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轉折點官渡之戰,此人助曹操奠定霸業,卻死得分文不值

三國轉折點官渡之戰,此人助曹操奠定霸業,卻死得分文不值

導語:三國時期的官渡之戰對曹操很重要,可以說這場戰爭是那個時代的轉折點,弱小的曹操打贏這場戰爭後不久就吞併了河北四州,從一個小區域的軍閥成為權傾天下的霸主,也為後來魏國的建立、統一天下打下很好的基礎。但當時打贏官渡之戰的首要功臣卻不是曹操的謀士和將領,而是這麼一個人,他依靠自己的謀略和準確的判斷幫曹操分析出戰況,讓曹操抓住一個機會一舉翻盤,但他的結局卻十分悲催。這個人是誰呢,他又做了什麼事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三國轉折點官渡之戰,此人助曹操奠定霸業,卻死得分文不值

他是許攸,從小開始智商非常高,家鄉人都認為他長大以後絕對能成為一個人物,在他成年之後就被人推薦到京城當官,他也在那裡認識了同樣年輕的曹操和袁紹。後來朝廷文官集團想政變廢掉漢靈帝,許攸邀請曹操一起參加但遭到拒絕,後來因為計劃不夠周詳政變就沒有實施。當董卓來到洛陽之後大殺朝廷重臣,許攸跟隨袁紹一起逃往冀州,因為那裡是袁家的勢力範圍,從此許攸成為袁紹的軍師。

三國轉折點官渡之戰,此人助曹操奠定霸業,卻死得分文不值

當時冀州還有另外一個諸侯就是公孫瓚,他手下的部隊驍勇善戰,多次和匈奴作戰都得到很可觀的戰果。袁紹想統一天下就必須得剿滅公孫瓚,於是許攸獻策說公孫瓚雖然勇猛但是此人殘暴而且頭腦簡單,我們只需要離間並策反他手下的將領,等我們大軍趕到之後讓他們趁機叛變就可以擊敗他了。後來袁紹採納許攸的建議果然把公孫瓚逼得兵敗自殺,許攸也因此成為袁紹集團的首席軍師,地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三國轉折點官渡之戰,此人助曹操奠定霸業,卻死得分文不值

當時袁紹想憑藉雄厚的兵力南下掃平天下,於是挑起了官渡之戰。當時曹操手上軍隊不過5萬人,袁紹坐擁20萬大軍而且輜重無數,曹操很多將領都寫信希望投靠袁紹,曹操本人也在質疑自己能否獲勝,但他身為君主不能投降只能硬撐。戰爭初期的曹操除了在白馬港得到一場勝利之外,其他可謂是節節敗退,眼看著迴天乏力的時候曹操得知許攸來投的訊息,讓他高興得鞋子都沒穿跑出去迎接許攸,因為他知道自己可能要翻盤了。

三國轉折點官渡之戰,此人助曹操奠定霸業,卻死得分文不值

許攸果然帶來了袁紹的戰爭計劃和兵力部署還有軍需物資分佈點,在眾人的商議下曹操決定一舉燒燬袁紹的糧倉後逐個擊敗袁紹部隊最後在和袁紹決戰。但事情發展得比曹操想的還突然,沒了糧草的袁軍連點像樣的抵抗都沒有很快就投降,曹操一戰就把袁紹打敗,不久後袁紹病逝曹操順勢吞併河北四州,完成了一個小軍閥到權傾天下人物的轉變。這場戰爭同樣也是那個時代的轉折點,但身為官渡之戰首功的許攸不久後就被曹操處死了,為何呢?原來許攸憑藉天下的功勞而且自認為和曹操平級,經常稱呼曹操的表字而且對曹營其他軍師將士十分傲慢,好像整支軍隊是他的一樣。曹操自然不爽這一些,在眾將的反映下隨便找了個藉口就把他殺了,也沒有人憐惜他。

三國轉折點官渡之戰,此人助曹操奠定霸業,卻死得分文不值

結語:都說性格決定命運,許攸年紀輕輕就能參與政變,之後又稱為袁紹首席軍師,他的才華不可否認。但他從袁紹處叛變的原因就是因為過於目中無人,和同僚關係處理不好然後叛變,到了曹操這裡同樣犯了這個毛病。但曹操卻不是袁紹這樣優柔寡斷的人,相反他是一個非常狠辣的人,碰上這樣的人,許攸註定活不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