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老而不死是為賊”你理解嗎

《論語》:“老而不死是為賊”你理解嗎

今日好友邀我小聚,酒桌有一新友,眾友皆稱我“書蟲”。吾謙遜答曰:“五十餘耳,多讀幾本書而矣!”新友隨曰:“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眾人驚愕問之。爾釋曰:“老了還不死的人屬於是害人蟲”,說得簡單點,大部分人都覺得這是一句辱罵老人的話。

讀過論語的人都知道,這句話的本意還真不是這個意思。

如果真的按上述的含義去理解的話,那隻能算是“斷章取義”,另外,也曲解這句話原本的真正含義了。

那麼,這句“老而不死是為賊”真正的含義是什麼呢?當初說這句話的孔夫子,又是為何會說出這樣的話呢?

這裡面,其實有一個小故事。

孔子有個故交,名字叫做原壤。

原壤是魯國人,也就是說,他和孔子屬於是老鄉,同時又是熟人,因此兩人的關係十分不錯,沒事還經常走動。

這一點,到了孔子成名後也沒改變。

既然關係這麼好,自然原壤家裡的事情,就和孔子自己的事情差不多。

因此,在這一年,原壤的母親病逝了,孔子就必須要親自前去進行弔唁,並幫助原壤料理其母親的喪事等事宜。

不過,就在孔子滿懷悲痛,並帶著弟子前去原壤家弔唁的時候,卻看到了讓他極為生氣的一幕。

孔子看到了什麼呢?

簡單來說,就是原壤的家裡,雜物等東西堆得亂七八糟,牆壁、桌子上面佈滿了灰塵,各種垃圾更是讓人無處下腳。

具體的情形,就好比一個不愛收拾衛生的宅男,吃了一兩個月外賣後,家裡四處都是外賣盒子、菸頭、飲料瓶以及各種生活垃圾的場景。

看到這些之後,孔子很生氣,本來想發作,不過轉念一想,認為這有可能是因為原壤失去了母親,所以過度悲傷,因此才沒有注意到家裡又髒又亂。

於是,孔子按下脾氣,進裡屋問原壤,他母親的棺槨在哪裡?

不過,在孔子進裡屋並看到原壤後,瞬間又讓他火冒三丈。

可能有人會覺得,孔夫子怎麼這麼大脾氣呢?動不動就火大,其實,別說孔夫子,就是換做任何一個人,看到原壤當時的狀態後,也會氣得當場抓狂。

當時的原壤,正坐在床上,兩腿四仰八叉敞開,一隻腳搭在另一隻腳上,斜靠在床頭,大概的造型類似於下圖這樣:

這種造型,就算是外人看來,都充滿了吊兒郎當的意味,活脫脫的就是一個“賴子”。

原壤的這種坐姿,如果按照古代禮儀的說法,因其看起來像一個簸箕,所以也被稱作之為“箕坐”。

不過,這種箕坐,在當時是極其不符合禮儀的。

古代人對各種禮儀十分講究,不管是坐還是站,乃至走路等,都有相應的要求。

一般來說,如果一個人坐下來的話,那麼應該是採用“正坐”的方式,什麼是“正坐”呢?簡而言之,就是雙膝著地,把臀部壓在腳跟上,兩腳腳背朝下,同時保持上身的正直,安坐而如鍾。

這才是最合乎禮儀的正確坐姿,也是古文獻中所說的“正坐”或“匡坐”。

之所以古人會對簡單的坐姿要求如此詳細,一方面是合乎禮儀需要,另一方面,則是儒家講究人的身體“正”和內心的“中”,只有坐的端正,才能體現君子表裡如一的高尚品格。

據記載,孔子在老年之際,自知將死,便“當戶而坐”,仍取正坐姿勢,以示禮度自守。

總之,在當時的那個時代,對於一個人的形態要求是很高的,並且,正坐的話,也是對來訪的人一種尊重的表現。

而原壤這種看起來吊兒郎當的坐姿,瞬間讓孔子怒火湧上心頭。

當然,孔子畢竟是儒學大家,他也不至於因為原壤吊兒郎當的坐姿,就和原壤大動肝火,再說了,兩人既是老鄉又是故交,雖說孔子頗有些生氣,但想想還是忍了下去。

忍下心頭火之後,孔子問原壤,母親的棺槨在哪裡?

