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已經翻江倒海,卻還在說我沒事。你的憤怒呢?原來在這裡

兩年前,醫生建議家人多跟我溝通,暗示我得了抑鬱。

我不想被別人看穿,不想交流,執拗地認為自己可以把握住情緒的波動。

可是,當我讀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跟著蛤蟆先生向蒼鷺小築(心理諮詢師)做十次心理諮詢,這個過程讓我深深震顫!

不為別的,看完這本書感覺自己也經歷了一次心理成長,情緒療愈!

內心已經翻江倒海,卻還在說我沒事。你的憤怒呢?原來在這裡

[英] 羅伯特·戴維德

是一位經驗非常豐富的心理學研究者和臨床實踐者。

這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是他最著名、也最暢銷的一本大眾心理學著作。

這本書以人生座標的底層架構為軸,從三個方面闡述了每個人生命從開始中間結束三個階段中,物理世界、心理世界的形成、發展、影響。

你怎麼看自己,也就是:人是怎樣從3方面把人生變成了一個自證預言的過程。

內心已經翻江倒海,卻還在說我沒事。你的憤怒呢?原來在這裡

這是人生座標底層架構象限圖,你的意識處於第幾象限,決定著你的情緒、思想、行動。

①處於第四象限(我不好,你好)的人,他的情智常常處於

兒童自我狀態。

兒童自我狀態

包括自然型兒童狀態和適應型兒童狀態。

“兒童自我狀態”,是由童年殘留的遺蹟搭建而成,包含我們小時候體驗過的所有情感。

基本情感中的:快樂、深情、憤怒、悲傷、恐懼。構成了自然型兒童的基本情感。

就好像紅黃藍三原色,開始對所有嬰兒來說都是類似的。

當我們作為個體開始發展的時候,就會出現不同的色差。

因為物理環境的不同,就出現了適應型兒童的情感。

也就是,為了適應來自父母和跟自己有關人的喜好,必須要改變自己。

如蛤蟆先生的父親很嚴厲,祖父、外祖父都很有名望。

他從小心裡就感覺努力不到父親期望的高度,總是被恐懼、憂傷包圍,所以總認為自己不好。

這種潛意識的情感,影響到他長大後跟人相處時的情緒。

一旦發生什麼不愉快的事,首先否定的是自己,直到感覺一團糟,最後抑鬱,想到自殺。

內心已經翻江倒海,卻還在說我沒事。你的憤怒呢?原來在這裡

②處於第二象限(我好,你不好)的人,他情智常常處於

父母自我狀態。

“父母自我狀態”包含了自出生起,我們從父母那裡學到的所有價值觀和道德觀。

包含了對生活的評判標準,讓我們藉此判斷是非對錯。

這些價值觀來自父母,所以父母是最能左右我們行為的人。

他們的言行塑造了我們童年的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對我們之後的人生產生影響。

處於

父母自我狀態

的人通常有養育型父母自我狀態和挑剔型父母自我狀態。

而“養育型父母自我狀態”常常是在行使了“挑剔型父母自我狀態”後的一種很無力的存在。

蛤蟆先生,他的父親從來沒抱過他。

對他的學業很不滿意,動不動就發怒,告訴他應該怎樣做才對。

他的心裡,父親就像法官,他說的話自己只有必須執行的份兒。

而母親總會告訴他,你爸爸都是為了你好。

“挑剔型父母自我狀態”

重心就是施壓,讓對方絕對服從。

蛤蟆先生從來不跟人爭執,處處與人為善,當蒼鷺小築告訴他有很強烈的挑剔型父母自我狀態時,他是蒙的狀態。

因為他從來沒像父親一樣對任何人發號施令過。

挑剔型父母自我狀態

在生活中不僅僅表現為對別人發號施令,還表現在對自己極其苛刻。

就像內心已經憤怒到極點,最終把情緒壓制下去,說:“我挺好!我沒事!“

看似不傷人,卻在對自己殘忍,從而更心灰意冷。

這屬於一種謀殺,總是想方設法摧毀別人或者自己的僅有的自尊或者自信。

內心已經翻江倒海,卻還在說我沒事。你的憤怒呢?原來在這裡

③處於第一(我好,你也好)、三象限(我不好,你也不好)的人,他的情智處於

成人自我狀態。

它非常接近於人本主義,信或者不信,都是透過理性的判斷,而不是情緒的左右。

只有這時候,一個人才是真正的能夠達到“共情”,從而理解了別人,理解了自己。

內心已經翻江倒海,卻還在說我沒事。你的憤怒呢?原來在這裡

總之,只有在心理上克服依賴和對抗依賴(兒童自我狀態),擺脫專橫(父母自我狀態)

才能走向獨立的成人自我狀態。

只有這時候,才是一個成人,才會和別人“共情”,才會和自己“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