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道德是用來約束自己的,喜歡道德綁架的人,是偽君子!

王陽明:道德是用來約束自己的,喜歡道德綁架的人,是偽君子!

如今這個時代,人們對於好人的定義彷彿寬鬆了許多,只要嘴上喊喊正能量,說說仁義道德,便能以好人自居了。

如果你問王陽明,相信他會給你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然後送你一句話:為善去惡是格物。好人從來不是嘴上說好聽話,而是腳踏實地的格物。如何格物呢?答案就在題面上,為善去惡!

如果你恰巧不明白這個道理,活到最後很可能把自己活成了渾渾噩噩的偽君子。

到底要不要幫助古校長?

古天樂拍了一部電影,票房不佳!於是網路上有人發起了聲援古天樂的行動。注意,幫助的重點不是電影,而是電影人。

這件事沒有對錯,你喜歡偶像,去關注偶像的作品,為偶像的作品買單,沒毛病。甚至,你“手段無所不用其極”,比如“杜撰古天樂因為票房不好淚撒當場”的緋聞也沒毛病。畢竟,古天樂做了那麼多善事,這不就是傳說中的福報嗎?偶像有難,粉絲買單,天經地義。

阿信是無比支援的!

但是,凡是都怕“但是”,你喜歡古天樂,無論是始於顏值,還是終於人品。你為之買單,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有問題嗎?沒問題!喜歡本來就是主觀的,喜歡誰是你的權力。可是,當你跑去劉德華、李若彤的抖音下面強迫別人免費為古天樂幫助宣傳,那就不妥了,那就是道德綁架。

看起來正能量滿滿,卻像極了崇禎皇帝手底下的那些文臣們:犧牲別人的利益,做自己的好人。好話讓自己說了,好事讓自己做了,反正吃虧的是別人!

這才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王陽明:道德是用來約束自己的,喜歡道德綁架的人,是偽君子!

道德綁架自古就有,崇禎如果說自己是史上最慘受害者,恐怕連“之一”都能免掉。

宋朝遷都臨安的理由很不充分,所以臨安做了多年的“行都”,想捅破那層窗戶紙真的很難,因為名不正言不順。明朝則不一樣,朱元璋本來就是定都南京的。崇禎回南京,可謂是名正言順。

結果呢?南宋堅持了152年,一個半世紀。趙構固然有各種缺點,哪怕你說他是十惡不赦的壞人也行,但是遷都臨安這件事無疑是正確的。朱由檢縱然有各種優點,哪怕你說他是千古一帝也行,可是歷史課本上記載,他就是明朝最後一個皇帝。

南宋的漢人得到了休養生息,經濟文化都得到了飛速發展。明末的漢人經歷了什麼?揚州三日,嘉定三屠,江陰八十一日……

崇禎後來頓悟了,雖然也晚了,他說:文臣皆可殺!如果根據我們的歷史觀,他應該說“太監皆可殺”。為什麼“太監”變成了“文臣”?其實崇禎十七年,也就是朱由檢在位的最後一年,督察院左都御史李邦華、東宮左中允李明睿就明確的建議皇帝應該南遷。

崇禎的表現是什麼呢?當場表示:朕欲行已久。

你看,崇禎不是沒想過南遷。可是結果為什麼又沒南遷呢?這裡面有一個反常識:我們都知道皇帝是最大的,也知道明清是封建專制最完善的朝代。

可是,權力在集中化的同時也面臨兩個基本問題,第一個是經濟基礎問題,崇禎遇到的問題是,要錢沒有,要命有一條。第二個是權力結構問題,名義上皇帝確實是最大的,但是皇帝不可能親力親為,必須要有一整套官僚權力系統。

尷尬的是,崇禎麾下的官僚系統與其說是忠於皇帝的,不如說是忠於派系的,忠於家族的,忠於自己的。明末的文臣最大的問題就是結黨,比如著名的東林黨。

不僅江湖身不由己,廟堂同樣身不由己。當聽說崇禎想南遷,天啟帝張皇后憤怒質問崇禎:“宗廟陵寢在此,遷安往”時,面對文臣的阻攔,崇禎也不得不面對現實:

