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揮毫《洛神賦》,我竟以為真的是愛情

據說,很久以前,《洛神賦》原本叫做《感甄賦》。可能,算是曹植寫給甄姬的情書。

後來,魏明帝曹叡繼位,地位貴為九五之尊,覺得先輩頭上戴著一頂似綠非綠的帽子不太雅觀,遂將曹大才子的《感甄賦》改名換姓,便有了現今傳世的《洛神賦》。

曹植揮毫《洛神賦》,我竟以為真的是愛情

起初,我以為《洛神賦》就是曹植給甄姬純美愛情的祭文,無奈陰陽兩隔的迴應和感念伊人已逝的輓歌。曹植心裡默唸和祭奠的女子,是那個遺世獨立卓爾不群的甄姬,是那個黃泉路上越走越遠再無歸路的甄姬,是那個含冤而去無家可歸的亡魂。

曹植當然記得官渡之戰時,他跟貌美嬌羞的甄姬在洛河神祠初識的情景。一見鍾情是個萬分罕見的詞,卻不偏不倚的落在了這對年華正好的少年身上。曹植白馬送佳人,幫流落在外的甄姬逃離戰亂返回鄴城,甄姬自然也中意眼前這位風流倜儻,玉樹臨風的公子哥。彷彿惟將舊物表深情是一種古老的風俗,不過她留給曹植的是隨身的玉佩。不是寄託愛情的舊物,卻承載了一顆羞怯歡喜的心。

此刻的她,必定感念上天的眷顧,遇到了一見傾心,看見他世界便黯然失色的少年。可她沒想到後來的結局。紅顏薄命,她也不會知道自己的死期。

曹植揮毫《洛神賦》,我竟以為真的是愛情

官渡之戰之後,袁紹兵敗如山倒,不久重病身亡。甄姬成了曹營的俘虜。另一個人的出現,讓甄姬後來的人生迥然不同,他就是,曹丕。 曹丕見甄姬貌美,懇請其父曹操將甄姬賜給自己做妃子。甄姬自知反抗無用,身在虎狼營,只得屈身相從。答應嫁給曹丕時,甄姬心裡一定唸叨著某個時候挺身而出的曹植,那個為了她奮不顧身的少年。儘管她的英雄未至,甄姬卻一直忘不去那個送她白馬的曹植,那個倚馬可待落筆千言的才子。才子佳人,多美的童話啊。可,終究如夢。

總有一個選擇改變了你後來的人生,也總有一個人讓你哭幹了眼淚。讓甄姬不再傷花惜時輕易觸景落淚的人,便是曹植。

她再次見到曹植時,無語凝噎。甄姬不是屈從了曹丕,而是不測的命運。以前她相信流浪的愛情,如今她只求現世安穩。曹植是她的夢,不可遇,不可求。

可曹丕還是吃了醋。此時已經身為魏文帝的他,十分反感小弟曹植跟自己媳婦的曖昧關係。親兄弟情同手足,不好下手。曹丕便把一腔怒火發洩在了甄姬身上。再加上後宮裡娘娘們居心叵測的挑唆,一個柔軟的女子,再受盡萬般凌辱之後,被賜死。

曹丕愛上她時許給她整個帝國,甄姬卻明白在他給予的帝國上,她可能連自己的墳都不會有。她,明白曹丕的為人,也原諒了曹植的苦衷。這,是她的命運,她是被選中的那隻桶,沒有掙扎的餘地。

之後的故事,曹植開始追悔莫及。他去洛陽朝見曹丕時,曹丕別有用心地將甄姬的遺物玉縷金帶枕交給曹植。曹植心痛欲死,卻佯裝無事。他不能慟哭嚎啕,最深最痛的苦他沒有表露分毫。他恍恍惚惚地登船返回,夜宿舟中,懷抱著甄姬的遺物。睹物思人,眼淚浸潤了衣襟,整片夢境溼漉漉的昏暗沉重。

夢裡,他遠遠地望見甄姬踏浪而來,一如初識的微笑掛在嘴角。任憑他使勁追趕,甄姬的身影仍舊遠去。曹植知道,是自己對她有愧,失去的永遠不必苦苦追回。

曹植幾日來腦海裡充斥著跟甄姬洛水相遇的情景,文思激盪,洋洋灑灑文不加點,一篇千古文章橫空而出,世人皆驚。我以為《洛神賦》只屬於甄姬,是曹植的追悔和悼念。

我原本以為,洛神就是甄姬,曹植寫《洛神賦》是為了愛情。可後來我漸漸否定了自己。

關於《洛神賦》還有另一種冰冷的斷定。洛神並非甄氏。因為在那種年代,倫理道德是綁架靈魂很切實耐用的手段。類如曹植“圖謀兄妻”的行跡是十分受人詬病和為人不取的,即便是一代奸雄曹宰相的愛子,也不會有這麼公然挑釁封建倫理的底氣。在那個時代,沒有人會為這樣的“禽獸之惡行”辯護,曹植如果公開寫自己如何如何思念自己的嫂嫂,不可能安然無恙。我也以為以曹丕的個性,和他的心計以及他對曹植的態度,估計也要火上澆油煽風點火炒作一番,畢竟除去曹植,是他這個當哥哥的深藏很久的心願。可能《洛神賦》壓根和甄姬嫂嫂無關,所謂才子佳人也根本不是愛情。

曹植之所以寫《洛神賦》,和古人喜歡借物喻人和託物言志的情節分不開。他備受兄長排擠,早晚有性命之虞。曹植自身又渴望建功立業,一展宏圖,因此借《洛神賦》表明自己報國無門,空有一腔熱血的悲慟心情。賦中“人神之道殊”便是例證之一。

史料之中也有相關記載,曹植在創作《洛神賦》之前,任鄄城王,因為“鄄”和“甄”字形相近,由此《洛神賦》即《感甄賦》可以解釋為曹植借甄氏之名,來表達“長寄心於君王”的心願難以實現的悲涼心境。所以“感甄”不是“感甄姬”,而是曹植黃初三年被貶之地,鄄城。

儘管《洛神賦》中的描繪像極了愛情,可終究不是。

甄姬的慘死無人祭奠,無人傷懷的她黃泉路也不定走得安穩。我希望曹植真的愛她,即便是種錯覺。

我天真地以為,年少時的曹植一見甄姬必定心生歡喜,只是曹植明白,他有他的山河,不可能明目張膽地追求一個已經屬於哥哥的人。愛情的美好不就是時時刻刻有個值得惦念的人嗎?即使深知再次相遇的機率為零,也有花開兩朵,天各一方的美。

我以為《洛神賦》就是曹植獻給甄姬的情書,為了甄姬他公然與世界為敵的宣言。《洛神賦》我相信它見證的一份愛而不得悽美愛情,不是所謂求官報國的申請信。

可能,古人有自己的浪漫方式,又或許曹丕決定給一份真摯的感情以寬容。當哥哥的他,或許沒歷史認為的那麼壞。

願你偶遇《洛神賦》,找到心生歡喜的人,悄悄告訴她,這是我拜託曹植寫給你的情書。

曹植揮毫《洛神賦》,我竟以為真的是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