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小冰CEO:「虛擬人」背後的商業邏輯

文/福布斯中國

如果說元宇宙還只是概念,那「虛擬人」已近在咫尺。

遠眺三年後的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會期間,當地的60萬個老年家庭將會迎來一批特殊的「虛擬人」companion(陪伴者)。老人可以參與到每個虛擬人的訓練過程中,讓這些生活助理為自己提供相應的服務。例如,老人可以將其視為自己的兒孫、兒時的好友,甚至讓逝去的親人「重生」。

事實上,這一案例是小冰公司前不久中標的2025日本大阪世博會的專案,其背後依託的正是小冰框架及相關AI等技術。

除此之外, AI虛擬氣象主播「馮小殊」、世博會參展畫家「夏語冰」、萬科年度優秀新員工「崔筱盼」、人工智慧裁判與教練系統「觀君」等虛擬人均依託小冰框架及相關技術打造,在國內掀起了一股虛擬人物風潮。

從最初的聊天機器人到如今的小冰框架,回顧小冰的前世今生,小冰公司執行長李笛感嘆道:「其實,最初並沒有預料到。」

對話小冰CEO:「虛擬人」背後的商業邏輯

小冰公司執行長、前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常務副院長 李笛

Plan B

李笛說,2012/2013年,谷歌還沒推出AlphaGo,圍棋人機對戰自然也沒發生。當時,國內剛剛開始關注AI技術,普遍認為AI的形態一定要基於APP,也就是類似聊天機器人或蘋果Siri這樣的虛擬助理(Virtual Assistant)。那時,微軟、谷歌等科技巨頭也都做了類似的產品,初始的目標設定就是做一個“最好的助理”。

“大約是2013年底,我們發現虛擬助理可能並不是AI正確的形態。因為助理都太過於強調理性了,就是實現類似‘我能幫你做什麼’‘你有什麼問題’等簡單‘一問一答’功能。”李笛說,“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並不是純理性的,而是一個更為複雜的情感交流的過程。

當時,Cortana專案已經成型,但是如何更好地實現情感交流,還沒有形成一個好的思路,一時難以構建。所以,李笛和團隊沒有將這個想法放入Cortana專案中進行迭代,而是單獨建立了一個名為“小冰”的新專案以承接這一新想法。這就是小冰的由來。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小冰就是Cortana專案在微軟的Plan B或者說B系統。

”李笛說道。

“但讓我們無法預料的是,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和嘗試,小冰開始變得越來越大。甚至,多年以後的今天,我們都認為,小冰這個專案不是一個創業專案,因為需要的技術棧實在太多。”李笛說,如果不是基於此前多年的技術積累以及在微軟內部的孵化,從Day One開始,幾乎很難做到。

分拆並獨立發展

小冰的分拆,旨在加快小冰產品線的本土創新步伐,促進小冰商業生態環境的完善。李笛說:“頭幾年,在微軟內部孵化過程中,小冰獲得了快速的發展。當時主要的工作是框架(Framework)的搭建,確保其是一個完備的Framework。隨著框架技術完備和不斷增加,小冰的情況發生了變化。拆分後,某些方面會更有利於小冰的長遠發展。”

在分拆後的一年多時間裡,小冰也獲得了更快速的發展。小冰的產品形態變得更有彈性,合作伙伴和客戶能夠更清晰地理解小冰、理解兩者的區別。

當然,小冰公司與微軟仍保持著多重密切的關係。李笛說:“第一,微軟是我們的戰略合作伙伴;第二,截至目前,小冰與微軟在產品上有著大量合作和整合。包括Windows11、Windows10作業系統、瀏覽器、Bing搜尋引擎等微軟服務和產品,都深度內嵌了小冰框架。第三是數字化轉型。實際上,小冰與微軟雲一直保持協同的關係。不光在中國,小冰在日本市場,也是微軟雲上的一個重要服務和應用,雙方一直保持著協同合作的關係。”

