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閱讀不是翻翻而已,提升閱讀力,從“看見”到“洞見”

文:cici

編輯:橙子

·全文共3275字,閱讀需要6分鐘

繪本閱讀不是翻翻而已,提升閱讀力,從“看見”到“洞見”

週末給爸爸媽媽舉辦繪本講座,有位爸爸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

“孩子現在讀繪本很帶勁,但是長大一點,習慣了讀圖,就不願意看帶文字的書了可怎麼辦?

”不得不說,這真的是早期繪本閱讀中,需要考慮的問題。

在自己的繪本館,我觀察了大量小朋友看繪本的方式:在書架前遊蕩,隨便找到一本自己喜歡的書,開啟翻兩下,看完自己喜歡的圖片就放下,尋找下一本。

繪本閱讀不是翻翻而已,提升閱讀力,從“看見”到“洞見”

很多爸爸媽媽認為,這樣的狀態是很好的,說明孩子已經能從閱讀獲得樂趣了。但讀繪本如果

只是停留在翻翻而已的狀態

,不引導孩子更深入的閱讀。那麼很有可能出現上面那位爸爸擔心的事情:

明明很喜歡讀繪本的孩子,卻不怎麼愛讀書。

繪本閱讀不是翻翻而已,提升閱讀力,從“看見”到“洞見”

“翻翻而已”為什麼會造成閱讀障礙

繪本也叫“圖畫書(Picture Book)是當今時代最受歡迎的幼兒閱讀形式,無論是親子閱讀中、還是書店中,小朋友們幾乎人手一本繪本。當“繪本一代”到了從圖畫書過度到文字書的年紀,問題出現了:

那些曾經能順暢閱讀繪本的孩子,卻不怎麼喜歡讀純文字的書,反而更喜歡漫畫書。

當然,漫畫書中也有非常多的經典,但是如果想要更深度的思考和學習,去閱讀文字類的書籍是必不可少的。那麼為什麼“讀繪本會造成閱讀障礙呢?”

繪本閱讀不是翻翻而已,提升閱讀力,從“看見”到“洞見”

一方面,孩子對圖片有依賴。

從鏘寶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和他一起讀繪本了。1歲左右他非常喜EricCarle(艾瑞克·卡爾)的系列繪本,最初的閱讀中他會靜靜看著畫面聽我講,漸漸的他開始自己翻著讀圖。我做了一個實驗:在講他喜歡的《海馬先生》時,不借助繪本,只是用語言講。我發現

當沒有畫面做輔助時,他對故事的興趣顯然減少了。

有兒童閱讀研究顯示:聽故事時,如果有圖片輔助,孩子的理解能力可以提高至少兩倍。

正因如此,我們才

將繪本當做一種橋樑,讓小嬰兒也能體會到閱讀的樂趣,

從而愛上閱讀。當媽媽在嬰兒面前展開一本色彩鮮豔線條簡單的繪本時,圖片帶來的是

純粹的視覺愉悅

。然而如果當孩子已經2歲了,我們還僅僅依靠著視覺愉悅讓孩子閱讀,他就會

產生對圖片的依賴性,難以展開思考和想象

繪本閱讀不是翻翻而已,提升閱讀力,從“看見”到“洞見”

另一方面,孩子沒有感受到文字的神奇

鏘寶已經認識了100個左右的漢字,全都是從繪本中學到的。有趣的是,我們並沒有刻意去教他,而是他感受到了“字”的魔力。在繪本中,尤其是給3歲前寶寶閱讀的繪本中,圖片所佔的比例很大,有些繪本甚至一個字都沒有。這就讓部分爸媽認為,孩子能看懂圖就行,字只是輔助。然而真正優秀的繪本,

圖和文字

就像是一個合唱團的兩個聲部,

結合在一起才能激起思維的火花。

繪本閱讀不是翻翻而已,提升閱讀力,從“看見”到“洞見”

