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做到這四點,孩子的拖延症將“無影無蹤”

讀過臺灣著名作家龍應臺的《孩子你慢慢來》,給人最大的感悟就是,教育孩子要慢慢來,要順應孩子的成長規律,要靜心養育,要細心呵護,要靜待成長。

然而再好的教育方式,都不可能適合每一個孩子。因為孩子間存在著天然的個性差異,而父母間的教養水平、教育理念也各有不同。所以說,再好的教育方式都不可能適用於所有孩子、所有家庭。所謂“因材施教”、“對症下藥”就是這個道理。

濤濤是一名幼兒園大班孩子,由於父母工作繁忙,他的一日生活基本都由奶奶照顧。剛上小班時,濤濤幹什麼都慢一拍,奶奶只是覺得他小,所以很多事就幫濤濤做了。早晨起床,眼看著上幼兒園時間到了,濤濤穿衣服卻磨磨蹭蹭,慢條斯理,奶奶一急就趕快幫他穿好;週末在家吃飯,別人都吃完了,可濤濤還在一旁玩耍,於是奶奶就追著喂他吃飯……

不知不覺濤濤到了上小學的年齡,爸爸媽媽才把濤濤接到身邊。可是在共同生活中,媽媽發現濤濤不論做什麼事都慢慢悠悠,拖拖拉拉,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這讓濤濤的父母焦慮萬分。

於是在暑假,媽媽就帶著濤濤到當小學老師的姑姑家,想讓姑姑好好教育濤濤,改掉他做事拖拉的習慣。

姑姑在帶的過程中,發現濤濤反應很快。但做事的專注度和永續性很差,往往玩幾分鐘的積木或聽幾分鐘故事就心不在焉,不是站起來摸來摸去換玩具,就是跑出去放開電視看一看;或者手裡拿著故事書,眼睛卻始終落不到畫面上……特別在收拾整理玩具、整理書籍時,更是拖拖拉拉,半天都整理不妥當,還得讓姑姑幫忙才能完成。

分析濤濤這種行為習慣,就屬於典型的做事不專注、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拖拉成性的現象。

父母做到這四點,孩子的拖延症將“無影無蹤”

(一)

面對孩子的拖延習性,有的父母束手無策,有的父母焦慮無比。分析孩子的拖延習慣到底是怎樣產生的呢?

隔代教育,溺愛常態

。濤濤的這個案例絕不是一個個例,而是現代社會家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很多父母都因工作忙碌,就把孩子交給老人管,使孩子處於隔代教育狀態。而老人對孫輩的嬌慣和疼愛,常常處於本能和無意識,孩子在這樣“寬鬆”的環境中自然養成事事依靠老人或邊做事邊玩耍的習慣,拖延習性就會在“無心養育”中誕生。而且老人過度對孩子的包辦代替,還會妨礙孩子獨立自主能力的養成。在他小小的意識中,會形成“反正事事都有人幫著做、一切事務都與自己無關、那樣做不會產生什麼不好的後果”等錯誤思想。

所以說隔代教育中的無心溺愛,就是孩子形成拖延症的主要“誘因”。

成人代替,缺乏主動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發現很多做事拖延的孩子,不論做什麼事情,從來都不主動,常常表現的很被動。這種被動行為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他的長輩代替太多。比如商場購物時,售貨員和孩子商量準備買什麼時,父母或爺爺奶奶總覺得孩子小,就不由自主代替孩子做主選擇;又如在圖書館,家長為孩子選擇圖書時,明明問孩子“要買什麼書”,可還沒等孩子選擇好,家長就已經為孩子選擇自己認為的好書,但實際上孩子並不喜歡……別看成人在孩子選擇時幫孩子做了主,其實是在害孩子形不成自己的主見。

孩子弱勢,缺乏自信

。有些家長由於性格所致,在家裡做事很是強勢,似乎所有成員做事都要聽他的。殊不知,長時間的“武斷專行”,孩子就會不自覺處在“弱勢”中。久而久之,處於弱勢角色中成長的孩子,在日常活動會不自覺中缺乏自信心的表現,比如,不敢在人多處說話、展現自己的才能或性格忸怩等。

