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讓你的心泛起漣漪?

修行是為了淨化心靈的垃圾毒素,回覆清淨本心,就像電腦需要經常防毒一樣,防止電腦硬碟中毒宕機。

什麼讓你的心泛起漣漪?

心如池塘

今天上午,我反覆觀看了靈性導演丹尼爾。斯密特的微電影“心如池塘”,什麼讓你的心泛起漣漪?影片很短,僅僅不足四分鐘,大意是說,心如池中水,如何做到“心如池塘”?你的心就像一個池塘,而念頭就像池塘的漣漪。為了讓池塘保持平靜,你能做什麼?你做的越多,就會越打擾它,你不能用力把它壓平或者撫平,那會泛起更多的漣漪,只要讓它自己待著,它就會安定下來。

當心安定下來,心最終會變成一面鏡子。當池塘靜止下來,月亮才會在池塘中實現,不要把池塘中月亮的倒影,誤認為是真實的月亮。原始的真我,既不近也不遠,它超越了思想的靜和動,直指人心,當看到自己的本性,你就是佛。當完全放下所有的思想和感覺,還剩下什麼?不要試圖尋找什麼任何“實相”?原始的真我不是一個“實相”,但也不是“虛無”,一旦你看到過月亮,當你回頭再看這個池塘,你會在每一個倒影中認出它來。

什麼讓你的心泛起漣漪?

“什麼讓你的心泛起漣漪?”,這句話猶如池塘中泛起的漣漪,在我的心海里起起伏伏,升升落落,“不怕念起,就怕覺遲”,是潛意識,是根深蒂固的習性運作模式,常常莫名其妙的跑出來,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指指點點,自造事端,評判指責,挑三揀四,指手畫腳,自以為是正義之師,自以為是正人君子,所以才製造事端,無事生非,雞犬不寧。

中午和家人一起吃高價飯,坐在一起的自然是久未見面的親戚朋友,姨媽和姨夫也遠道而來,姨夫和先生聊起的彼此年輕時的逸聞趣事,不知怎麼聊起了十年動亂的文革浩劫。古稀之年的姨夫對文革時期造成的深遠負面影響義憤填膺,說起來有點情緒失控,想表達內心的憤憤不平。姨媽發現後,及時轉移了話題。

什麼讓你的心泛起漣漪?

回家的路上,女兒重提餐桌上姨夫當時激動的心情,指責姨夫是否腦子有病?先生也跟著符合女兒的言辭。我聽了心裡不舒服,急忙替姨夫辯解,一剎那,車上的氣氛緊張起來,如箭在弦,一觸即發,空氣窒息得好像不流通了。

“不怕念起,就怕覺遲”。

“什麼讓你的心泛起漣漪”?

我知道自己又陷入了“二元對立”的習性運作模式。

我想起了王陽明“傳習錄”“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心本來是沒有善沒有惡的,有善有惡是你的思想在活動了。 你說知善知惡有什麼用,就是使你明白那些應該做那些不應該做,使你生活過得順,有好的作為及去掉惡行都是基於對事物的理解,但如果執著於善惡對錯,就會陷入二元對立的紛爭。

什麼讓你的心泛起漣漪?

老子道德經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大家都認為自己能分辨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不是好現象,社會風氣會變成很不友善。因為眾生都喜歡從個人好惡出發如界定美、醜、善、惡,就會製造出很多的衝突、對立,讓民心不純、時風日下。自我若起虛妄分別,就會製造出種種二元對立,界定出謂為美,同時就製造出何為醜;界定出何謂善,同時就製造出了不善。不去做對比,萬物都是單純而神聖的存在,一旦雲對比,就有二元區別產生,若加上個人好惡,就馬上產生二元對立、衝突。

“什麼讓你的心泛起漣漪”?超越二元對立,心如池塘,安定下來,靜靜地待著,心最終像池塘一樣變成了一面鏡子。

什麼讓你的心泛起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