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一生犯了三個致命的錯誤:小看1人,忽視1人,信錯1人

項羽,曾經叱吒風雲的西楚霸王,楚漢之爭的失敗者,一個令人扼腕嘆息的悲劇英雄。

少年時期,項羽曾指著巡遊的秦始皇說道:“彼可取而代之也”,此話一出,叔父項梁大驚。秦朝橫徵暴斂,百姓長期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見此情形,項羽跟隨項梁,扛起了反秦的大旗。

後項梁兵敗被殺,項羽憑藉鉅鹿之戰一舉成名,威震楚國,又於汙水大破秦軍,消滅秦軍主力,挺進關中。

項羽一生犯了三個致命的錯誤:小看1人,忽視1人,信錯1人

擁戴楚懷王,自立西楚霸王,分封各處諸侯,彭城大敗劉邦,垓下激戰,怒殺幾百漢兵,最終因不願逃亡而在烏江揮刀自刎,這是項羽的一生,如暗夜中閃現的星火,明亮璀璨卻又是那麼地短暫。

自古以來,成王敗寇,但項羽卻是個例外,他是無數人心中的大英雄大豪傑,司馬遷甚至將他與漢高祖劉邦並列,寫下了《項羽本紀》,

這樣一個神勇英明的人物似乎本該是楚漢之爭的勝者,可是他失敗了。

所以項羽到底為什麼敗給了漢高祖劉邦?

也許是項羽自大的性格,也許是他誤信人言……或許,從以下這三件事便可一探究竟。

輕視韓信,悔恨不已

項羽一生犯了三個致命的錯誤:小看1人,忽視1人,信錯1人

項羽看不上韓信,甚至不屑於殺他。

韓信早年家貧,生性放縱,經常靠著別人的施捨過日子,也因此惹來了許多厭煩,南昌亭長的妻子不給他準備飯食,漂洗滌絲棉的老大娘也生氣地罵他。

但是韓信這人能屈能伸,有強烈的自尊心。

一天,一個年輕的淮陰屠戶侮辱他,要韓信從自己的胯下爬過去,韓信打量了他一番,俯身下去,從這人的胯下爬過去,當時所有人的都在嘲笑韓信膽小。

然而,誰又能想到,這個曾經經受胯下之辱的韓信,竟然後來參了軍。

沒錯,當時恰逢陳勝、吳廣起義,韓信懷揣著理想,滿腔熱血來投奔項梁,但只在軍隊做了一個無名小卒。

項梁死後,韓信跟隨項羽,儘管他屢次獻計項羽,卻仍然得不到重用,無可奈何之下,韓信離開了楚國,歸入劉邦麾下。

項羽一生犯了三個致命的錯誤:小看1人,忽視1人,信錯1人

韓信這一走倒引起了亞父范增的注意。

雖說項羽瞧不上韓信,但范增卻看出韓信的厲害之處,於是極力主張殺掉韓信,他對項羽說道:“韓信這個人,要麼就重用,要麼就殺掉,一定不能讓他跑到劉邦那塊去。”

剛開始,項羽也被范增,動了要殺韓信的心思,不過當他看到韓信頂風撒尿、口吐白沫的樣子,心中充滿了不屑。他怕這呆子白白玷汙了自己的寶劍。最終,韓信還是跑到了劉邦那裡。

這一跑,讓韓信遇見了生命中的貴人——蕭何。

在蕭何的極力推薦下,韓信被劉邦封為大將,並仔細與劉邦分析了天下局勢,點出了項羽的缺陷以及失去民心的事實。

劉邦聽後大喜,於漢元年十一月襲佔關中,與項羽爭奪天下,楚漢戰爭一觸即發。

聽了韓信的話後,劉邦制定了與楚軍對抗的策略,他對韓信十分信任。而韓信也不負眾望,他設計襲擊安邑,平定魏國;佯裝失敗滅掉趙國;使用妙計覆滅齊國……

一時之間,聲名遠播。

項羽一生犯了三個致命的錯誤:小看1人,忽視1人,信錯1人

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項羽看不上從前的韓信,那麼現在的韓信自然也不會接受項羽的示好,轉而協助劉邦,將項羽逼迫向垓下退兵。

