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正使用“空城計”的人,並非諸葛亮!

歷史上真正使用“空城計”的人,並非諸葛亮!

原創 燕趙節度使 2020-04-19 23:44:43

喜歡《三國演義》的讀者朋友無不對書中諸葛亮用奇謀妙計破敵的故事津津樂道。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智計百出,屢破強敵,如火燒博望坡、借東風、草船借箭、智激周瑜、三氣周瑜、七擒孟獲、空城計、死諸葛嚇退活司馬等等。

歷史上真正使用“空城計”的人,並非諸葛亮!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評論諸葛亮:“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也把諸葛亮神化成了算無遺策、通天曉地、精通軍事、運籌帷幄、智慧超卓入聖的完美人物,成了中國人智慧的化身。

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演義小說,七分實三分虛,許多情節都是虛構或者移花接木而成。

比如諸葛亮的“空城計”。

“空城計”出現在《三國演義·第095回》“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章節中。

主要內容是馬謖失守街亭,曹魏司馬懿大軍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禦敵。但他卻鎮定自若,讓人大開城門,自己領著兩個小童在城樓撫琴,司馬懿懷疑城內有伏兵,因而退兵。

歷史上真正使用“空城計”的人,並非諸葛亮!

歷史上真正使用“空城計”的人,並非諸葛亮!

到晉朝時期,晉朝開國皇帝晉武帝司馬炎(司馬懿的孫子)是諸葛亮的小迷弟,對諸葛亮的事蹟十分著迷,連帶許多人也非常對諸葛亮大感興趣。對諸葛亮的評論成了西晉和南朝宋的熱門話題。

西晉人郭衝寫了“條亮五事” 記載諸葛亮所不為人知的五件異事,旨在稱頌和神化諸葛亮。

“金城郭衝以為亮權智英略,有逾管、晏,功業未濟,論者惑焉,條亮五事隱沒不聞於世者,寶等亦不能復難。扶風王慨然善衝。”

其中,五事之中就有“空城計”。

但後來陳壽在編纂《三國志》時認為其史料均不可靠,故棄而不用。

後南朝史家裴松之為《三國志》做註解,認為“條亮五事”均純屬子虛烏有,並運用掌握的史料一一駁斥,其中就包括“空城計”。

比如裴松之指出指當年司馬懿在宛城,不可能到街亭,而與諸葛亮對戰的是曹魏大將張郃,所以根本不存在“空城計”這件事。

《三國演義》中的空城計當然是虛構的,那麼歷史是否有人真的使用過“空城計”呢?

翻閱史書,還真有,而且不止一個人使用過。

歷史上真實存在的“空城計”。

空城計(1)

南北朝時期,戰爭頻仍,各個政權的將領們在戰場上鬥智鬥勇,計謀百出,其中就有人使用了“空城計”。

歷史上真正使用“空城計”的人,並非諸葛亮!

劉宋元嘉初年,劉宋將領蕭承之為武烈將軍、濟南太守。

元嘉七年(430年),北魏將領叔孫建進攻南朝宋的濟南。當時濟南只有數百守兵,如果與敵對戰,必敗無疑。

蕭承之索性使用空城計,讓士兵都躲在城中,大開城門。

部下大惑不解,問道:“將軍,敵眾我寡,我們應該緊閉城門,堅守防禦,怎麼能開啟城門呢?”

蕭承之解釋道:“濟南城孤懸在敵人兵力威脅之下,我們只有少數兵力,如果向敵人示弱,必定失敗被殺,只有虛張聲勢,擺出強大的陣勢來等待敵人、迷惑敵人。才能險中取勝。

北魏軍兵臨濟南城下,見城門大開,懷疑城中有重兵埋伏,便撤退而去。

《南齊書·高帝紀上》:別帥安平公乙旃眷寇濟南,皇考率數百人拒戰,退之。虜眾大集,皇考使偃兵開城門。眾諫曰:“賊眾我寡,何輕敵之甚!”皇考曰:“今日懸守窮城,事已危急,若復示弱,必為所屠,惟當見強待之耳。”虜疑有伏兵,遂引去。

蕭承之的兒子蕭道成後來篡宋自立,建立南齊,獲追諡他為宣皇帝。

空城計(2)

一百多年後,又有人使用了“空城計”破敵。

西魏大統九年(543年),西魏大將王思政鎮守弘農(今河南靈寶縣)。他來到弘農之後,發現這裡城垣殘破,不利於防守,而偵騎來報,說東魏大軍離弘農只有幾天的路程。

手下的將士有的說棄城別走,有的說夜以繼日修繕城防,但王思政都不同意。

一連幾日,他下令大開城門,解甲安睡,眾將士見了以為王思政有破敵之策,軍心穩定下來。

幾日後,東魏大將劉豐生率軍來到弘農城下,見大門洞開,城頭城內不見一人,十分驚訝。因為王思政是西魏名將,所以劉豐生懷疑有詐,便撤軍而走。

見東魏大軍撤走,王思政立即率領將士夜以繼日的修築城池、建造樓櫓、經營農田、屯積糧草,弘農的防禦設施這才完善起來,成為抵禦東魏的一座堅城。

歷史上真正使用“空城計”的人,並非諸葛亮!

