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真正給我們帶來的是什麼?諾獎得主給出了答案

教育,真正給我們帶來的是什麼?諾獎得主給出了答案

前段時間的雙減政策,把教育問題推到了前所未有熱度。孩子被輔導班

“卷”

的時候,父母十分焦慮,沒有輔導班可

“卷”

的時候,父母們更焦慮了。這屆父母簡直就是為焦慮而生,生命不息,焦慮不止。

就在父母焦慮又不知所措的時候,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了,再一次把教育問題推向了一個新熱度。

這裡我們

不過多探討教育理念的對錯,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教育本不該用統一的標準去衡量。

今天我們就談談,教育真正給我們帶來的是什麼?

01

教育,真的會影響收入嗎?

這早已不是個新話題了。

“好好讀書,才能找到好工作,好好讀書,才能提高收入”

,這早就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

但是這一

“定論”

也一直被質疑:

那些有條件接受高等教育,甚至留學的人,家庭本來就相對富裕。那他們的高收入是教育帶來的,還是優越的家庭環境帶來的呢?

那些碩士博士畢業生,智商本來就高。那他們的高收入是教育帶來的,還是先天的高智商帶來的呢?

顯然,家庭的經濟基礎、先天的智商、成長的環境、後天的教育,都會對收入有所影響。

但是教育的影響到底有多少呢?

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里斯特和因本斯,終於把教育對收入的影響研究清楚了。

他們採用了一個非常巧妙的研究方法,剔除了教育之外的其他影響因素的干擾,從歷史資料中得到了結果。(本屆諾獎的另一個研究課題——

《提高最低工資,會不會影響失業率》

,研究方法也很巧妙。)

諾獎得主卡德:提高最低工資,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美國的很多州規定,孩子要在

滿6歲

的那一年的9月份入學,在

年滿16歲

以後,可以離開學校開始工作。

美國的入學規定和中國不一樣,中國的入學規定是,每年8月31號滿6週歲的孩子,才可以在當年九月份入學。

也就是說,按照美國入學規定:以1920年為例,1920年1月1日到1920年12月31日出生的孩子,在1926年會滿6歲,在1926年的9月,他們都要一起入學。

但是可以離開學校的時間卻是不等的。1920年1月1日出生的孩子,在1936年1月1日,年滿16歲,就可以離開學校,他們受教育的年限為9。25年;而1920年12月31日出生的孩子,在1936年12月31日,年滿16歲,才可以離開學校,他們受教育的年限為10。25年。

這樣算來,在不同季節出生的孩子,受教育年限是不同的。而出生季節,用來區分受教育年限的區別,幾乎是一個

“乾淨”

的變數。也就是,從統計學研究上來說,

可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擾,只研究教育年限這一個變數對收入的影響。

平均來說:第一季度出生的孩子,入學的平均年齡為6。45歲;第四季度出生的孩子,入學的平均年齡為6。07歲。

教授們研究了20世紀20年代的受教育情況,發現第一季度出生的人,比其他三個季度出生的人,少上了0。126年學,教育回報率低了0。7%;

又研究了20世紀40年代的受教育情況,發現第一季度出生的人,比其他三個季度出生的人,少上了0。109年學,教育回報率低了1。02%。

再把受教育年限拉長進行對比,就可以得到下面的結論:

與受過11年教育的人相比,受過12年教育的人收入平均要高出12%;受過16年教育的人收入要高出65%。

教育,真正給我們帶來的是什麼?諾獎得主給出了答案

這個結果,可以說是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我們只知道教育會帶來收入的提高,卻沒有想到會提高這麼多。

當然,諾獎評委會也表態了:表彰的是教授們的研究方法,而不為他們的研究結論背書。

那教授們的結論準確嗎?

教授們的結論是從真實發生的資料中得出,當然是準確的,但是隻是對當時來說是準確的。放在當下還適用嗎?這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02

現在,除了收入,教育還能帶來什麼?

在這個資訊空前發達、學習渠道多種多樣的時代,跳槽、轉行比過去任何一個時代都頻繁,很多新興的工作機會都能帶來收入的大幅提升,比如自媒體,比如主播。看起來遍地都是機會,教育似乎沒有那麼重要了。

但是把握機會的能力,對新事物的學習能力,以及權衡取捨的思考能力,恰恰就是教育所帶來的。

就像經常被提及的一句話:選擇比努力重要。很多人因此詬病,受教育過程中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努力,這樣的努力到底能帶來什麼?

