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寄奴氣吞萬里如虎,卻因他的死,北伐功虧一簣

胡人統治漢地,漢人不服,根基確實鬆散,但苻堅如果持重,壓制好五胡就可以千秋萬代。一個例子是,在夏禹看來,商人是東夷,在商人看來,周是西戎,在周看來,秦是西戎(秦是少昊後裔,屬於東夷遷徙西戎之地),在秦看來,楚漢是荊蠻。然而他們都成功了,這是持重。周武存夏禹十多國,商湯幾國,三監監視武庚。所以周代以蠻夷統治發達的殷商。

劉寄奴氣吞萬里如虎,卻因他的死,北伐功虧一簣

劉邦更進一步,與三秦約法三章,除弊政,這是秦始皇都不曾給予關中的仁愛。苻堅是失敗了,可石勒某種程度成功了,看看晉書,東晉王敦,蘇峻內訌,祖逖被石勒擊敗,早死。江漢投降石勒,這是石勒的策略成功了。北魏更是大成,孝文帝改革,北方漢人士族與鮮卑聯姻,根基穩固。劉裕以寒門統治南朝,他自己都不服眾的。為什麼關中一亂,劉裕急著召回兒子,他知道打不過赫連,以慘敗收場。劉裕的問題,參考侯景,侯景野戰無敵,面對北魏騎兵,也是失敗,南人很清楚自己實力的。

劉寄奴氣吞萬里如虎,卻因他的死,北伐功虧一簣

桓溫北伐與劉裕北伐有本質上的區別,桓溫在北伐之前實際上是根基不穩的(別看他出生好)。他是以北伐為旗號身兼大義,並且在北伐的過程中建立自己的霸府,最後做到獨攬大權。而劉裕在南方的內戰過程中已經一言九鼎了,他要是真的就想像孫十萬那樣虎踞江東直接篡位就行了(後面的齊、梁、陳三朝都是這樣,根本沒必要再勞師北伐。也許劉裕是真的想統一中國,但後來在對抗北魏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已經來不及打倒這強敵,然後劉穆之的死更讓同齡的他有危機感,就迅速回來稱帝再說。劉穆之一死,劉裕不回去鎮不住南方那些門閥,不過留13歲的兒子主持關中也的確扯了一點。

劉寄奴氣吞萬里如虎,卻因他的死,北伐功虧一簣

劉裕自己也有問題,他多疑,從不信任自己手下那些猛將。劉裕不信任王鎮惡,是一連串蝴蝶反應的第一環,當然最關鍵的是他沒算到自己手下竟然關係不好到相互殘殺的地步。結合劉裕的人生經歷看,他的多疑可以理解。但長安失陷,劉穆之病死都和他的多疑性格有關。他兒子自毀長城,殺檀道濟從根子上來說也源於劉裕的多疑。劉裕北伐推到黃河一線就是極限,後勤的極限,綜合國力的極限,劉裕個人能力再強也改變不了。南齊南梁也很強,勢力也能推到黃河一線。另外統一北方難度比半拉子北伐或者改朝換代高得多,所以統一北方的前秦北魏比劉裕強是沒問題的。

劉寄奴氣吞萬里如虎,卻因他的死,北伐功虧一簣

劉裕的兒子宋文帝劉義隆休養生息,勵精圖治,然後北伐號稱要封狼居胥,結果呢?被北魏打得大敗。劉裕個人武力再萬人敵,也突破不了平原野戰不敵北方騎兵的事實,南北朝期間南方勢力過不了黃河,北方勢力過不了長江,就是各自的極限,劉裕北伐不敢過河與北魏決戰,打到洛陽西安一樣守不住。小編認為,劉寄奴從一路高歌到悲情結尾,從氣吞萬里如虎到後繼無人,一連串的蝴蝶效應其實都是因為他急於南歸稱帝(反正我是這麼認為的),幹大事雖不惜身,見小利卻已忘志!劉裕作為代晉的皇帝,在南北朝那個混亂的年代是為數不多的正統皇帝,再加上北伐連滅數個胡人國家的戰績簡直就是奇蹟。司馬光後來編資治通鑑的時候談到劉裕功虧一簣的時候的,那種極度的惋惜之情透過書頁時隔上千年都能感覺出。

劉寄奴氣吞萬里如虎,卻因他的死,北伐功虧一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