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乾炒酸豆角,小心刮爛鍋。

桂林有句話,叫“魚仔下飯,鼎鍋刮爛”。

“鼎鍋”呢,你去X寶搜一搜就能找到圖,它是一種釣在柴火上燒的鐵鍋,厚而重,是燜飯的一把好手;而“魚仔”呢,指的是小魚乾,我們這的方言管它叫做“乾魚仔”。它不像臘魚那種紮實的幹,而是類似於蝦米的感覺——輕飄飄的,抓一把連一兩都不到。這句話形容的就是小魚乾的下飯程度:連鍋壁上殘留的米飯你都想刮乾淨吃掉,於是你刮呀刮呀,鍋都要被刮爛了。

小魚乾挺能吸水的,也就是說,如果烹製方法不當,它會因為吸入過多水分而變軟變爛,無論從外觀還是味道上來說都會變得不討喜。

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高溫、短時間的快炒——在它還沒來得及吸收過多水分變軟變爛之前就起鍋。烹飪完成後它的口感會有些類似於商店裡那種真空包裝的、辣辣的小魚乾,會有一點兒嚼頭,但是不會咬不動。

喏,它長下面這樣,旁邊那根牙籤是我用來做對比的。

小魚乾炒酸豆角,小心刮爛鍋。

在我們這兒最常見的做法是用酸豆角(也就是酸豇豆),或者其他的泡菜比如酸筍來炒。非常下飯的小魚乾,再配上非常下飯的酸豆角,再加點兒非常下飯的酸辣椒之後,下飯能力絕對是一個1+1+1>3的效果。

今天這道菜看起來是挺簡單,不過需要一些對火候的掌握和理解,如果你是一個新手,對你來說可能有那麼一丟丟難度~

小魚乾炒酸豆角

酸豆角:約200g

小魚乾:一把(約20g前後)

酸辣椒:數顆

(沒有可以用鮮辣椒代替)

泡藠頭:2-3顆

(沒有可不用,第二個字讀jiao,第四聲)

蒜:2枚

小蔥:幾根

油:2湯匙

生抽:2-3茶匙

白糖:1-2茶匙

弄不清茶匙/湯匙這些的朋友請點選連結:

少許?適量?一茶匙?一湯匙?

小魚乾炒酸豆角,小心刮爛鍋。

小魚乾炒酸豆角,小心刮爛鍋。

辣椒、蒜以及蔥白部分切好備用,泡藠頭用刀腹稍微拍幾下之後切成絲,放入清水裡泡5-10分鐘取出濾幹備用;

小tips:

無論鹹度還是酸度,每個地方每個攤位的泡菜味道都不一樣,你在做菜之前最好也嚐嚐,像我覺得藠頭太鹹,就把它泡了泡清水。

小魚乾炒酸豆角,小心刮爛鍋。

酸豆角(酸豇豆)洗淨,切成小段濾幹備用;

小tips:

文章裡生抽、白糖的量有一個浮動範圍是因為考慮到泡菜的鹹淡問題——下鍋前的酸豆角鹹度大概是比普通的菜餚稍淡一點點。這個最好也嘗一嘗,然後決定是泡泡水去去鹽味還是洗乾淨就好。

小魚乾炒酸豆角,小心刮爛鍋。

小魚乾炒酸豆角,小心刮爛鍋。

鍋裡放油,燒熱後放入蔥蒜辣椒小火煸香,倒入切絲濾幹水的藠頭,大火翻炒幾下;

小tips:

藠頭本身含有很多水分,如果油不足或者鍋內溫度不足,下鍋之後很容易出很多水,從而使之後下鍋的魚乾吸收過多水分。

因為辣椒、蒜、蔥有一定水分,開大火後鍋內溫度升高,鍋裡會噼裡啪啦作響,新手可能會有些害怕,解決方法是……勇敢一點!

小魚乾炒酸豆角,小心刮爛鍋。

小魚乾炒酸豆角,小心刮爛鍋。

小魚乾炒酸豆角,小心刮爛鍋。

保持大火,放入魚乾,淋入一茶匙生抽,迅速翻炒幾下之後倒入酸豆角,淋入另一茶匙生抽之後炒勻,撒入蔥花拌勻出鍋。

小tips:

酸豆角入鍋時,以及第一次和第二次淋入生抽時應該都能聽見“嗞拉”的一聲,有這個聲音證明鍋內溫度足夠,沒有的話就說明鍋內溫度太低。

小魚乾炒酸豆角,小心刮爛鍋。

其實呢,整個過程裡,對於新手來說,可能最大的難點根本不是什麼“火候的控制”,而是“如何在油溫那麼高的時候放入材料”,以及“放入材料後油星會不會濺出來”……解決方法如上所述,鼓起勇氣!

不過如果你實在是有些害怕,也不一定要大火熱油,可以稍微降低一點兒火力,少放一些油,然後在鍋裡溫度不那麼熱的時候放材料呀~

不要被我在最開始說的嚇到,只要不犯太離譜的錯誤(比如灑了半碗水進去什麼的),雖然對火候的把握不到位會對成品造成一點影響,但是它的下飯能力不會改變很多的。

這道菜本身就是帶一些鄉土味的下飯菜,多油、大火、熱鍋爆炒,最能體現這道菜的特點,然而也沒有人規定它必須就得這樣做,對嗎?

小魚乾炒酸豆角,小心刮爛鍋。

這碗飯,我先添為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