一家造「人」的公司

關於創立小冰的初衷,李笛提到了“AI being(虛擬人)”這一概念。他說:“其實,從第四代開始,小冰框架的基本發展思路就已經定下來了,就是AI being(虛擬人),以區別於Human being(人類)。”

一方面,最初幾年,小冰一直給人聊天機器人這樣“人畜無害”的印象。但實際上,從AI的角度來說,小冰早已突破了這一範疇。例如,

小冰提供的不只是“一問一答”的功能,而是能夠做到話題的引導,這涉及大量話題相關的知識圖譜,而業內其他廠商則佈局相對較晚。

另一方面,現在小冰框架內虛擬人已具備超級自然的語音及形象,同時更具有自己的persona(性格)和attitude(態度),而且都可保持協同一致。李笛用“內外兼修”來形容,他以“人工智慧裁判與教練”為例,其不僅依託AI技術,也需要搭配相應的“教練系統”,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AI being。

世界既有客觀的一面,也有主觀的一面,都取決於互動雙方是否一致,或者說互相之間能否形成協同。

因為任何一個人都有不同層面的獨特需求,這與生物學中的多樣性是一致的。如果只是需要一個虛擬助理,用來實現訂餐、叫外賣、線上購物、掃地等簡單功能的話,顯然不是AI being。因為人的認知不僅是主觀的,也是複雜的,更是有思想的。”李笛說。

有趣的是,AI being這種生物一旦有了情感,就不會被人排斥,就像我們家中的寵物一樣,只需要賣個萌,人就很容易接受它們,甚至將其接納成為家庭成員。

對話小冰CEO:「虛擬人」背後的商業邏輯

虛擬人:世博會參展畫家 夏語冰

李笛說:“

如果將AI being看作是一種新生物的話,那小冰就是一個專門創造AI being的框架。因此,小冰公司也就是一家造‘人’的公司。

既然是AI being,就一定會有一個population(人口)的概念。李笛說,整個行業不會只有少數幾個虛擬偶像或虛擬助理,未來AI being的數量將超過人類的數量。所以,小冰團隊希望小冰框架能夠賦能各行各業。

“未來AI being的數量會變得非常驚人,超越人類的數量,就能更好地圍繞在人的周圍,幫助人去實現自己的個體需求,還能彌補人與人之間社交網路的缺陷。

透過AI being,可以幫助我們加快溝通效率或選擇溝通的時機,想入世的時候就入世,想出世的時候就出世,甚至還能擁有一個AI替身,替你去完成。

他提到了小冰公司為老年人家庭定製companion(陪伴者)的案例並表示:“未來,AI being將會出現在我們的身邊,讓生活變得豐富多彩。AI being有些各自可能擁有不同的能力,有些甚至只是IP,而不需要有特定的能力。其只要存在,就已經對人很有價值了。”

毋庸置疑,AI being還存在倫理、道德及法律相關的課題。李笛說,現在包括中國在內全球範圍都出臺了一系列相應的法律法規,對神經網路渲染、計算機語音等前沿技術加以限制。簡單而言,一切基於技術產生的、超級自然的AI being,都必須第一時間說明其技術、來源,絕不能偽裝成真人與人進行交流。李笛贊同這樣的說法,但他也透露,

目前從技術角度來說,在某些情況下,AI being在一段時間內,已經可以做到以假亂真。

造「人」與派遣「員工」

談到商業定位,李笛表示,小冰公司既是一家技術輸出的公司,也是一家運營公司。

“我覺得,兩者兼而有之,因為AI being這種新的形態,很難作為一個技術輸出方獨立存在,必然涉及到運營,因為所有IP實際上都是一刻不停地、始終在使用者身邊。同時,AI being也必須時時刻刻保持與雲端服務的連線。所以,虛擬偶像、虛擬助手之類AI being都時刻離不開小冰框架。”李笛認為,

