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那些相親相愛的兄弟,秦朝、清朝各三對,尤清朝的為人熟知!

中國自古就有“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的俗語,還有“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的成語,而這些都無一例外說明了兄弟的重要性。然而,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又有不少為了皇位而不惜兄弟相殘的例子,比如唐朝時期的玄武門之變,比如明朝時期的奪門之變,比如清朝時期的九子奪嫡等。

那麼,在手足之情如此淡薄的封建社會,究竟有沒有相親相愛的兄弟呢?答案是有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秦孝公嬴渠梁與大哥嬴虔

影視劇《大秦帝國之裂變》中,嬴虔與嬴渠梁同為秦獻公嬴師隰的兒子,兄弟兩人一文一武,一剛猛一沉穩,並在與魏國的少梁之戰中,二人合力成功俘獲魏軍主帥公叔痤,可秦獻公亦被魏軍流箭射中,危在旦夕。

在此存亡之際,秦獻公為避免秦國內耗,也為改變秦國弱小的現狀,放棄了剛毅勇猛的長子嬴虔,選擇了遇事沉著冷靜且有大局觀念的次子嬴渠梁。因此,

為了讓嬴渠梁能夠順利接班,獻公狠心讓嬴虔立誓:此生絕不與嬴渠梁爭奪國君之位!

古代那些相親相愛的兄弟,秦朝、清朝各三對,尤清朝的為人熟知!

秦孝公嬴渠梁與大哥嬴虔

嬴渠梁在成為秦國國君後,對大哥仍然信任倚重,但也開始為秦國求賢並用一張言辭懇切的求賢令招來了無數人才,打破了士子不入秦的魔咒,其中就有著名的法家名士衛鞅。於是,一場浩浩蕩蕩的變法運動在秦國開始了,不僅讓老秦人過上了幸福美滿、安居樂業的生活,更為秦國一統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只是在變法初期,太子嬴駟因被人蠱惑而觸犯新法,導致他的老師嬴虔被處以劓刑,即割去鼻子,所以嬴虔雖是內明之人,但這件事還是讓他性格大為轉變,從此閉門不出二十年,潛心研究“棟樑拆”,就是想等弟弟嬴渠梁死後向衛鞅復仇。

2、秦惠文王嬴駟與兄弟嬴疾、嬴華

在影視劇《大秦帝國之縱橫》中,秦惠文王嬴駟是秦孝公嬴渠梁的獨子,而嬴疾與嬴華則是孝公兄長嬴虔的兒子,也就是嬴駟的堂兄弟。儘管如此,

他們三個卻難得的團結一致,以嬴駟為首,嬴疾與嬴華甘心為臣並輔佐其成為“秦國第一王”

00:25

嬴駟嬴華

劇中,嬴華率軍奪取了魏國城池蒲陽,卻因張儀提出要將此地獻給魏國而心中不忿竟擅自闖宮,可作為君主的嬴駟只是溫言相勸:“要給哥幫忙,不要給哥添亂。”之後,在丹陽之戰中,嬴華率軍迎戰卻因寡不敵眾而被楚軍士兵圍殺,情形極為慘烈,也讓承受不住打擊的嬴駟從此得了失心瘋。

古代那些相親相愛的兄弟,秦朝、清朝各三對,尤清朝的為人熟知!

嬴疾嬴駟

劇中,在秦王嬴駟自知時間不多的時候,將堂兄嬴疾召進宮中並對他說:“兄弟,秦國交給你了。”要是沒有絕對的信任,嬴駟怎麼會說出這句話?要是嬴疾沒有輔佐君王之才,嬴駟又怎麼會將正蒸蒸日上的秦國交給他?

都說“文臣死諫,武將死戰”,對於嬴華來說,戰死沙場或許是最好的歸宿;對於嬴疾來說,讓君王無條件的信任是人生巔峰;對於一代霸主嬴駟來說,擁有如此各有千秋、直率忠心的兄弟才是人生贏家吧。

3、秦武王嬴蕩與秦昭襄王嬴稷

同樣在影視劇《大秦帝國之縱橫》中,秦軍在前線取得大捷並打開了秦國東出的大門,這時秦君嬴駟的妻子為他生下了長子,於是嬴駟便為這個新生兒取名為“蕩”,希望這個孩子將來能夠滌盪中原。

四年之後,秦君嬴駟舉行“龍門相王”併成為秦國第一王,正值意氣風發之時,寵妃羋八子也為他生下一子,於是他便為這個孩子取名為“稷”,以“社稷天下”為名,足見惠文王對這個孩子的期望之大。