原壤給他指了指,而孔子轉身一看,當場直呼了無數個“好傢伙”。

怎麼呢?原壤母親的棺槨上,同樣佈滿了灰塵和各種汙漬,幾乎都看不出來原有的顏色了,並且棺槨上堆放了不少亂七八糟的東西。

到了這個時候,孔子其實已經瀕臨爆發的臨界點了,畢竟是個人都有點脾氣,更何況身高接近一米九,脾氣暴躁,且孔武有力的孔夫子呢?

不過呢,孔子最終還是沒有爆發,而是強壓怒火,招呼一同前來的弟子,開始清洗原壤母親的棺槨。

不得不說,孔子的脾氣雖說火爆,但並沒有失態,從這一點就能看出,孔子真的是一個有涵養的君子。

而接下來原壤做出了一個動作,讓孔子更為無語了。

他幹了什麼呢?他從床上下來,走到了母親的棺槨之前。

然後,他拍著母親的棺槨,說了一句讓在場的人都目瞪口呆的話。

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託於音也。”

什麼意思呢?大意就是說,我好久都沒有唱歌了。

你沒有聽錯,原壤在孔夫子瀕臨爆發,並且在孔子帶著弟子幫助他清洗母親棺槨的時候,彷彿沒事人一樣,拍著母親的棺槨說自己好久都沒有唱歌了。

列位,如果你是孔子,這樣的場景出現在你面前,你會作何反應呢?

答案不言而喻,而原壤卻不認為這有什麼不妥,反而在說完這句話後,開開心心地唱起了自己喜歡的歌謠。

如果當時他唱一些悲傷的歌謠,那也可以理解為他因為母親去世而傷心過度,因此用唱歌來抒發情緒,但是他沒有,他唱的歌謠內容,讓在場的人一度驚訝無比。

唱了什麼呢?我們先看原文:

“狸首之斑然,執女手之卷然。”——-原壤

這兩句歌詞的大概意思,就是說狸貓的腦袋上有好看的斑紋,摸起來十分柔軟,那感覺,與摸著一個女子的小手是一樣一樣的。

我估計,當時孔子的內心不僅無語並且崩潰,甚至還有當場把這個故交弄死的想法。

不過,孔夫子畢竟是孔夫子,他在聽完原壤唱歌后,並沒有和他一般見識,反而是裝作沒聽見,一轉身,繼續清洗原壤母親的棺槨去了。

只不過,當時跟在孔子身邊的弟子看不下去了,直接問了孔子一句話,說,老師,您能不能和這樣的人絕交呢?

“子未可以已乎?”

孔子聽到弟子的問題之後,沉默許久,半天才開口,他說,還是算了吧,親人終歸是親人,故友也終歸還是故友。

夫子曰:“丘聞之,親者毋失其為親也,故者毋失其為故也。”

以上便是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這件事在《禮記》中記載得十分詳細,而“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則是記錄在《論語》之中,算是上述這件事的後續故事。

料理完一切後,孔子坐下來與原壤,這次他沒有忍耐,而是掏出隨身攜帶的柺杖,“以杖叩其脛”,就是拿柺杖敲打原壤的小腿,一邊敲一邊說:

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

所以,從《論語》中的這個記載我們就可以看出,所謂“老而不死是為賊”,其實前面是還有兩句話的。

而加上前面兩句話,整體的意思則是,你(指原壤)年少的時候張狂不懂事,長大之後又一無所成、碌碌無為,你這樣的人,將來老了也是個很壞的榜樣,是個禍害社會的人。

這就是孔子說這句話的真正意思,說得更直白一點,孔子這是對他的故交原壤“恨鐵不成鋼”。

只不過,由於後世的以訛傳訛,以及斷章取義,將完整的一段話,僅截取了最後一句,也就是“老而不死是為賊”這一句,用來辱罵老年人,並且還標榜這是孔夫子說的“真理”。

而孔夫子也是萬萬沒想到,自己的這句話,會被曲解成與原話含義相距十萬八千里的另一種意思。

這就好比,某甲對自己不知上進的好友某乙說,你不應該頹廢下去,而是應該努力工作,好好學習,不然一天天吃了睡,睡了吃,這樣的人生,活著有什麼意思呢?

多年後,某甲成了名人,有人就拿他說過的話來引用,但沒有引用全部,而是隻引用了最後一句。

即:活著有什麼意思呢?

你看,原本一段鼓勵朋友的勵志話語,就這樣被斷章取義改得面目全非,變成了一句對生活充滿失望的負面話語。

所以說,斷章取義真的要不得。

因此,孔子當初說的這句“老而不死是為賊”的話,整體的意思是在斥責好友的所作所為,藉助這句話,來勸導他上進,而並非是後世所傳的那種辱罵老人的意思。

《論語》:“老而不死是為賊”你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