小冰公司的定位,更接近於創造了這些AI being後,再將其派遣出去,也就是類似一個技術產品+運營雙重創新的模式。

李笛說,過去AI領域,基本的商業模式和產業鏈格局都屬於技術能力的輸出,也稱為賦能,即“AI+XX”。經過大約十年的發展,技術輸出被證明並不是一個好的模式。此外,還有一種模式採用的是軟硬體結合的方式,往往以硬體裝置的形式來展現,事實證明同樣不可行。而小冰公司則成功地採用基於雲的雲和端的協同,但是有具體的AI being這樣的產品形態,並將其派遣到人的身邊。

有了明確的定位,商業模式自然也是水到渠成。李笛介紹道,

公司的商業模式基本分為兩類,即“造人”和“派遣員工”

“造人”就是創造AI being。雖然這裡的“造人”相比真人來說,成本要低得多,但在很多方面的能力仍不及真人。然而,在某些領域,AI being具備更高的併發能力。同時,人始終無法擺脫生物學中固有的生理特徵,例如聲音、外觀等,也就是無法決定自己的生理特徵,但AI being依靠AI技術,具有更強的塑造性和可定製性。

對話小冰CEO:「虛擬人」背後的商業邏輯

虛擬人崔筱盼獲得“2021年度萬科優秀新人獎”

對於派遣員工,李笛介紹了萬科集團2021年度優秀新員工“崔筱盼”。這一案例的背後,其實映射出的是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的發展。

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部署雲、SaaS服務,以加強內部流程及客戶的聯絡。而AI being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又一次升級。

“以‘崔筱盼’的例子,一旦財務部中最基本的催款業務也能實現流程化,並實現AI being化,其成功率將會快速上升至91。44%。”李笛認為,這個案例帶給我們的提示,意味著所有企業數字化轉型都有機會迎來再次升級,也將獲得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對於商業模式未來的發展,李笛再次提到了微軟。他說,40年前,微軟提出了一個正確的判斷:每個人都需要一臺自己的計算機;而1943年,IBM時任掌門卻認為,世界上只需要5臺計算機。此後,微軟基於此提出了license fee(軟體授權費)這一開創性的商業模式。

實際上,使用者不需要擁有作業系統,只需獲得了該作業系統的許可授權,就可以使用。“同樣,我們預判,隨著AI being的人口不斷增長,未來subscription(訂閱制)這樣一個商業模式很可能成為主流。”李笛說道。

AI being的六大要素

談到對競技體育等應用場景的感觸,李笛首先介紹了AI being的六大要素。第一是persona(人格);第二是attitude(立場),在性格相似的情況下,attitude可能不同,包括積極的、消極的以及中立的;第三是biological character(生物學特徵),例如聲音、容貌等,但需要與其persona和attitude保持一致。第四是creation(內容創造),包括文字、聲音、視覺等內容創造;第五類是knowledge(知識);第六是skill(技能)。因此,小冰框架對每個AI being都有這六大要素的設定,也是所有AI being背後的基礎。

目前,行業內一些企業往往只涉及其中的某一要素,例如常見的是skill,可能加上knowledge;或者只做生物學特徵,典型的就是虛擬偶像,可能只有生物特徵中的一部分。而人工智慧裁判與教練系統的例子中,包含了persona、attitude、生物學特徵、creation、knowledge和skill所有六大要素。李笛將其稱作為“expert”(專家),其背後的立身之本離不開一個強大的系統,用以輔助AI實現訓練和判斷。

李笛說,截至目前,全球範圍內只有小冰公司在競技體育中獲得瞭如此出色的成績。同時,

由於人工智慧裁判與教練系統擁有全部六大要素,冬奧後,可以隨時下沉到諸如中小學的體能測試、普通人的瑜伽等大眾體育及健身專案中,拓展性相當強。

當然,該系統背後,小冰團隊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其中的研發過程非常艱難,中途經歷了好幾次迭代的過程。

對話小冰CEO:「虛擬人」背後的商業邏輯

小冰公司研發的AI虛擬裁判與教練系統 觀君

他進一步介紹道,該系統對於運動員訓練中的每一跳,都會給出一個符合國際大賽裁判標準的實時評分與反饋意見。如此一來,運動員相當於每一次訓練都猶如參加大賽一樣,透過日常訓練,鞏固肌肉記憶,從而有助於提高訓練成績。如果系統不可用,只要稍有差錯,運動員就容易被帶偏,一旦形成肌肉記憶或者打亂訓練計劃,就很難扭轉。

