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計中,司馬懿選擇逃跑,為什麼不先派一個兵前去探一下敵情?

《三國演義》是大家熟知的一部名著,它在中國小說界的地位自不必多說,這一部三國長篇章回體小說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很多人都從這部小說上吸取了精神與文化的滋養。在《三國演義》這部書中,有很多令人玩味的片段,讓後世去猜測著書人所想要表達的真正意思,比如,空城計就是其中最著名也是最詭異的一篇。

按道理來說,那個時候的諸葛亮已經身處絕境,為什麼在諸葛亮深處絕境的時候,司馬懿不趁勢將諸葛亮斬草除根,而是慌忙逃竄呢?究竟是司馬懿真的不知道諸葛亮是否有伏兵,還是司馬懿故意放走的諸葛亮呢?司馬懿為何就不能先派一個士兵前去刺探一下敵情呢?

空城計中,司馬懿選擇逃跑,為什麼不先派一個兵前去探一下敵情?

首先,司馬懿在三國中有著很高的威名,他的智謀在三國中也是數一數二的存在,他的外號名曰“冢虎”,聽這名字,就知道這個人詭計多端,十分陰狠。曹操也曾經說他“鷹視狼顧”,曹操一生對他又愛又恨,多有顧忌,司馬懿十分隱忍,最終開創了晉朝的基業,結束了三國爭霸的局面。

在三國那個時代,天下大亂,如果沒有過人的頭腦,不用說能夠稱王稱霸,就是活下去都成了一種奢望。司馬懿不僅能夠在三國時代好好活著,而且還能最終成為結束三國亂象的人,他的智謀可見一斑。

空城計中,司馬懿選擇逃跑,為什麼不先派一個兵前去探一下敵情?

如果說司馬懿並不是一個蠢人,那麼,他為什麼在空城計顯得如此“愚蠢呢”?其原因很簡單,他不想讓諸葛亮就這麼死!而諸葛亮要的結果就是司馬懿把他抓住!

為什麼是這樣的呢?因為諸葛亮在空城計中看似是勝利了,但是在實際上是失敗的。司馬懿在空城計中看似失敗,但是司馬懿達到了他想要的結果。

空城計中,司馬懿選擇逃跑,為什麼不先派一個兵前去探一下敵情?

在三國時代後期,諸葛亮已經無法通過出祁山絞殺曹魏勢力獲得戰爭的主動權,而司馬懿卻利用諸葛亮不斷絞殺掉曹魏內部對自己反對的勢力。在諸葛亮與司馬懿不斷的博弈過程中,在實際上,司馬懿的勢力在曹魏內部一步步壯大。

而曹魏內部並不是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但是,由於諸葛亮不斷地北伐,實際上導致了司馬懿因為軍功不斷在曹魏內部佔據重要的位置,曹魏君主不得不利用司馬懿對抗諸葛亮。

空城計中,司馬懿選擇逃跑,為什麼不先派一個兵前去探一下敵情?

在諸葛亮數次北伐之後,蜀漢的勢力已經到了一定的極限,而司馬懿利用諸葛亮的北伐,在曹魏集團內部逐漸站穩了腳跟,諸葛亮很明白再這樣下去,司馬懿一定會成長為一個梟雄,所以,諸葛亮不惜要拿自己的性命來換取蜀漢存在的時間。

在空城計中,只要司馬懿出動大軍,把諸葛亮捉住,曹魏內部就再也沒有能夠利用司馬懿的地方,所謂飛鳥盡,良弓藏,司馬懿在殺了諸葛亮之後,他的人生也要走到終點!

空城計中,司馬懿選擇逃跑,為什麼不先派一個兵前去探一下敵情?

顯然,司馬懿足夠聰明,他早就看穿了諸葛亮的想法,他意識到,他還年輕,絕不可給諸葛亮陪葬,所以,司馬懿在空城計中,與諸葛亮配合,完成了一次“詭異”的“配合”!“就是空城,我司馬懿也不進了!”

實際上,從整個三國時代中期來看,不僅僅是空城計,在諸葛亮與司馬懿的爭鬥中,司馬懿總是處於下風,這是為什麼呢?真的是司馬懿技術如人嗎?其實,如果通讀三國演義我們就會明白,在很多情況上並不是,司馬懿也十分有智謀,但是在當時的局面下,司馬懿必須隱藏自己的實力,才能憑藉著諸葛亮的能力一步步幫助自己在曹魏站穩腳跟。

空城計中,司馬懿選擇逃跑,為什麼不先派一個兵前去探一下敵情?

在歷史上,諸葛亮獲得了無限的宣告,在實際上,司馬懿得到了江山。或許歷史總有遺憾,但是,他們譜寫的篇章,足夠華麗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