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淺析唐代糧食的安全問題

糧食是人類生活的基本必需品,是國計民生的基礎。糧食安全直接關係到國家經濟發展與社會的穩定。

研宄唐代糧食安全問題,不僅可以加強唐代經濟史的研究,深化對唐代社會的認識,而且可以為新時期解決糧食安全問題提供有益的借鑑。

糧食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必需品,是國計民生的基礎,是關乎國家安全的戰略性物資。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淺析唐代糧食的安全問題

因此,糧食的安全影響著政權的鞏固、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穩定、國家的安全。在中國,糧食問題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

我國古代先賢對農業經濟和糧食安全有清醒的認識。春秋管子謂“五穀食米,民之司命也”。漢人劉陶說:

“食者乃有國之所寶,生民之至貴也。”

唐人賈閏甫雲: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此外還有很多精闢重要的論述。由此可見,糧食安全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淺析唐代糧食的安全問題

一、糧食生產的發展

糧食的單產和畝產估算

每一畝土地能提供多少糧食是農業發展水平最直接最有說服力的依據。在土地和人口這兩個條件相等的情況下,單位面積產量越高,土地所能提供的口糧就越多。

《通典》卷七《歷代盛衰戶口》載,開元九年(721)後,宇文融建議安置“天下所檢責客戶”:

“丁別量給五十畝以上為私田,任其自營種。率十丁於近坊更共給一頃以為公田,共令營種。……營公田一頃,……計平收一年不減百石。”

據此計算,畝產為1石。貞元時,山南節度使李皋在江陵府修復漢古堤“廣良田五千頃畝收一鍾”《新唐書》卷十六《崔弘禮傳》載:長慶年間,崔弘禮“遷河陽節度使,治河內秦渠,溉田千頃,歲收八萬斛”據此推算平均畝產0。8旦。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淺析唐代糧食的安全問題

如上所述,唐代糧食畝產量,史籍中記載頗多,但所記多為一時一地的情況唐代疆域遼闊,各地自然條件迥異,生產力水平、耕作方式、耕作條件及品種種類度量衡制、畝制面積都有所不同,且有關唐代糧食畝產的資料多為零星的文獻記載,難免以偏概全,所以要想精確計算唐代畝產量,實際上很難做到,在這裡只是結合前賢研宄做一個粗略的估算。

不過唐代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經濟區域或相同的經濟區域,其糧食畝產量是各不相同的。總的趨勢是糧食畝產量逐漸提高,農業生產不斷向前發展。

唐代以後整個江南地區農業經濟繼續高漲。總體來看,唐代糧食畝產量較之以前有了明顯的提高,這正是唐代農業生產水平提高的標誌,也是唐朝社會經濟繁榮的重要因素。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淺析唐代糧食的安全問題

耕地面積的增長

唐初大量的土地荒蕪,社會經濟凋弊。為了迅速恢復、發展農業生產,統治者採取了很多獎勵墾荒的措施,開發各種型別的土地,唐代人對各種土地的開發利用主要表現在畲田、圩田、湖田、渚田、溪田、蔚田等,甚至一些偏遠的邊地和荒山都被開闢。

從貞觀到天寶用了100多年的時間使墾田面積迅速增長。

墾田的擴大主要透過推行民間開發和屯田、營田兩種方式來實現的。其中帶有軍事性質的屯田、營田成果尤為突出。

在邊地大規模地屯田,既可以為朝廷減少長途轉運軍糧的費用,又可以盡地利人力,開發邊疆。除了邊地屯田,在內地的一些地方也因地制宜地進行屯田。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淺析唐代糧食的安全問題

如武則天證聖年間曾因淮南道楚州寶應縣“西南八十里有白水塘、羨塘”而廣置屯田。

“安史之亂”後,河西、隴右、朔方雖仍為重點地區,但比盛唐有較大收縮,而變化最大的則是內地屯田的迅速增加。

大規模持續發展屯田和營田,幾乎貫穿整個唐朝。不僅擴大了耕地面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還能安置流民,緩解人地矛盾;在促進糧食增收同時,有效地解決邊防軍的軍需,極大減輕了朝廷的負擔。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淺析唐代糧食的安全問題

