業的好時機。

在談到做學問的態度時,他指出:第一要有充實的基礎知識。一旦碰到重要問題時,能夠有足夠的工具來解決它。即使工具不夠,也懂得找合適的學者合作。第二做學問要有熱情,有了熱情才能夠專注。重要的成果往往需要三年、五年甚至十年才能夠完成。第三找到正確的方向,做重要的問題。決定後勇往直前,義無反顧。

丘成桐教授強調,充實的基礎知識是多方面的。大部分創新的科學都是透過不同學科的融合,擦出火花來完成的,有能力融合不同學科的學者,其能力和知識水平都要跟這些不同學科的專家相約,即使在某方面的知識跟不上,也能理解問題的困難所在,找合適的專家求教。追求學問的熱忱需要培養,這關乎一個人的情操。去除名利的羈絆,讓我們欣賞大自然的本能毫無拘束地表露出來,乃是培養學問感情的第一步。很多重要的創作發明,是學者在有深厚感情的潛意識中完成的。如何去找正確的方向?這是一個很困難的問題,一方面需要有師友的幫忙,一方面需要有濃厚的好奇心。

國際數學家丘成桐院士到湖南第一師範談為學與做人

在談到如何“做人”時,丘成桐教授指出,當你全心全力去做學問的時候,實在找不出時間去做不應當做的事。反過來說,對權力或物質的慾望,窒礙了做學問的熱情。高尚的情操需要培養和堅持,良師益友、先哲懿範、文化修養都是培養這種情操不可缺少的。

丘成桐教授強調,近代科學的發展日新月異,重要的突破往往是群體的工作,而非一人一時所能夠完成的。做理論的學者須知道實驗的結果,搞實驗的學者須要有理論的指引,才能夠完成前沿的科學工作。在大型的學術合作中,我們要有謙虛的態度,寬宏的胸襟。除了“審己以度人”外,也應當“審人以度己”。一般科學的合作不可能很精確地計算誰的貢獻最大,總要採取寬容的態度,讓以後的合作能夠做出更多的成果。 創新的科學都是“在巨人的肩膀上”推進的,在時機成熟時,不同地方的作者,往往在不同的場合有著類似的想法,而得到相同的結果。如何處置這些競爭的問題,影響到學者的聲譽,很多學者在處置這些競爭時失敗了,甚至於一蹶不振。我們須要學習如何處置這種不愉快的經驗,從失敗中站立起來。學問的道路是長遠的,一個優秀而有毅力的學者,在得到優良的成果後,總會得到他們應該得到的重視。尋求真理的路並不容易,但成功時的喜悅卻無與倫比,這種喜悅猶如看到造物的真諦,並非金錢和權力的感覺所能比擬。但我們要牢記:成功的路必須要自己去耕耘,這種成功才會帶給我們一個純真的喜悅感。

最後,丘成桐教授以《左傳》中 “鞍之戰”的故事鼓勵年輕人:無論是做學問還是做人,都必須負責任,方能頂天立地,做一個有意思的人。

會後,丘成桐教授與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的教師代表進行了交流。通訊員 王歷晴

丘成桐簡歷

丘成桐1949年出生於廣東汕頭。1982年獲得素有數學諾貝爾獎之稱的菲爾茲獎,2010年獲得沃爾夫數學獎,2018年獲得馬塞爾·格羅斯曼獎。1979年後,丘成桐把主要精力轉向振興祖國數學事業上,先後建立了香港中文大學數學所、中科院晨興數學中心、浙江大學數學中心和清華大學數學中心,並親自擔任這些研究機構的負責人。他是當今世界公認的最著名的國際數學大師之一。他現任美國哈佛大學講座教授、國際頂尖數學雜誌《微分幾何雜誌》主編,所獲榮譽還有:瑞士皇家科學院的克雷福特獎、美國國家科學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首批外籍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臺灣“中研院”院士、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責編:胡澤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