00:14

嬴蕩嬴稷

然而,就像惠文王取的名字一樣,長大後的嬴蕩孔武有力、桀驁不馴,而比他小四歲的嬴稷則讀書知禮、性格沉穩。即使很多人都認為嬴稷比嬴蕩更適合做一個君王,但嬴駟為了秦國的穩定而接受了嬴疾“立長國安”的建議,將嬴蕩立為儲君,同時也讓嬴稷與母親一起出質燕國。

嬴蕩即位之後,不僅設左右丞相,還平定蜀亂,進一步增強了秦國國力,甚至攻取宜陽,掃平了秦軍向東征戰的障礙。然而,在嬴蕩前往周王戟的時候,因與人比賽舉“龍文赤鼎”致使大鼎脫落而氣絕身亡,年僅23歲。

不過,雖然嬴蕩英年早逝,沒有留下子嗣,但在他臨終之前曾下召,讓弟弟嬴稷速回咸陽並即王位。我想,嬴蕩之所以這麼安排,恐怕也是因為弟弟應該比自己更適合統領秦國吧。

4、漢惠帝劉盈與三弟劉如意

提到漢惠帝劉盈,大家肯定會想到他的父親劉邦和母親呂雉,而且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或者影視劇,我們知道劉邦因劉盈性格“太過仁弱”想過廢太子,而他想要更換的物件就是寵妃戚夫人所生的三子劉如意。最終,

呂后在張良的幫助下為太子劉盈請來了名士“商山四皓”,才讓劉邦打消了廢太子的念頭

古代那些相親相愛的兄弟,秦朝、清朝各三對,尤清朝的為人熟知!

劉盈與劉如意

由於劉如意曾威脅到太子劉盈的地位,按理說他們兄弟的感情應該不會太好,但這麼想可就大錯特錯了。由於劉盈登基的時候才16歲,所以就由母親臨朝聽政,而作為一個鐵腕政治家,呂雉絕不會讓任何人威脅到兒子的地位。因此,她不僅將自己的情敵戚夫人做成了“人彘”,還將已被封為趙王的劉如意從封地召回京城,可她的盤算卻被兒子劉盈打斷了。

劉盈聽說母親將弟弟劉如意召回京城,為了保住弟弟的性命,他不僅親自出宮去迎接還將他一直帶在身邊,兄弟倆一起吃飯一起睡覺,無論幹什麼都在一起。然而,劉盈有天早上想要去打獵,本想讓弟弟一起去,可弟弟不想起來,看著弟弟賴床的樣子,劉盈心想:只是去打獵,一會兒就回來了,應該沒事的。誰曾想,就這麼一會兒的功夫,弟弟劉如意就遭到了母親的毒手。

5、漢明帝劉莊與大哥劉疆

說到廢立太子,各朝各代都有很多,畢竟皇位只有一個,皇子卻有很多,但今天這個故事雖也有勾心鬥角卻沒有兄弟相殘。

劉疆是東漢光武帝劉秀與皇后郭聖通的嫡長子,可由於二人的結合只是一場政治婚姻,但郭聖通知書達理、勤儉節約,再加上需要籠絡河北豪紳士族,才讓她當了皇后,而劉疆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太子。

古代那些相親相愛的兄弟,秦朝、清朝各三對,尤清朝的為人熟知!

劉疆與劉陽(莊)

當劉秀一統天下後,想起了年少時立下的“娶妻當娶陰麗華”的誓言,心中就有了“廢郭聖通、立陰麗華”的想法,之後讓他找了一個藉口廢郭聖通為中山王太后,立陰麗華為皇后。

不過,郭聖通雖然被廢但劉秀對她還算仁至義盡,可皇太子劉疆卻坐不住了,畢竟皇后的一廢一立,不僅讓自己由嫡長子變成了庶長子,也讓四弟劉陽由庶子變成了嫡長子,所以在他的堅決請辭之下,父親劉秀免去了他的太子之位,改封為東海王。

之後,劉陽改名劉莊,被立為太子並在父親去世後登基為帝,而

對於大哥劉疆的主動讓位,劉莊覺得自己欠了他一個大人情,所以對大哥始終禮待有加

,甚至在大哥去世後為他舉辦了隆重的葬禮,以表示對他的敬重。

6、唐玄宗李隆基與大哥李成器

在TVB劇《宮心計2:深宮計》中,一心奪權的太平公主為了除掉李隆基這個最大的阻礙,千方百計的勸說四哥睿宗皇帝立長子李成器為太子,畢竟她認為性格仁弱的李成器應該比較好控制。可讓她沒想到的是,

這個孝順父親、友愛兄弟的李成器根本無心皇位,不僅主動放棄太子之位還勸父親

說:“國家太平的時候,可以按照慣例立嫡長子為繼承人,但在國家危亡之際,就應該立更有能力的人為繼承人。”

古代那些相親相愛的兄弟,秦朝、清朝各三對,尤清朝的為人熟知!

