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孫中山先生書法作品,領悟其一生追求“天下為公”的革命情懷

中國書法源遠流長,在悠長的歷史程序中,它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藝術語言濃縮了這一歷史性的嬗變過程,是歷代書者時代感知和個人情懷付諸於筆端的體現。展卷浩如煙海的書法作品,其中不乏叱吒風雲的歷史人物留下的墨寶!民族英雄、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先生就是這樣一位飽學之士,書法與戎馬生涯相伴,欣賞其墨寶,能從中領悟到他一生追求 “天下為公”的革命情懷。

欣賞孫中山先生書法作品,領悟其一生追求“天下為公”的革命情懷

孫中山出生於一個鄉村普通家庭,9歲進入村塾讀書,接受當時的傳統教育。後來得到長兄的資助得以在檀香山、廣州、香港等地比較系統地接受西方式的近代教育,啟迪了新思想。直至26歲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在澳門鏡湖醫院謀業,成為澳門第一位華人西醫。在中國已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19世紀末期,人們掙扎在水深火熱之中,這在常人看來,孫中山已算是謀到了一份比較體面的職業。

欣賞孫中山先生書法作品,領悟其一生追求“天下為公”的革命情懷

從醫不到2年的孫中山,目睹中華民族有被西方列強瓜分的危險,更看到了清政府官員的腐敗,知道改變中華民族的命運不是靠“醫人”能達到的。有著新思想的孫中山,此時已28歲,寄希望於清政府實行自上而下的社會改革已不抱幻想,並著手在檀香山創立了興中會,立志“振興中華”。從此,孫中山決心“拯斯民於水火,扶大廈之將傾”,明確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的主張,開啟了一生波瀾壯闊的革命征程。

欣賞孫中山先生書法作品,領悟其一生追求“天下為公”的革命情懷

孫中山讀書立志,投身革命實踐,在艱難的革命歲月中其志向堅定,終身不改,而讀書也從來沒有因奔忙於各地而有所忽視。“立志是讀書人最要緊的一件事”“努力向學,尉為國用。”就是他留下的名言,博學和志向在他的一生中都是相依相隨的。他留下的墨寶 “願乘風破萬里浪,甘面壁讀十年書。”“有志竟成”等更能讓我們直觀感受到一位有遠見卓識的革命家讀書立志,奮發而為的價值取向。

欣賞孫中山先生書法作品,領悟其一生追求“天下為公”的革命情懷

“頂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轉來。”這是多麼堅毅豪邁的氣概,在革命的浪潮中,實現起來是如此的艱難!28歲時的孫中山取“振興中華”之意,從建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高 舉民主革命旗幟,廣泛聯合革命力量,發動多次武裝起義,失敗接著失敗,動亂接著動亂,在愈挫愈勇中領導人民,歷時18年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國。孫中山的書法作品“無論艱苦煩勞,必當奮鬥相終”正是這位扭轉乾坤的奇男子不懈奮鬥的寫照!

欣賞孫中山先生書法作品,領悟其一生追求“天下為公”的革命情懷

孫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領導推翻了2000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46歲以後的政治生涯並未因此而順暢,幾經沉浮,歷經艱險,但始終站在時代前列,能敏銳把握時代脈搏,把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推向前進。他的書法“知難行易”則體現了他不屈不撓,奮勇向前的精神。即使在他彌留之際,還為革命操勞,總結革命的成敗經驗,發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號召。

欣賞孫中山先生書法作品,領悟其一生追求“天下為公”的革命情懷

孔子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孫中山一生追求的“天下為公”,正是源自儒家經典之悟,他在其《三民主義》中說:“真正的三民主義,就是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 時至今日,這些思想仍未過時,正穿透百年的時光,依然振聾 發聵。孫中山先生逝去已近百年,他身前愛好寫字,留下的大量墨寶,不僅是珍貴的革命史料,也是難得的書法作品,這些作品體現了孫中山的偉人氣魄和不朽精神。

欣賞孫中山先生書法作品,領悟其一生追求“天下為公”的革命情懷

欣賞孫中山的墨寶,給人一種正大、沉毅、豪邁的陽剛精神和恢宏獨特的美感。所謂字如其人,從孫中山書法中同樣可看到其獨特的人格魅力,他的書法不是作為純粹的寫字,而是表達他一種情懷、情操,是以其特殊的政治地位與偉大理想自成一體的,所以很有感染力。無論是案頭小牘或闢窠巨構,讀者都能從中領悟其一生追求 “天下為公”的革命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