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山才子說文解字:仗節行邊,壯遊雄關

瓠山才子說文解字:仗節行邊,壯遊雄關

——明代夏言贈翟鑾詞《沁園春》賞析

明代夏言(1482年-1548年)的《桂洲集》中,收錄一首他贈給同僚翟鑾(1477年-1546年)的詞《沁園春(寄贈石門閣老行邊)》,雖然意境平常,頗多諛詞,但因其中有“嘉峪關前”的軍事訓練場景描述,且為寫實,具有獨特的史料價值,故應收入《嘉峪關詩詞》之中。原詞如下:——

紫閣元公,玉堂詞伯,仗節行邊。

計策馬雲中,關山春日;回車遼左,海戍秋煙。

嘉峪關前,賀蘭山下,幾夜星營鼓角喧。

臨戎處,喜宮袍坐擁,賜帶腰懸。

憐公將相雙權,算文武材猷世罕全。

況司馬壯遊,馳驅萬里;韓公雄略,功業千年。

當寧虛懷,故人遠念,幾見軍中羽檄傳。

早歸來,共高歌雪曲,酒醒朝天。

先將全詞字面意思翻譯如下:——

宰相府中第一功臣,翰林院中文學大家,您(翟鑾比夏言長5歲)正手持皇帝授予的符節巡視邊疆,察看各處邊防情況。

估計您一路上風塵僕僕,忙碌辛苦:春天,在邊境重鎮雲中郡策馬飛奔,詳細視察關隘及山川形勝;秋季,乘車到達遼東邊防後,又棄車登船,穿越茫茫煙波,視察海防形勢。

你的足跡,曾經到達西北重鎮嘉峪關以及歷代兵家必爭之地賀蘭山。連續多個夜晚,只聽鼓角喧天,人馬雜沓,在您的主持下,這些邊防要塞緊張有序開展夜營訓練。

在軍事演習的現場,將士們簇擁著您,您身上穿著皇帝御賜的亮麗宮袍,腰間懸掛著榮譽的寶帶,你的風采令大家非常喜歡。

大家都羨慕您出將入相的傑出才能,服膺您執掌輔政大權,算起來您的文韜武略真正是舉世無雙!

更何況您像漢代的太史公司馬遷一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全國縱橫馳騁;更像唐代的文武全才韓國公張仁願一樣,以自己的雄才大略,建立了千秋勳業。

您在巡視邊疆期間,皇帝(詞中“當寧(zhù)”)一直懷念您,同僚及朋友們無不思念遠方的您。雖然在朝堂上見不到您的身影,卻多次看到您從遙遠的邊塞傳來插著鳥羽表示緊急的軍情文書。

大家希望您早早歸來,一邊痛飲美酒,一邊高唱《白雪歌》等豪壯的邊塞歌曲;酒醒之後一齊朝拜天子,給您請功。

這首詞是嘉靖十八年(1539年)翟鑾擔任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之後,沿著長城巡視北方九邊邊防軍事期間,夏言“寄贈”給翟鑾的一首詞。夏言,字公謹,貴溪(今江西貴溪)人,明代政治家和文學家;翟鑾,字仲鳴,號石門,三次擔任首輔,是明代重臣,從詞中“石門閣老”可看出,二人是同僚加朋友的關係(詳情參見《明史》)。“石門閣老”,是對翟鑾的尊稱,“閣老”古人對宰相的稱呼。

寫這首詞時,夏言57歲,因向朝廷進獻祭祀皇天上帝的詔書,被嘉靖皇帝提拔為少師,隨後晉升光祿大夫,正處於從政生涯的最高峰,是最得意的時候,這從詞中的自豪語氣可見一斑。這一年,翟鑾62歲,在家鄉為母守孝剛滿三年,回到朝廷,受到重用,被委任以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皇帝命他攜帶“欽命巡行邊務關防”大印(詞中“仗節”)以及國庫銀子五十萬兩,前往遼東、薊州、宣府、大同、偏頭、延綏、寧夏、固原、甘肅等“九邊”,犒勞邊軍,訓練軍隊,整飭邊防(即詞中“行邊”)。嘉靖皇帝給予他“諸邊文武將吏鹹受節制”、遇事“便宜區處”的特權。《明史》中說他“東西往返三萬餘里。”這與詞中所說“馳驅萬里”完全一致,“萬里”是省略詞,意為數萬裡,非僅一萬里,比如“萬里長征”,實際上是二萬五千裡。

當年農曆9月,翟鑾抵達甘肅,與“三邊”(延綏、寧夏、甘肅)總督劉天和商議拓展修築嘉峪關,並視察嘉峪關邊防,聽取肅州兵備副使李涵的彙報,答應其修築嘉峪關邊城的請求。在給皇帝的奏書中,翟鑾寫道:“嘉峪關最臨邊境,為河西第一隘,而兵力寡弱,牆壕淤損。乞益兵五百防守,並修浚其淤損者。仍於壕內添築邊牆一道,每五里設墩臺一座,以為保障。”接到奏書後,皇帝同意其建議。於是到第二年(公元1540年),李涵奉命組織和督修嘉峪關南北長城及外壕,使雄關邊防基礎更加穩固。

為什麼說這首詞意境平常呢?因為詞的上片浪費大量筆墨羅列“紫閣”“玉堂”“宮袍”“賜帶”等誇耀官位和權勢的諛詞,使得邊塞詞中應當具備的豪壯氣勢被嚴重削弱;再看下片,基本上是重複上片的內容。“憐公將相雙權”兩句,應該有所轉折,但在詞中只是起到總結上片的單調作用;而“司馬壯遊”及“韓公雄略”,說的還是文武全才,與上片“紫閣元公,玉堂詞伯”意思雷同。也就是說,全詞除反覆誇讚“石門閣老”翟鑾受皇帝重用,位高權大,文武雙全,功勳卓著之外,毫無新意。在揣摩這首詞時,還能隱約體味到,詞中所誇讚的除了翟鑾,還有作者自己。夏言將他和翟鑾兩人比作司馬遷和張仁願,這是自視甚高,不無誇張的。眾所周知,司馬遷是中國古代的史學泰斗,張仁願因建成三座“受降城”更是威名遠揚。此二人的歷史功績,對於夏、翟二人來說,可謂望塵莫及,不可攀比。

雖然如此,這首《沁園春》詞對於宣傳嘉峪關歷史文化以及激發人們“壯遊雄關”的興趣和豪情,畢竟具有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