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時無人同情,為何明朝滅亡時很多人在嘆息?主要5個原因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統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北洋軍閥袁世凱逼清末帝溥儀退位,隆裕太后接受優待條件,清帝頒佈了退位詔書,清朝從此結束,清王朝共傳十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清朝滅亡,預示著一個落後的封建制度徹底瓦解,當然皆大歡喜,但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對於清朝前面的那個朝代——明朝的滅亡,更多的人卻是嘆息和惋惜,對明思宗朱由檢上吊自縊,更多的是憐憫。而對於清朝的滅亡,更多的人感覺是歡欣鼓舞。

清朝滅亡時無人同情,為何明朝滅亡時很多人在嘆息?主要5個原因

對於明、清兩朝的滅亡,為什麼會有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呢?其實究其原因,並不難理解。

一、清朝的滅亡代表著一個落後制度體系的消亡

清朝的滅亡是一種社會的進步,代表的是落後的封建制度的覆滅,而明朝的滅亡純粹是王朝更替,只是繼任者滿清王朝實行的封建制度更加保守和徹底。

清朝滅亡時無人同情,為何明朝滅亡時很多人在嘆息?主要5個原因

清朝落後的制度被取締,自然不會有人同情,而明朝作為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有很多可圈可點的成績,在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中,明朝可以說是繼漢、唐之後的又一個歷史高峰。

二、清朝末期帶來的苦難給人印象深刻

清朝末年,隨著西方列強的入侵,王朝進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滿清實行閉關鎖國,不但沒有阻止列強的入侵,反而讓國家極度落後,任人宰割。實際上,清朝末期帶來的苦難和恥辱,最令人印象深刻。而且一系列封建社會的陋習,像清朝末年的裹小腳、男子留辮子、吸食鴉片等醜惡習俗和行為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清朝滅亡時無人同情,為何明朝滅亡時很多人在嘆息?主要5個原因

三、明朝商品經濟比滿清更加繁榮

我們知道,明朝商品經濟較為繁榮,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而到了清朝,推行的“重農抑商”和“閉關鎖國”等政策,徹底摧毀了沿海地區出現的資本主義萌芽,使得國家逐步落後於世界。像明朝後期,在農業發展到較高水平以後,單位糧食產量提高了,養活更多的人,部分農業人口脫離農業生產,進入城市,推動城市手工業的發展,手工業的發展又促進城鎮化。

四、明清火器科技、文化的鮮明對比

我們知道,明朝軍隊極樂意使用火器,軍隊裝備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輕型火器,還有殺傷力較大的火炮,如虎蹲炮、紅夷大炮等也出現於明朝軍隊。明朝的神機營就是專門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隊,也開啟了世界上火器部隊的先河。雖然到了清朝前期,火器也有了一定的發展,但到了康熙年間,滿清卻重新發展騎馬射箭,康熙的觀念是“以騎射嫻熟、人材壯健為要”,並指出:“滿州夙重騎射,不可專習鳥槍而廢弓矢。”並堅持以騎射為本的治軍理念,選拔軍官也以此為標準,這讓火器發展出現嚴重滯後。

清朝滅亡時無人同情,為何明朝滅亡時很多人在嘆息?主要5個原因

明朝是歷史上文化發展的一個巔峰,湧現了劉基、宋濂、高啟、方孝孺、唐寅、歸有光、徐渭、王世貞、王陽明、李贄、顧憲成、高攀龍、王船山、黃梨洲、顧亭林等一大批文化大儒。明朝書院開啟的自由辯論學風,已經接近於現代的學術討論了。一大批小說被刊印出來,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中的三部——《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和小說《金瓶梅》都是出現於明朝。文化的繁榮,歸功於明朝政府對文人的包容,在明朝,文官對皇帝稱“臣”,在皇帝面前不卑不亢。對於皇帝下達的詔書,竟然敢“封還”。到了清朝,文官就只有稱“奴才”的份了,最重要的是清朝嚴重的“文字獄”,徹底扼殺了文人的創作性。

五、明朝國力持續的時間空前的長,一個有骨氣的王朝

明朝強大的國力持續的時間空前的長,甚至超過了唐朝。明朝從1368年建立到15世紀中前期是國力的上升期,歷經洪武、建文、永樂、仁宣之治,這一時期社會發展迅速,國泰民安。雖然曾被土木堡之變一度打斷,但卻並未終結,因為從15世紀末到16世紀前中期又是明朝中興期,賦稅中折徵貨幣的比例有所增加,商品經濟高度繁榮。最後從16世紀中期到17世紀前期依然是國力發展期,這一期間貫穿了隆慶新政、萬曆張居正改革等,所以說,明朝的社會繁榮持續了至少240年,這樣明朝就給人以百姓更加安居樂業的客觀印象。縱觀整個明朝,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給人以深刻印象,而清朝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上演了一個又一個屈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