“夫國君死社稷,乃古今之正。朕志已定,毋復多言”。

我們不能唐突地給出結論“因為道德綁架導致了崇禎的悲劇”,但道德綁架確實是重要因素之一。崇禎的文臣跟當下的某些人一樣,話聽起來大義凜然,反正損失的又不是自己。

崇禎為了緩解一下經濟壓力,希望文臣們主動捐一點,結果人人捂緊了口袋,內閣大臣陳演直言自己一分錢也拿不出來,崇禎皇帝的岳父周奎也死不鬆口,一分不拿。結果,李自成入關提出“交錢不殺”,諷刺的是,這些文臣為了保命,紛紛交出大額的軍餉。陳演拿出了四萬兩,周奎竟拿出了六十多萬兩……

從結果看,崇禎沒罵錯這幫文臣。正如那些逼劉德華宣傳的道德綁架者們一樣,用最高道德標準要求別人,用最低的標準要求自己。以道德君子自居,誰質疑他們,誰就是質疑道德。可是,他們真的能代表道德嗎?他們“格物”了嗎?可能很多數人連格物是什麼都不知道。

道德綁架者們的目的和初心可能是好的,但方式是不道德的。

道德綁架的背後又是一筆賬,動動嘴巴綁架別人幾乎沒有成本。

道德綁架者們的邏輯是:古天樂的電影票房不佳,劉德華應該義務宣傳,因為古天樂會做慈善。這個邏輯充滿了漏洞。

第一、古天樂的電影是商業電影,本質上就是商品,既然是商品就應該尊重市場規律。

第二、電影就是電影,慈善就是慈善,這是兩回事。把電影和慈善強行關聯是不合適的。

第三、是否義務幫助別人,取決於當事人自己的意願。無私奉獻既不是責任,也不是義務。

否則,我們可以反向道德綁架一下道德綁架者:你喜歡的古天樂又沒錢做慈善了,你為什麼不賣房賣車去支援一下呢?你不支援不就是沒道德,缺乏正能量嗎?

王陽明:道德是用來約束自己的,喜歡道德綁架的人,是偽君子!

如果孔子知道,你用道德去綁架別人,估計會氣得拍案而起。比如,子曾經曰過: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要求的是自己,小人要求的是別人。

道德綁架別人的行為,孔子已經蓋章定論了就是小人。道德綁架者們把道德掛在嘴上的行為,既不道德,也沒有真正地理解道德。想做一個充滿正能量的有道德的人,王陽明認為至少應該做到:知行合一的為善去惡。

第一、王陽明說的“知行合一”。道德從來不是嘴上說的,而是身體力行的能力。我們當然需要提倡道德、正能量,但關鍵是從我做起。儒家提倡“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第一要素是自己先“格物”,追求慎獨之功,嚴格地要求自己。

第二、王陽明說得“為善去惡是格物”,日格一物的核心是日行一善。自己起碼要多行善事,否則你沒資格要求別人。如果用這一條來衡量,道德綁架者們肯定是不及格的,因為他們的道德從來都是掛在嘴上,佔據道德制高點,這一點顯然很鬼谷子。

道德從來不是用來綁架的,堅持為善去惡的人才是君子,道德綁架別人的人是偽君子。所謂偽君子,其實就是孔子說的“鄉愿”,外表看起來忠厚老實,充滿了道德正能量,其實內心不能明白是非,汙濁不堪,是道德敗壞的偽君子。

沒錯,道德綁架的人不是君子,而是小人,更是偽君子。小人其實知道自己在幹壞事,最可怕的是偽君子,以道德名義綁架別人,卻以為自己是在行善。

本文由鬼穀道創始人,研究鬼谷子智慧的民間手藝人鬼谷信原創,鬼谷信講透鬼谷子,助你人生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