項羽大概怎麼也想不到當年那個讓人厭惡的又呆又傻的韓信會成為幫助劉邦打敗自己的勁敵吧……

忽視彭越,追悔莫及

項羽忽視了一個人,一個在楚漢爭霸中起著關鍵作用的人物,那就是彭越。

秦朝末年,彭越在魏地舉兵起義,帶著一百多名豪傑奪取土地,後又收集了逃散計程車兵,有一千多人,實力逐漸壯大。

在項羽進入關中後,分封了十八諸侯,而擁有一萬多人的彭越卻被遺忘了。

於是劉邦看準時機,趁機拉攏,這樣一來,彭越自然會選擇站在劉邦的陣營。

項羽一生犯了三個致命的錯誤:小看1人,忽視1人,信錯1人

與此同時,田榮自立為齊王,起兵反叛項羽。

劉邦看中彭越的實力,派人賜給彭越將軍印信,命他攻打楚軍。趁著項羽對付田榮、彭越無法分心時,劉邦又倚仗關中父老對他的信任,立馬暗度陳倉,奪取關中。

而後,彭越率領他的部隊歸附漢王,拜相魏國,獨攬兵權。劉邦彭城戰敗後,彭越也是不離不棄,支援漢王,獨自帶領他的軍隊駐守在黃河沿岸。

尤其是楚漢對峙期間,彭越領兵一直在楚、梁之地往來遊擊,常常襲撓楚軍的後方,斷絕他們的後援糧草,使楚軍瞻前顧後,措不及防。

項羽一生犯了三個致命的錯誤:小看1人,忽視1人,信錯1人

彭越的做法兩次迫使項羽回兵救援,可以說,彭越的游擊戰術阻斷了楚軍的糧草供給,為劉邦一舉殲滅項羽的軍隊繼而獲得最終勝利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漢五年,韓信南下,劉賈、英布北上,彭越西進,劉邦東進,形成了合圍楚軍之勢;

十二月,劉邦等人與楚軍大戰於垓下,項羽兵敗自殺。

說實在的,項羽忽視這名猛將的確是為他在楚漢爭霸中落敗埋下了沉重的隱患。

項羽一生犯了三個致命的錯誤:小看1人,忽視1人,信錯1人

錯信英布,飲恨而終

藐視韓信,忽視彭越,卻重用英布,就知人善任這方面,項羽是遠不如劉邦的。

英布是秦末漢初的名將,因受秦律被黥,故又稱黥布。

後來,英布定罪後被送往驪山,期間他與一些刑徒來往,並帶著那群人逃到江澤中,成為了一夥盜賊。

陳勝起義時,英布與番縣令吳芮一起反叛秦朝,之後跟隨項梁。

項梁在定陶兵敗身死後,英布便受命歸屬項羽管轄。

項羽一生犯了三個致命的錯誤:小看1人,忽視1人,信錯1人

作戰期間,英布十分勇武,屢次進攻秦軍獲勝,很受項羽賞識。由於楚軍經常打勝仗,戰功顯著,許多諸侯軍隊都因此歸服楚軍,這其中,英布功不可沒。

看著英布如此忠心又如此盡力,項羽便對他心無防備,又是派他乘夜襲擊,又是派他抄小道攻下函谷關守軍,最終,英布被封為九江王,定都六縣。

彭城大戰,漢軍失利,劉邦派隨何出使淮南。

隨何一見到英布,就對他曉以大義,又分析了當下漢王是民心所向,楚軍失敗是必然之事,因此,英布答應背叛楚國,歸附漢王。

作為項羽最信任的屬下,英布竟沒有始終對他忠心耿耿,不僅在項羽求助他時屢次拒絕,還投靠漢王劉邦。

項羽一生犯了三個致命的錯誤:小看1人,忽視1人,信錯1人

就這樣,九江王英布殺死了楚國使者,並起兵攻打楚國。項羽得知後,氣憤不已,殺死了英布的妻子兒女,這下是徹底對立了。

漢六年,英布與劉賈進入九江,配合漢軍,在垓下大敗楚軍。

項羽實力強勁,驍勇善戰,但狂妄自大,剛愎自用,識人不清,無怪乎會敗給劉邦。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劉邦雖有瑕疵,但知人善任,禮賢下士,相較於項羽的匹夫之勇,劉邦確是能擔重任之人。

人不可貌相,韓信早年雖蹭吃飯食,碌碌無為,但他能忍胯下之辱足以見得他心懷抱負,有遠大志向;

項羽一生犯了三個致命的錯誤:小看1人,忽視1人,信錯1人

做大事必要穩重周全,彭越相比於項羽雖實力孱弱,但仍雄踞一方,因此不可輕視;

防人之心不可無,即便英布是項羽的得力干將,也不代表他永遠赤膽忠心。

楚漢戰爭的失敗不但是項羽自大的性格導致,也因為劉邦懂得把握時機,說到底,項羽是一介武夫,缺少了君王正確識人用人的目光,是無法統一與安定天下的。

當然,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我們也絕不否認項羽是一位充滿著豪情壯志的英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