比如,在《動物絕對不應該穿衣服》中,

圖片帶來的是直觀的感受,而文字表達則是抽象的結論。

圖畫中母雞面臨沒法下蛋到窩裡的困境,一方面詮釋什麼叫做“日子不好過”,一方面成為“日子不好過”這個結論的論據。對比這兩頁,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去理解文字抽象的魅力,幫

助他們從“圖感”過渡到“語感”

繪本閱讀不是翻翻而已,提升閱讀力,從“看見”到“洞見”

讀繪本應該從“看見”到“洞見”

現在我們都在提倡讓孩子早早接觸繪本,提倡親子共讀。你有沒有仔細想過,

為什麼要讓孩子讀繪本呢?

是透過繪本提升一些認知,看見更廣闊的世界?還是透過繪本開啟還是閱讀的興趣?其實在我看來,

繪本閱讀像所有的閱讀一樣,最大的作用是思維能力的提升。

美國腦科學家的研究顯示:閱讀時,大腦是一路從視覺皮質活化到前腦,每一個畫面都會激發出一連串跟它相關的畫面。

繪本閱讀不是翻翻而已,提升閱讀力,從“看見”到“洞見”

因此在帶領孩子讀繪本的時候,爸爸媽媽應該想辦法幫助他們

從“看見”到“洞見”。

這樣孩子的閱讀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隨著年齡增長就能夠看得懂、願意看那些艱深晦澀但非常有用的大部頭文字書,並且有所收穫。那麼到底該如何做呢?

第一:讀圖:讓孩子“看見”

在圖畫書中,作者的

繪圖並不僅僅是為了表達形象,更是為了傳遞思想和寓意,

優秀的繪本尤其如此。線條的粗細走向、構圖的特點、色彩都在表達情緒和敘事,如果無法看見這些,就辦法引領孩子走向下一步。

繪本閱讀不是翻翻而已,提升閱讀力,從“看見”到“洞見”

在帶孩子們讀《好餓的小蛇》時,我就會讓孩子們去關注

小蛇在吃東西后的身體變化和表情變化。

有一次一位老師無意說:“小蛇真是吃飽喝足了了呢!”一位兩歲的小朋友就記住了這個詞語,後來在另外一本繪本中,當她看到同樣狀態的角色,馬上就說:“她吃飽喝足了呢!”這時,孩子就瞭解到,影象能夠傳遞情緒,並且也學會了在讀圖時主動分析和思考。

繪本閱讀不是翻翻而已,提升閱讀力,從“看見”到“洞見”

第二:聯想:結合生活經驗進行聯想

還是拿上面這本《好餓的小蛇》來舉例,在吃蘋果吃香蕉後,小蛇的表情是都是這樣的心滿意足,但是在吃了樹以後,小蛇的表情有什麼變化呢?看得出來,他是很難受的。這時候就可以跟孩子聊聊他們有沒有吃的太多,很難受的時候呢?這種

將書本的內容和自身生活聯絡在一起

的方法,能夠幫助孩子們更好的理解書中內容,並且

學會“共鳴”這一重要技巧。

繪本閱讀不是翻翻而已,提升閱讀力,從“看見”到“洞見”

第三:思考:捕捉情緒、提煉主題

我們總認為繪本是畫給小孩子看的,但其實不然,繪本與其說是一種兒童讀物,倒不如說是一種更開放的閱讀媒介,有點像是紙面上的電影,一樣能夠傳達深邃的情感和思考。在帶孩子讀繪本的時候,由

畫面帶來感受,感受結合生活經驗,在喚起相應的思維進行理解思考

,就能將閱讀變成一種心智活動,從“看見”轉變為“洞見”,一旦這種

思維形成慣性,在文字閱讀中,就很容易在腦海中形成畫面,

而文字閱讀也會成一種樂趣。

繪本閱讀不是翻翻而已,提升閱讀力,從“看見”到“洞見”

