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東港·走進萬家】健康養生篇(第58期)

【科普東港·走進萬家】健康養生篇(第58期)

【目錄】

一、【飲食健康】它是“五穀之王”,三高、胃病都吃它,效果拔群!還不快試試?

二、【漲知識】人體的衛士——白細胞

三、【飲食百科】為什麼蘑菇的味道那麼鮮美?

【科普東港·走進萬家】健康養生篇(第58期)

它是“五穀之王”,三高、胃病都吃它,效果拔群!還不快試試?

(來源:科普山東)

苦蕎被稱為五穀之王,號稱神仙的糧食,也被日本人稱為“長生不老的保健食品”,他們甚至把苦蕎作為健康長壽的一大秘訣。

關於苦蕎的說法還有很多,那麼,我們來看看它究竟有哪些作用。

三降一療兩通

苦蕎是穀類作物中唯一集合了七種營養素於一身的作物,由此可見,它的食療藥用效果有多驚人。

若要用一個詞歸納的話就是“三降一療兩通”,即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療胃疾和利尿通便。

1

降血壓

苦蕎中的蘆丁可以清洗血液、軟化血管,改善人體微迴圈,同時可以使高血壓患者脆弱的血管得到恢復,起到穩定血壓的作用。

2

降血糖

苦蕎中含有的這些物質對血糖具有雙向調節作用,常被看作是天然的植物胰島素。

蕎麥作為有效降低糖尿病發生的雜糧作物,應該更多地出現在老百姓的餐桌上。

3

調血脂

苦蕎可以使高血脂小鼠的甘油三酯水平和高血脂大鼠的膽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明顯降低;

但是它不降低二者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因此苦蕎類黃酮具有降血脂作用。

4

調理脾胃

苦蕎中的澱粉適合脾胃不適、胃潰瘍、胃炎等患者,因為苦蕎中的澱粉經過加熱之後呈現弱鹼性,對胃酸過多有抑制作用,適合有胃潰瘍史的患者食用。

5

利尿通便

苦蕎有利尿通的功效,因此,民間常稱其為淨腸草。

《本草綱目》記載,苦蕎有:“降氣寬腸磨積滯,消熱腫風痛,除白濁血滯,脾積洩瀉”的功效。

苦蕎可製作成茶飲用,便秘患者和普通人食用苦蕎茶7-10天,就能輕鬆如廁。

吃苦蕎,有技巧

很多人一聽說苦蕎好,就立馬購買苦蕎或是其製品,殊不知吃不對,可能適得其反。

1

純苦蕎,看質量

市面上的苦蕎質量良莠不齊,價格從十幾塊到幾百不等。

通常來說,黑苦蕎的的價值更高,但其產量極低,價格相對更高。

所以日常選購黃苦蕎即可,挑選時選擇外殼呈黃褐色,顆粒稍大,大小及色澤均勻,麥香清新的為最佳。

如果無法自行判斷好壞,儘量少在攤販處購買,建議到正規大型超市購買。

2

吃苦蕎,不細作

任何粗糧經過細做都會被破壞營養素,苦蕎也不例外。

苦蕎,其本身是低升糖指數、高營養食物,非常適合糖友當主食。

但苦蕎經過去殼打磨成粉後,不僅營養成分會大量丟失,其升糖指數也會升高,輔助降糖、保護心血管等的功效也會大打折扣。

3

苦蕎麵,看含量

市面上有一種苦蕎製品就是苦蕎麵,而判斷苦蕎麵質量的好壞,還是得看配料表。

除了看產品顏色外,瞭解產品具體含有多少量、含有什麼其它成分更重要。

4

苦蕎好,不盲吃

苦蕎雖好,但只有合適的人吃了才有效,對於不適宜的人群,吃多了反傷身。

食用時,一要把握好量,二要看自己體質是否適合食用。

苦蕎偏寒性,體寒或有胃病的人群過多食用,會造成反酸腹瀉的現象。

對於苦蕎茶,建議在飯後飲用,空腹飲苦蕎茶,不但會加重飢餓感,還可能誘發低血糖。

一般來說,純苦蕎每次食用不應超過25g,每週吃3-5次即可。

苦蕎的吃法

1

做主食(煮飯或煮粥)

苦蕎米的吃法很簡單,只要把它摻在米里一起煮,既能做成飯亦可做成粥。

它粘性弱,直鏈澱粉含量偏高,最適合與東北大米、日本米一起煮食。

用苦蕎煮的飯有一股清淡的香味,飯會呈淺黃偏綠的顏色。

2

煮麵

涼吃:以七成蕎麥麵加三成白麵一起和成麵糰,待麵糰醒發好之後,擀切成3寸長、半寸寬稍厚點的麵條,煮熟後過涼水,再配以麻醬、黃瓜絲拌勻食用即可;

熱吃可分兩種:天氣涼配以羊肉湯,天氣熱配以鴨肉湯,別有一番風味。

3

烙餅

和好面擀開,撒上肉末、蔥末、薑末、五香粉,少許鹽;或只加入麻醬一種。

外抹油,擀薄點烙,內嫩外脆,非常鮮嫩味美。

4

做茶飲

苦蕎炒制後可做成茶飲,每日飲用對三高患者有益。

人體的衛士——白細胞

( 來源:科普山東)