這樣的努力最終帶來的,就是選擇的能力。

在當下,教育的影響比以前更加直觀,這個影響不僅僅是收入上的影響。尤其是現在有門檻的工作,比如高科技行業,研究領域,撇開收入不說,碩士博士學歷就是進入工作領域的敲門磚。

也許有人會說,讀到博士,成本也是很高的,不只是讀書的費用,還有讀書的這幾年時間,如果參加工作,這幾年的工作收入也是讀書的成本。

這樣算來,從收入上看,也許讀完博士並不是最划算的,但是考慮到受教育過程中,培養的格局,提升的認知,教育似乎就回歸了教育本身。

教育本身就是目的,更多人受教育就已經達到教育的目的了。教育不等於收入,不需要轉化成收入才能體現其價值。而教育的成果,正是我們一個接一個做出的選擇。

03

我們的教育,為什麼偏離了教育本身?

而我們現在的教育,似乎離教育本身很遠。談到教育,幾乎都是和收入掛鉤的話題。那是因為很多人確實還處於貧困狀態,在受教育的路上負重前行。

| 基礎教育

基礎教育作為社會福利的一部分,其普及程度也是社會基本保障的一部分。過去幾年,國家的扶貧工作為貧困人口帶來了很大幫助,而比這一幫助更有力的工作在更早就開展了,那就是免費的九年義務教育。免費義務教育看起來只是解決了偏遠地區上不起學的問題,但是最終改變的可能是幾代人的生活。

那些上不起學的孩子,我們能看到的困難,只是他們交不起學費,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他們還面臨著更多問題,他們可能吃不飽飯,也可能在冬天穿不暖衣服。“飢寒交迫”在我們的印象中,可能只是電影鏡頭裡的畫面,其實在他們的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

對於大山深處的放牛娃,只有教育才能帶他走出

“放牛->娶妻->生娃->放牛”

的迴圈,也只有教育才能帶他走出大山,看看山外的風景。

對於他的下一代或者再以後的後代,教育帶來的更多的是精神文明的提高,而對於那些因為免費才能上得起學的第一代人,教育最大的作用就是讓他先填飽肚子,先填飽肚子再說。

而免費的義務教育,真的是帶更多人走進了課堂,讓他們也能享受受教育的權利,也能看到教育帶來的微光。

我們的基礎教育,談不上多麼優秀,只能說越來越好。

| 高等教育

再看看高等教育,優質的教育一直以來都是社會稀缺資源,稀缺資源總是會帶來競爭。在競爭過程中,很難享受過程本身,因為競爭的結果才是目的。

比如中產家庭,孩子上學的目標就是進名校,甚至是藤校。因為進名校就會進入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結識更優秀的校友,畢業參加工作時,也會拿到更高的工資。

相比於中產家庭的父母,孩子的一切目標都是比父母做的更好。孩子在各方面做的更好,似乎是父母優秀的一個延續,而且,父母在原本就優秀的基礎上,還多了一個標籤——

“教育成功”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優越的環境中,讀書似乎沒有讀書該有的味了,因為在優越的環境中,目標是變得更優越。

這到底是“優越”本身的問題呢,還是“必須要變得更優越”

的問題呢?

這麼看來,本該享受讀書的那一群人,一部分在為生計負重前行,一部分在為

“更優越”

而焦慮。

那教育的盡頭到底在哪裡呢?

04

教育的盡頭到底在哪裡?

在東北嗎?

宇宙的盡頭都在東北,教育的盡頭似乎在東北也能找到答案……

教育的盡頭是更多的自由

,而不是更多的焦慮。

當父母談到教育的時候,如果滿臉焦慮,孩子很難不被這種情緒感染,似乎教育和焦慮就是掛鉤的。從來沒有人想過,如何從焦慮的泥潭中走出來,也沒有想過,不要把焦慮傳遞給下一代,更沒有想過如何從教育中獲得更多的自由。

在孩子讀書過程中,父母可以滿足其車釐子自由,小龍蝦自由。但是孩子等到讀完書,該就業的時候,似乎全家都不自由了。孩子可能因為沒有學自己喜愛的專業,無緣相關的工作;父母可能因為沒有提供更充足的教育金,導致孩子即使在熱愛的行業中,也沒有足夠的競爭力。

甚至,孩子的學習和工作還不如父母,這也很正常。因為這一代的父母,在學習和工作上,受他們的父母支配很少,有更多自由的時間和空間。而他們的下一代,所有時間都被安排的滿滿當當,甚至不放過吃飯的時間和睡覺的時間。

如果能給孩子更多的選擇空間,他在擇業的時候也許就會更加清晰,自由的進入熱愛的行業。

當然,在孩子不具備選擇能力的時候,父母就要做好長遠的教育規劃。諾獎的結果也告訴我們,多讀幾年書,總是沒錯的。

但是,在這個漫長的讀書過程中,

還是要多聽聽孩子的聲音。畢竟,教育這件事,孩子才是主角。如果忽略了孩子的聲音,談教育,那就是談劇本,孩子只是個演員。其實,他本該擁有屬於自己的更精彩的生活。

更多精彩乾貨,請關注

【驕子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