糧食生產技術的提高

唐代農業生產工具的進步,首推曲轅犁的出現。曲轅犁又叫江東犁。唐代以前耕地用的是笨重的直轅犁,迴轉困難,費力費時。唐代農民在長期實踐中創造出更為輕便的曲轅犁。

這是一種適應江南水田耕作而出現的新式農具。

方亞光先生認為江東犁的誕生和運用,是江蘇乃至江南地區稻作農業發展的產物。從陸龜蒙著的《耒耜經》記載可知,江東犁主要由11個部件組成,它的結構比前代長轅犁更加完備,與近代的犁十分相近。

其主要優點是:轅曲且短,犁輕巧,迴轉方便,省力深耕且操作靈活方便,深淺應用自如。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淺析唐代糧食的安全問題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曲轅犁更符合力學原理,有利於節省人力和畜力,有助於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勞動效率並能夠適應不同的土壤和不同田塊的耕作要求,故而這種犁出現後迅速得到推廣,一直被後世沿用。

從敦煌莫高窟445窟的曲轅犁壁畫、陝西三原李壽墓中的唐代壁畫及山東、河南等地出土的唐代鐵才、鐵鏵、鐵犁頭等實證材料,可知曲轅犁在唐代即已應用到了全國各地。

曲轅犁的出現,標誌著中國犁的結構基本定型,不僅是我國農具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

還對世界耕犁的發展也產生了重要影響,日本的“和式犁”便是採取我國曲轅犁的結構優點而發明的。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淺析唐代糧食的安全問題

與曲轅犁相關的些生產工具如耙、璆碡等在唐代也得到了改進。耙是帶齒的,主要用於摟去田裡的碎土塊和雜草;璆碡就是我們現在還能在農村見到的石磙子,用於平整土地或碾場。

唐代水田農業發展迅速,出現了耘爪、耘盪等水田中除草的農具,既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又提高效率。

直到現在,南方一些地方仍在使用。這些工具的產生使隋唐農業耕作由粗放型耕作逐漸向精細化發展。

傳統的農業耕作制度有著悠久的歷史,商代時期己有除草、培土技術,中耕技術有了一定發展。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便已初步建立了精耕細作的農業技術體系,在漢代,深耕細鋤成為農業生產對整地技術的基本要求,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已趨於成熟。

到了唐代,中耕除草技術日趨精細化,這直接提高了糧食的單產量和總產量。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淺析唐代糧食的安全問題

唐代農作物栽培技術在繼承前代基礎上,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與創新,尤其是水稻。由於隋代大運河的開鑿和延伸,加強了南北經濟交流,南方的水稻生產有了新的進展,中唐以後江南成為全國水稻生產的中心地區。

“水稻生產的日益發展,當然與其農業科學技術的提高是分不開的。水稻生產的技術提高具體表現在品種的增加、水稻育秧移栽法和複種制的發展以及水田耕耙整地技術的進一步完善。”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淺析唐代糧食的安全問題

農業的生產除了依賴於土地之外,水資源更是農業的命脈。

中國大部分處在北半球暖溫帶,氣候呈溼潤、半溼潤和半千旱狀況,水熱同期是我國成為農業大國的不可多得的氣候條件。但是我國地形複雜多變,各地降水條件差異很大。

對於農業生產來說水利設施對水的調節至關重要。水利設施可以使旱地變成水澆地,可以使低窪地、鹽鹼地變成良田,水利設施不僅可以擴大土地面積,還可以提高糧食畝產量。唐人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淺析唐代糧食的安全問題

二、影響糧食安全的主要因素

糧食安全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事,因此,自古以來人們就對這個問題比較關注。在唐代289年間,不少人談論過糧食安全問題,由此可以窺視唐人對糧食安全的認知程度。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安全意識的強弱對糧食安全有直接影響。