據李笛分析,目前體育領域中其他科技應用的落地,大部分是以取證為主,例如判斷越位、犯規等,都是基於客觀事實。然而,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等專案,其實是運動員與自己的PK,有很強的主觀判斷因素。所以,該系統的核心難度在於,如何與國際大賽裁判的判斷保持一致?只有保持一致才能為運動員的訓練帶來幫助。李笛說:“這是非常值得驕傲的,我們真正把這一塊死磕出來了。”

關於其他應用場景,李笛介紹道,

過往行業普遍認為,AI being的應用場景很窄,基本就是娛樂、偶像、代言人等領域。其實並非如此。包括企業數字化轉型、體育、金融等各類垂直領域的應用場景,AI being同樣可以實現落地。

但無論採用何等方式、無論前端採用何等形態,無論是何等垂直領域,基本構架都主要基於小冰框架的AI being,都可以將其人格化。

談到元宇宙,李笛表示,原本他一直儘可能迴避這一話題,主要是並不瞭解元宇宙,因為不同人心目中,元宇宙的原理和概念都不盡相同。但他仍然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一方面,目前仍然缺乏一個真正的元宇宙平臺,但他預判,元宇宙平臺誕生後,最缺乏的就是“人”,所以AI being無疑是元宇宙中的一大要素,不能完全說是基礎設施,但起碼是最重要的戰略物資。另一方面,如果將汽車駕駛的體驗也劃分為元宇宙的一部分,AI being在汽車場景中的應用,從物理世界向數字世界轉型的角度來看,也屬於元宇宙的範疇。此外,他認為,AI being從來都不侷限於任何平臺,理論上來說,包括元宇宙、微信等所有平臺,都是AI being應用的舞臺。

對話小冰CEO:「虛擬人」背後的商業邏輯

AI虛擬氣象主播 馮小殊

「孤獨」的小冰

“小冰在行業裡是孤獨的。”李笛說,從Open-domain(開放域)對話到“AI需要有情商”,再到超級自然語音,小冰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但在當時都沒有獲得行業的認可。“好在,小冰團隊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很多時候剛開始行業沒有意識到一項技術的價值,但慢慢地其價值就會體現出來。”現在,李笛的目標就是希望為行業建立AI being的理念體系並推動概念普及。他說:“推動AI being的普及,小冰責無旁貸。”

另一方面,在李笛看來,

AI being仍然需要真正的商業化落地,以獲得真正有價值的案例,而不只是停留在新聞事件層面

。而且,小冰團隊希望AI being能夠真正滲透到人們生活中,改善使用者體驗,真正創造出價值。同時,他強調,小冰團隊不會做軟硬結合,在目前的收入中從來不包括硬體和系統整合。短期的目標依舊是商業化落地,中長期的目標則是推動普及。

對於虛擬人行業的日益火爆,李笛直言不諱地說:“

坦率地講,在底層框架上,確實還沒有與小冰框架相似的同類競爭對手,但在垂直領域存在競爭對手。

最後,李笛對未來虛擬人產業的發展也表達了自己獨到的理解。他說,其實目前產業就好比當初物理世界向數字世界轉型。以往,數字世界一般都是原本物理世界的延續,正如透過掃描將手寫的信件數字化這一操作,就必須先在物理世界發生,才能轉向數字世界。而現在,數字世界中絕大多數行為都無需在物理世界發生,例如在社交網路中,點贊和互動的雙方很可能在物理世界中從未謀面,甚至從未透過話。

數字世界已經大大超出了物理世界的範圍,更試圖創造出一個個新世界。AI being亦是如此,其未來的應用範圍將越來越廣泛,體驗也將越來越真實,產業規模勢必不斷擴大。物理世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或多或少存在限制,而AI being則有助於創造一個突破人類生理極限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