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飲食過度容易導致脾胃宕機,產生積食該如何處理呢?

 【六一兒童網導讀】

“積食”多發生於嬰幼兒,這與嬰幼兒的消化系統、飲食規律等多種因素有關。積食不是小問題,它會給寶寶的腸、胃、腎臟增加負擔,引起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厭食、腹脹、手足發熱、皮色發黃、精神萎靡等症狀,還可能造成腸、胃、腎臟的病變,家長一定要注意!

兒童飲食過度容易導致脾胃宕機,產生積食該如何處理呢?

 積食是如何產生的

通俗說,就是吃得過多,或者過於高營養,超過了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的最大限度。這樣一來,脾胃的功能就會受到損傷,消化吸收功能更差,因而形成積食。

積食是小兒生病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如果寶寶積食了,就相當於第一張多米諾骨牌倒了,就會引發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

 1、積食與咳嗽

積食會導致咳嗽,也就是中醫上說的“食咳”。很多家長不理解,脾和肺是兩個器官,積食怎麼能引起咳嗽呢?這是因為從中醫上講,五臟之間都是有聯絡的。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積食過久,脾胃虛弱,日久就容易生痰,導致咳嗽不止。

所以說,看那些食咳的小兒,大多有積食化熱的症狀,比如肚子脹、不愛吃飯、口臭、手足心熱、大便乾結或便秘、舌質偏紅、舌苔厚膩等。這時候給孩子用一些消食和胃為主、肺胃同治的藥,效果就會特別好。

  2、積食與小兒呼吸道感染

門診上還經常見到一些小孩子有反覆呼吸道感染,一生病就輸液,再生病再輸液,反覆輸液,孩子身體越來越差。其實,小兒反覆呼吸道感染也與脾胃功能障礙有關。

上面說過,積食會導致脾胃功能失調,進而影響到肺,但是“肺主皮毛”,所以有積食的時候小孩子體表一受寒,就容易反覆呼吸道感染。

3、積食與發熱

積食導致的發熱叫“積熱”,吃的食物都停滯在中焦,積滯時間長了就會化熱,熱蒸於內,孩子體溫就上去了。

這類孩子大多面黃、腹脹、吐瀉、乳食不化、大便酸臭異常,這都是吃東西吃住了。這時可以給孩子推拿排除體內的積食,熱很快就會退。

  4、積食與盜汗

食滯腸胃→鬱蒸化熱→熱蒸津液→外洩為汗。

小兒為純陽之體,夜寐則陽入於陰,加之積熱內蘊,所以晚上盜汗情況比較嚴重。這類孩子,用一些消積洩熱的藥,很快盜汗就消失了。

 5、積食與貧血

積食容易導致脾虛,而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所以積食時間久了,小孩子容易血虛。

從西醫上說,孩子脾胃不好,就容易偏食厭食挑食,營養不均衡,時間長了就會貧血。所以,貧血的時候也應當調理脾胃。

 6、積食與便秘

古代醫書說:“太飽傷脾”。太飽一方面可以理解為吃得太飽,也可以理解為腹脹、積食。太飽傷脾→脾常不足→脾胃運化不及→積滯腸腑→積久化熱→積熱蘊結→腸道傳導失常→大便秘結不通。

所以,如果孩子便秘比較輕,多讓孩子喝水,便秘就可以解決了。如果還是解決不了,那可以吃一點消積導滯的中藥,孩子便秘很快就能減輕了。

7、積食與腹瀉

中醫上說,積食常與風寒、溼熱、暑溼之邪相兼併存,交結胃腸,脾胃氣機難復升降之常,所以積食會導致腹瀉反覆發作,難以治癒。

很多家長不理解,孩子拉肚子都拉成這樣了,大夫怎麼還給開通肚子的藥呢?這是因為中醫上有個說法叫“以通治通”,就拿積食腹瀉來說吧,食滯內停,阻滯胃腸,導致腹瀉,這時候不僅不能止洩,相反應當消食,推蕩積滯,這樣腹瀉自然會停止。

 西醫如何治療積食

西醫的體系中,根本就沒有“積食”這種病,所以當然也無從治療。但是根據所謂“積食”的一些症狀,西醫會有不同的解決方法。這些症狀主要有:

1、厭食;

2、嘔吐;

3、腹瀉,腹脹、腹痛、大便硬結;

4、感冒、咳嗽、發燒;

5、睡覺不安穩,容易翻身、哭鬧或出汗;

對於所謂“積食”,西醫的治療方式第一是要進一步檢查,明確到底是什麼病,還是正常發育過程;第二就是檢查出問題之後,再對症下藥。就這兩點!

 如何預防積食

  調整飲食結構

多吃些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不要一味地增加高熱量高脂的食物。讓寶寶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適當增加米食、麵食,高蛋白飲食適量即可,以免增加腸胃負擔。

 七分飽,益健康

無論哪種食物,再有營養也不能吃太多,否則不但不能強健身體,在效果上只會適得其反,弄不好會形成食積、腹瀉等狀況,傷害寶寶的身體。

 三餐定量

給寶寶安排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不能飢一頓飽一頓,腸胃和人一樣,該休息時休息,該工作時工作,否則會打亂胃腸道生物鐘,影響消化功能正常運轉。

 晚上不要吃得太飽

寶寶白天活動量大,吃東西能消化,但晚上胃蠕動慢了,就容易積食。因此,晚上吃飯別太飽,即使喝牛奶,也要水多一些,奶粉少一點。

 睡醒1小時不進食

早上或中午寶寶剛睡醒時,1小時內(至少30分鐘)也不要進食,因為胃腸等內臟從低運轉恢復正常需要一點時間,否則,也無益於消化和吸收。

哺乳媽媽進食要注意

對於處在吃奶期的嬰幼兒的媽媽來說,也要忌口,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飲食。媽媽飲食無度,嬰兒就可能“奶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