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女孩患有罕見“怪病”突然“狗叫”

9歲女孩小夕(化名)得了一種“怪病”,說話說著說著,突然發出一陣狗叫聲。

起初,父母以為是小夕調皮搗蛋,訓斥了她幾句,小姑娘很委屈,說自己不是故意的,她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更誇張的事出現了:上課時老師點名提問,小夕剛開口,高亢的狗叫聲又從喉嚨裡跑了出來,一連持續了好幾秒,把老師和同學都嚇了一跳。

9歲女孩突然“狗叫”並且停不下來

在浙大二院兒科主任馮建華主任醫師的小兒神經專科門診,小夕的父母一臉愁容,他們剛為小夕辦了休學手續。

“我女兒一直是品學兼優的,現在弄得連學都上不了。”小夕媽媽抹了抹眼淚,“她現在除了睡覺,任何時候都可能發出這種怪叫,最長的一次,足足叫了一分鐘。”

小夕原本在杭州一所小學讀三年級,自從在課堂上“出了洋相”,她就不願意去學校了。有同學在背後說小夕“中邪”了,也有同學故意逗弄她,讓她“叫幾聲聽聽”。由於小夕沒辦法控制怪叫,有時會在上課時突然叫起來,多多少少會影響課堂,老師也建議她先去治病。

9歲女孩患有罕見“怪病”突然“狗叫”

根據小夕的症狀,進一步檢查過後,馮建華主任診斷她患的是抽動症。

頻繁眨眼聳鼻被稱為“行走的表情包”

當天,被診斷為抽動症的還有11歲的小豪(化名)。小豪家住浙北某縣城,是一名五年級的小學生。與小夕不同,小豪並不會發出怪叫,而是頻繁眨眼。

“一眨起來就很用力,感覺整個眼部肌肉都在抖,我還以為他是眼睛不舒服,帶他去眼科看了好幾次。”小豪媽媽說,在當地的眼科醫院,小豪被診斷為結膜炎,醫生開了眼藥水,但是並沒有效果。

漸漸地,除了用力眨眼,小豪又加了一個“招牌動作”——聳鼻子。班裡同學都笑稱他為“行走的表情包”。“會不會是鼻炎?”小豪媽媽又帶他去了耳鼻喉科檢查,結果沒發現任何問題。

“難看死了,不要再做這些小動作了!”看著兒子誇張的面部動作,媽媽經常厲聲提醒,但小豪就是改不過來。更讓她苦惱的是,小豪的成績一落千丈,“老師說他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經常開小差,而且越來越好動,沒有一刻是好好坐著的。”

坐在診室裡,小豪也沒有閒著,一會兒擠眉弄眼,一會兒踢踢凳腳。

馮建華主任檢查後表示,小豪患的不是單純的抽動症,而是多發性抽動症合併多動症。

抽動症發病率增加 好發於學齡期兒童

“這幾年抽動症的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馮建華主任說,在他的專科門診,曾經一天就看了20多位小患者。

那麼,什麼是抽動症?

馮建華解釋說,這是一種以不自主的、突然的多發性抽動為主要表現的神經系統疾病,好發於學齡前和學齡期兒童,男性明顯多於女性,患病男女比例約為3:1,有三分之二的患者在成年後會自愈。

目前,抽動症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通常認為與大腦基底節發育不全,引起神經遞質代謝異常有關。另外,與飲食、生活習慣、心理、家庭環境、微量元素等也有一定的相關性。

抽動症的表現一般分為運動性抽動和發聲性抽動。

所謂運動性抽動,最常見的症狀是“擠眉弄眼”,比如使勁挑眉毛、頻繁用力眨眼睛,以及聳鼻子、歪嘴巴、扭脖子、聳肩、抖腳等。據悉,臨床上有近7成左右為運動性抽動。

而發聲性抽動,則主要表現為尖叫、頻繁清嗓子、發出鳥叫、狗叫等怪聲,以及頻繁說髒話。

“抽動症常常被誤診為其他疾病,所以大部分兒童來看的時候病程都超過一年了。”馮建華主任說,比如頻繁眨眼容易被誤診為結膜炎,聳鼻容易被誤診為鼻炎,反覆清嗓子則易被誤診為慢性咽炎,還有被當做過敏的。因此家長會帶孩子去眼科或者耳鼻喉科看病,很少會想到小兒神經科。

抽動症到底要不要緊?

馮建華表示,單純的抽動症如果不影響孩子的生活,可以不用幹預,但如果抽動得非常嚴重,或者對孩子的社交、學習、成長等產生影響,則需要進一步治療。“是否需要治療,以及怎麼治療,需要專業醫生診斷評估。”

事實上,抽動症往往不是“孤軍奮戰”的,它會合並其他疾病,如多動症、強迫症、精神分裂症等。“臨床上約有一半的抽動症患兒合併患有多動症,三分之一合併強迫症。”馮建華認為,出現這種情況一定要及時干預治療。

門診中,有不少家長表現得異常焦慮,有的甚至指責孩子。“這種負面情緒是會轉嫁到孩子身上的,反而不利於控制病情。”馮建華告訴記者,經常會聽到家長語氣嚴厲地對頻繁眨眼或清嗓的孩子說“不要再這樣了”,“其實這些症狀孩子根本控制不了,家長越緊張,孩子也就越緊張,還有可能產生自卑、怯懦的心理。”

馮建華主任介紹,目前,抽動症的主要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心理干預和經顱磁刺激。“只要進行早期、規範、科學地治療和管理,可以很好地控制和緩解。”

如何預防抽動症?

在飲食方面,要均衡飲食,多攝入新鮮蔬菜水果和優質蛋白質,少吃巧克力、咖啡、可樂等含有興奮性物質的食物。

在生活習慣方面,要嚴格控制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避免長時間看電視、玩手機、打遊戲,讓孩子多進行戶外鍛鍊;在家庭關係方面,父母要和諧相處,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吵,平等、尊重地與孩子相處,不給學齡期孩子過多的學習壓力,有二胎的家庭不要忽略了大寶的心理健康,要給予關愛和理解。

(記者 梁婧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