父母忽略,缺失榜樣

。我們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許多行為習慣,都是受父母的影響和薰陶形成的。有的父母做事有條不紊,孩子做事也井井有條;有的父母做事本身就拖拖拉拉,那麼孩子做事也自由散漫。一孩子問爸爸“沙塵暴是怎樣形成的?”結果爸爸刷手機停不下來,或跟別人電話粥滔滔不絕……當意識到給孩子解決問題時,這位家長已經給孩子的回覆延遲了許多時間。長期以往,就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做事也拖拖拉拉。

父母做到這四點,孩子的拖延症將“無影無蹤”

(二)

縱觀孩子好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日形成的。而是要經過不斷的訓練或提醒、糾錯,才能養成。相反,一個孩子做事拖拖拉拉,也絕不是一朝一日所致,也是在點點滴滴的拖延生活中“誕生”的。這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正是此道理。

所以一個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就要結合日常生活進行持續不斷的培養。比如從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入手,進行養成教育;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作息規律,按時起居;孩子能做的就放手讓他去做,比如穿鞋、穿衣;孩子的衣服、玩具以及其他東西能讓他動手整理的,就讓他學會整理……

孩子每一種好習慣的養成都需要反覆練習,不斷重複,甚至強化,才能使其成為一生受用的自覺行為。

當然,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僅對幼兒園或學校的學習有很大幫助,就是對孩子的未來身心是否健康,事業是否成功,生活是否幸福等都具有積極影響。所以,在這建議父母做好這幾點,將會有效轉變孩子的“拖延症。

擬訂計劃,遵照執行

。“凡事立則預,不立則廢”。父母要想克服孩子“拖延症”,建議從小就給孩子擬訂做事計劃,比如晚飯後幾點鐘講故事、幾點鐘玩耍、幾點鐘刷牙洗臉、幾點鐘睡覺等,必須讓孩子知道,並要堅持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當孩子形成一定習慣後,他的生活肯定井然有序,拖延現象自然遠離。

明確時間,形成規律

。孩子做事拖延,多半是因為沒有時間概念,不知道完成一項預定任務具體需要多長時間。就如故事中的濤濤,不管穿衣服需要多長時間,在他腦子裡沒有浪費時間這個意識。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就要幫助孩子預測完成任務的時間,可以以遊戲“擊鼓”或“倒數十秒”等形式讓孩子在最短時間穿好衣服,或者和父母“比賽”穿衣服,父母示弱穿慢於孩子。當孩子做事快於父母或快與規定的時間後,自然體驗到成功後的喜悅感。長期堅持,孩子做事的效率就會慢慢提高,拖延的現象也會隨之減少。

放手讓做,持續指導

。孩子做事拖延的背後,直接原因是父母不敢放手,害怕孩子做不好,而且還缺乏持續指導。

其實很多時候,父母只要放手讓孩子去做,孩子都能做到的。比如孩子剛開始洗襪子,也許洗不乾淨、洗的慢一些。但父母只要每晚都堅持讓孩子洗,並適時鼓勵孩子“洗的真好!”,再用恰當的方法,指導孩子如何把襪子洗乾淨。當孩子得到父母的及時鼓勵,並掌握了洗乾淨襪子的方法後,相信孩子每晚都會自覺堅持把襪子洗乾淨。而且熟能生巧後,會做的又快又好,拖延將與孩子不再“見面”。

換位思考,相信孩子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具有主觀意識的個體。作為父母要學會與孩子有效溝通,學會換位思考。當父母對孩子的拖延行為表示理解,就是拉進了與孩子的距離,讓孩子明白做事拖延所產生的不良後果。

同時,父母要剋制自己質疑、憤怒和不信任等情緒,也不要誇大孩子的拖延問題。而是要心平靜氣地和孩子討論做事拖延會出現怎樣的後果,並對孩子的不良行為給予合理化的建議。

唯有如此,父母才能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才能克服孩子因拖延而產生的恐懼心理,進而建立起改正不良行為的信心。

父母只要在生活中做到以上四點,孩子做事的習慣肯定井然有序,井井有條,拖延的毛病自然與孩子很“說拜拜”。所以說,“患上拖延症”的孩子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拖延不糾正。

父母做到這四點,孩子的拖延症將“無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