糧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古人常說的以民為本、以食為天的思想,體現了糧食和國家根本大業之間的關係。韓鍔在《四時纂要》序中說:

“夫有國者,莫不以農為本;家者,莫不以食為本。”

明確指出,農業是國家的根本,糧食是家庭的根本。他接著說:

“若父母凍於前,妻子餓於後,而為顏閔之行,亦萬無一焉。設此帶甲百萬,金城湯池,軍無積糧,其何以守?雖有羲軒之德,龔黃之仁,民無粒儲,其何以教?”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淺析唐代糧食的安全問題

如果父母親友飢寒交迫,想要做出顏回閔子騫那樣的安貧樂道仁孝忠厚的行為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沒有糧食,即便有精兵百萬,城池固若金湯,也不可能長期堅守。如果沒有糧食,即便是有伏羲和黃帝的仁德,龔遂和黃霸的才能,也不可能教化生民。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礎,沒有糧食生產,百姓忍飢挨餓,家庭無法生存,國家不能強大。所以白居易說

“一夫不田,天下有受其餒者;一婦不蠶,天下有受其寒者。則斯人之性命系焉,國之貧富屬焉。”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淺析唐代糧食的安全問題

陸贄說:

“故立國而不先養人,國故不立矣。養人而不先足食,人故不養矣。

都強調的是糧食是百姓生活的基礎,關係到國家安危。

杜佑則進一步指出土地、糧食與人和國家之間的遞進關係:

“谷者,人之司命也;地者,谷之所生也;人者君之所治也。有其谷則國用備,辨其地則人食足,察其人則徭役均。知此三者,謂之治政。”

土地產出糧食,人們依賴糧食生存,國君是管理百姓的。有了糧食國家才有充分的物質保障。認識到土地的重要性並且善於經營才能有充足的糧食瞭解民情才能做到賦稅均勻洞曉並處理好這三者的關係才能叫做政治。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淺析唐代糧食的安全問題

民以食為天,獲取糧食是人類生產活動的首選要務。只有獲得充足的糧食,才能構建糧食安全體系,才能實現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保障糧食安全首先要保證農民的耕作時間。陸贄曾經說過

“不督課而人自樂耕,不防閒而眾皆安土。”

指出只有減少對農戶的課役干擾,農戶才能安土樂耕,發展生產。即便是對農民的救濟,也要避開農忙時節。

高宗時,由於河南河北大旱,朝廷派使慰問、救濟,劉思立上《諫農時出使表》認為

“敕使巡撫,人皆悚忙,忘其家業,冀此天恩,踴躍來迎,必難抑止,集眾既廣,妨廢亦多。……都計所歷州縣煩擾不可勝紀。”

大膽提議“若須出使褎貶,請待秋後閒時。”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淺析唐代糧食的安全問題

劉思立認為,朝廷的派使慰問都是對農戶的騷擾,如果一定要慰問,就等到秋後的閒暇時間,讓農民有足夠的精力和時間恢復生產。

唐宣宗時的劉蛻則強調製度和儀禮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嗚呼!禮亡而爭器矣,雖有粟,弱者安得而食之?法壞奪其三時矣,雖有山澤,農者安得而種也”指出農業生產和糧食消費的正常進行必須依賴於制度建設,沒有合理的制度和切實可行的政策保障百姓不可能安心種地社會弱勢群體也無法得到糧食。

無論對個人還是對國家,糧食需求是長期的,穩定的。但是糧食的生產卻有著明顯的季節性、區域性和不確定性。

因此從國家安全層面看,對於糧食價格、儲藏調運的宏觀操控就顯得尤為重要。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淺析唐代糧食的安全問題

總結

唐代距今己經一千多年了,我們研究唐代的糧食安全問題,不是為了發思古之幽情,而是為了促進唐史研究的深入,也是為了加深對唐代社會的瞭解。同時,也是為了總結唐人留給我們的經驗教訓,從中受到有益的啟示。

透過研宄,我們認為大體上唐代糧食問題多數時間處理較好,糧食的生產和消費處於相對安全狀態其間有許經驗和教訓可以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