《北史·王思政傳》:覆命思政鎮弘農。思政入弘農,令開城門,解衣而臥,慰勉將士,示不足畏。數日後,東魏將劉豐生率數千騎至城下,憚之,不敢進,乃引軍還。於是修城郭,起樓櫓,營田農,積芻秣,凡可以守禦者皆具焉。弘農之有備,自思政始也。

實城計

有空城計,就有“實城計”。

下面就講三個“實城計”的史事。

實城計(一)

還是南北朝時期。

538年沙苑之戰,東魏大敗,東魏諸軍退卻。東魏晉州守將逃走,東魏將領薛修義率軍來到晉州,為了阻止西魏大軍繼續東進,決定堅守晉州。他下令收攏散兵,加強防備,準備迎戰。

不久,西魏將領長孫子彥兵臨晉州城下,薛修義不禁沒有緊閉城門,反而大開城門,將軍士埋伏在城內。

長孫子彥認為晉州城虛實難測,不敢貿然攻城,只好退兵。

高歡大喜,因薛修義守城之功,所以任命他為晉州刺史。

歷史上真正使用“空城計”的人,並非諸葛亮!

實城計(二)

南陳進攻北齊,兵臨北徐州(今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古城村)。

歷史上真正使用“空城計”的人,並非諸葛亮!

因為政敵想要陷害北徐州刺史

祖珽

,準備在北徐州失陷後將其殺死,所以不派一兵一卒救援。

祖珽知道等不到援兵,便決定獨自應敵。

歷史上真正使用“空城計”的人,並非諸葛亮!

他下令大開城門,讓城頭上計程車兵全都下城,在城牆下靜坐休息,同時令所有百姓不準上街行走,都在家裡。全城一片寂靜,甚至聽不見雞鳴犬吠。

南陳軍兵臨北徐州,以為城中軍民早已逃走,北徐州是一座空城,所以便在城邊宿營,而且放鬆了戒備。

夜裡,祖珽下令讓士兵敲鑼打鼓大聲吶喊,陳軍大吃一驚,以為齊軍夜襲,便乘夜逃走。

次日,陳軍重整隊伍再來進攻北徐州,祖珽親自率軍出城迎戰,彎弓射箭,陳軍死傷眾多。

北齊軍與南陳軍大戰十多天,南陳軍敗走,北徐州得以保全。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祖珽指揮這場“空城計”戰鬥時,已經是個盲人了。

不久,祖珽卒於北徐州。

歷史上真正使用“空城計”的人,並非諸葛亮!

實城計(三)

這次是唐朝。

李元軌(622年-688年),唐高祖李淵第十四子,封吳王。

歷史上真正使用“空城計”的人,並非諸葛亮!

649年,李元軌任定州刺史。突厥鐵蹄南下,兵臨定州。

李元軌並沒有率兵出城迎戰,而是下令大開城門,同時城內偃旗息鼓。突厥人分不清定州城內的虛實,不敢貿然進城,當夜便撤走。

定州城得以保全。

歷史上真正使用“空城計”的人,並非諸葛亮!

空城計是“虛”,那麼“實城計”就是“實”

所謂兵法,就是實則虛之,虛則實之,正如《草廬經略·虛實》所言:“實而示之以虛,以我之實,擊彼之虛,如破竹壓卵。”

歷史上真正使用“空城計”的人,並非諸葛亮!

“虛則實之”是指已方在處於劣勢的時候,要故意偽裝成實力雄厚的樣子,威懾敵人,使其不敢貿然進攻,這是一種以假隱真、迷惑敵人的策略。

而“實則虛之”剛好相反,在自己兵力雄厚的情況下,故意做出虛弱、不堪一擊的樣子或露出破綻,藉以迷惑、麻痺敵人,讓敵人產生輕敵思想,使其貿然進攻從而上當遭到失敗的策略

虛實之間,打的是心理戰,賭的是敵人敢不敢進攻。

正所謂“兵者,詭道也”,就是這個道理。

延伸閱讀:

性格決定命運還是國力決定成敗?諸葛亮勞而無功和鄧艾的蓋世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