白細胞是一種無色的球形細胞,想要透過肉眼就知其廬山真面目是不可能的,只有在顯微鏡的火眼金睛下,我們才能一窺究竟。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白細胞到底是什麼。白細胞是無色、有核的細胞,呈球形,直徑為7~25微米。與其他血細胞一樣,白細胞的生成及調節都起源於骨髓的造血幹細胞。從造血幹細胞到成熟的白細胞,並不是瞬間的轉變,而需要經歷幾個階段:先從造血幹細胞“升級”為定向祖細胞,然後“升級”為可識別的白細胞前體細胞等。

【科普東港·走進萬家】健康養生篇(第58期)

白細胞是一個不均一的細胞群,生理學上根據它的形態、功能和來源將其分為粒細胞、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三大類。不同種類的白細胞以不同的方式參與機體的防禦反應。如單核細胞在迴圈血液中2~3天后進入組織,繼續發育成巨噬細胞,新的形態使得它在組織中可生存3個月左右。而淋巴細胞主要參與機體的免疫應答反應,一般情況下,淋巴細胞的壽命較長,它們往返於血液、組織液、淋巴液之間,而且可以在淋巴結等處增殖分化,展示出它們強大的抵禦能力。

粒細胞在白細胞中佔有最重要的位置。根據其胞質中顆粒的嗜色性質不同,可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粒細胞和嗜鹼粒細胞三種。其中,中性粒細胞對人體的作用很明顯,因為它能夠有效殺滅細菌。一般來說,中性粒細胞在迴圈血液中停留8小時左右即進入組織,4~5天后即衰老死亡,或經消化道黏膜從胃腸道排出。當細菌入侵人體後,可能會在某個部位引發炎症,此時,中性粒細胞就如同勇敢的戰士,迅速向炎症部位進軍,並逐個將細菌包裹起來——醫學上稱這個過程為“吞噬”。各類白細胞都具有某些酶,如蛋白酶、多肽酶、澱粉酶、酯酶和脫氧核糖核酸酶等,在吞噬活動中,粒細胞會用酶將細菌分解,使得細菌再也無法興風作浪。當粒細胞釋放出的溶酶體酶過多時,就會發生“自我溶解”,最終與被殺滅的細菌和組織碎片一起構成膿液。

【科普東港·走進萬家】健康養生篇(第58期)

白細胞抗擊病毒的這一過程,與其具有變形、遊走、趨化、吞噬和分泌等特性息息相關。比如白細胞(除淋巴細胞外)可以變形,它們能伸出偽足做變形運動,繼而穿過血管壁進入組織,生理學上把這個過程稱為白細胞滲出。白細胞還具有趨化性,它會按照化學物質的濃度梯度遊走在某些化學物質的周圍,並透過伸出的偽足將其包圍起來,最後吞入胞質內。此外,白細胞還可分泌多種細胞因子,如白細胞介素、干擾素、腫瘤壞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等,參與炎症和免疫反應調控。

由此可見,白細胞在我們的體內承擔著多重保護任務,扮演著衛士般的重要角色。

為什麼蘑菇的味道那麼鮮美?(來源:科普山東)

蘑菇是人們日常餐桌上十分常見的一種食材,它們營養極其豐富。例如,其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蛋白質含量也超過絕大多數蔬菜,有“植物肉”的美譽。

【科普東港·走進萬家】健康養生篇(第58期)

除了營養豐富,口感嫩滑,味道鮮美也是蘑菇深受大家喜愛的原因之一。那麼,你知道蘑菇的鮮味從何而來嗎?

【科普東港·走進萬家】健康養生篇(第58期)

蘑菇中含有多種遊離氨基酸、糖類、葉酸、5'-鳥苷酸和穀氨酸鈉等,蘑菇的鮮味主要和5'-鳥苷酸、穀氨酸鈉有關。

【科普東港·走進萬家】健康養生篇(第58期)

以穀氨酸鈉為例,它就是味精的主要成分。穀氨酸鈉是一種由鈉離子與穀氨酸根離子形成的鹽,例如,我們在燉雞湯的時候,如果加入一些鹽,味道就會變得更加鮮美。這是因為雞肉中富含穀氨酸這種氨基酸,遇到氯化鈉的鹽之後,就會生成穀氨酸鈉,因而,雞湯就鮮味更濃。而蘑菇本身就富含穀氨酸鈉,所以口感鮮美也就不足為奇了。

【科普東港·走進萬家】健康養生篇(第58期)

蘑菇美味可口,但食用時也需注意安全。有些生長在山野中的毒蘑菇,如果誤食很可能會導致食物中毒。毒蘑菇毒性成分複雜,中毒後表現各異,嚴重者可致死亡,大家一定要小心甄別。

【科普東港·走進萬家】健康養生篇(第58期)

2020。05。11

【科普東港·走進萬家】健康養生篇(第58期)

【科普東港·走進萬家】健康養生篇(第58期)

原標題:《【科普東港·走進萬家】健康養生篇(第5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