提升孩子閱讀力,學會提問很重要

在《好繪本如何好》中作者說:閱讀力不只是識字看書,還有理解和應用。

從這個角度來看,

閱讀力可以約等於學習力,

至少是透過閱讀來學習的能力。我們很多大人甚至都缺乏閱讀力,

看小說很帶勁,如果看社科類的圖書,沒幾頁就要昏昏欲睡,原因大多因為理解不了。

看自己專業相關的書,筆記記了一大堆,但總用不到實際工作中。而在終身學習的未來世界中,閱讀力恰恰又是最重要能力。該如何在閱讀繪本的時候提升孩子的“閱讀力”呢?

繪本閱讀不是翻翻而已,提升閱讀力,從“看見”到“洞見”

首先,提問的時機

很多親子閱讀指導師都會建議父母在陪孩子讀繪本時多多提問,甚至有人說:親子閱讀不提問,等於白讀。但是如果真的這樣做了,你會發現,孩子連和你一起讀都會覺得煩。這是因為,

閱讀繪本的感官樂趣、故事帶來的心理舒適是主動閱讀的基石。

如果提問不注意時機,總是破壞故事,連這個基本的樂趣都沒有了,孩子也就不愛讀繪本了。因此想要透過提問來提升孩子的閱讀力,要在讀完故事之後進行。

繪本閱讀不是翻翻而已,提升閱讀力,從“看見”到“洞見”

其次,讓孩子代入人物,提開放性問題

有一次在繪本館偶爾聽到一對父女的有趣對話:讀完一本書。

這位爸爸問女兒:“寶貝,你覺得故事裡的小兔子可愛麼?”

女兒說:“可愛。”

爸爸又問:“那你覺得大灰狼可怕麼?”

女兒說:“可怕。”

爸爸說:“嗯,所以天黑了要不要回家呢?”

女兒說:“要。”

看的出來,這位爸爸是要引導女兒思考繪本中的故事情節,但是這些問題和小女孩回答的狀態,總有些怪。原因在於爸爸的問題全是

“封閉性問題”,也就是YES or NO的問題,只有兩個選項,肯定或否定。

而這樣的問題幾乎無法引起孩子的思考。

繪本閱讀不是翻翻而已,提升閱讀力,從“看見”到“洞見”

在用提問引導孩子思考時,最好的策略是:

讓孩子代入角色本身,提出開放性的問題來討論畫面和故事,讓他們調動自身生活和閱讀的經驗給出答案。

比如上面這本《大個子聖誕老人和小個子聖誕老人》講的是兩位聖誕老人互相幫助的故事,我們就可以問問孩子:“如果你是小個子聖誕老人,還有那些事兒能讓大個子聖誕老人幫忙呢?”鏘總告訴我:可以讓大聖誕老人給小聖誕老人蓋房子。因為在他的想象中,大聖誕老人就像挖掘機一樣大。

繪本閱讀不是翻翻而已,提升閱讀力,從“看見”到“洞見”

最後,聽聽孩子感興趣的點。

給孩子們讀繪本時,同一本繪本給不同的孩子進行講讀,都會找到不同的趣味。因為孩子的注意點和大人幾乎不同,而男孩和女孩,開朗的孩子和內向的孩子,喜歡恐龍的和喜歡蛋糕的孩子,興趣點也都不同。

在讀完故事之後,

我們可以讓孩子們說說他感興趣的點,再由此提出問題。

小一點的孩子,我們可以問:你最喜歡誰啊?為什麼啊?大一點的孩子,我們就可以引入更多的思考,比如

對開放結局的思考,

以及對繪本傳達意義的總結和提煉等等。

我是陪寶寶讀書繪本講師Cici,一個致力於推廣兒童閱讀的寶媽,希望我的文章能帶給你啟發和幫助,你在親子閱讀中有什麼感受或疑問,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我都會一一解答和回覆,今天你

陪寶寶讀書

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