李隆基與李成器

這個片段與歷史還是相符的,歷史上的李成器6歲被立為皇太子,長大後更是才氣過人,但他仁慈善良、謙卑有度,而在中宗復位後曾想升他為宗正員外卿並賜封四百戶,可他卻認為自己德不配位並堅決請辭,這件事充分展現了他謙虛的美德。

後來,李旦在太平公主的幫助下登基,在選擇皇位繼承人的時候,李成器就主動推薦了為父親登基而立有大功的弟弟李隆基。不過,李成器雖身居高位卻從不幹議時政,也不與人交結,不僅贏得了弟弟的信任而且在自己去世後,傷心不已的李隆基不顧群臣反對而追封其為“讓皇帝”,以紀念大哥對自己的恩情。

7、唐代宗李俶與三弟李倓

前幾年熱播的宮廷劇《大唐榮耀》向觀眾講述了安史之亂前後的大唐,而劇情一開始,太子李亨就為了前任太子妃韋氏一案而面見父皇玄宗皇帝,可玄宗卻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但相對於戰戰兢兢的太子來說,

太子長子廣平王李俶與三子建寧王李倓卻頗得祖父喜愛

古代那些相親相愛的兄弟,秦朝、清朝各三對,尤清朝的為人熟知!

李俶與李倓

面對楊國忠和安祿山這兩個奸臣,廣平王李俶雖不能公開與之為敵但在暗中專門調查楊國忠通敵叛國的證據以及安祿山謀反的計劃。不過,相對於被玄宗和肅宗視為“朝廷將來的領袖”的李俶來說,建寧王李倓年輕有為,再加上祖父的寵愛,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一樣無拘無束、純真率性。

劇中的

李俶和李倓感情非常好,在李俶面前,李倓完全就是一個沒長大的頑皮孩子

,這足以說明李俶非常溺愛這個弟弟,將所有的重擔都攬在自己肩上,讓弟弟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之後,安史之亂爆發,玄宗帶著親屬家眷逃往蜀地成都,而目睹民不聊生狀況的李倓勸說父親集結士兵對抗叛軍,甚至自己也穿上盔甲,上陣殺敵。

然而,在平定安史之亂後,因肅宗寵妃張良娣和宦官李輔國的誣陷,讓肅宗以為李倓為爭奪太子之位而要謀害兄長李俶,即使李俶多次替弟弟說話,可肅宗還是賜死了李倓。直到肅宗駕崩、李俶登基,在忠臣李泌的諫言下,

李俶為弟弟李倓平反並追封他為承天皇帝,以悼念弟弟在天之靈

8、天啟帝朱由校與崇禎帝朱由檢

在影視劇《江山風雨情》和《明珠游龍》中,都有一個相似的劇情,即天啟帝朱由校在彌留之際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弟弟朱由檢。其實,這並不是虛構,

歷史上的朱由校和朱由檢雖不是一母所生,但從小相互照顧,一起長大,感情自然非常要好。

古代那些相親相愛的兄弟,秦朝、清朝各三對,尤清朝的為人熟知!

朱由檢與朱由校

朱由校作為明光宗朱常洛的庶長子,父親去世後在太監的支援下即位,可他似乎對皇位沒什麼興趣,尤其喜歡木工,從而被後世稱為“木匠皇帝”,甚至還開玩笑似的對弟弟朱由檢說道:“我把這個位子讓給你好不好?”

總之,不管朱由校是真的不貪戀權力還是在開玩笑,他對弟弟朱由檢非常友愛,也非常信賴,尤其是在自己的三個兒子不幸夭折之後,更是以“兄終弟及”為由將弟弟作為自己的接班人。

因此,在朱由校因划船嬉戲而導致溺水後,彌留之際將時任信王的弟弟朱由檢召進宮中並命他繼位,不過

被朱由校寄予厚望的朱由檢雖是個好人但絕不是個好皇帝

,畢竟正是他多疑急躁、刻薄寡恩的性格導致他自毀長城,最終落得自殺殉國的下場。

9、攝政王多爾袞與弟弟多鐸

看過《孝莊秘史》的人應該對多爾袞和多鐸有印象吧?畢竟在劇中努爾哈赤本想將汗位傳給多爾袞,結果沒等到多爾袞回來就一命歸西,而皇太極在三大貝勒的支援下成為了新大汗,導致得知真相的多爾袞和多鐸兄弟心生不滿,尤其是

年少氣盛的多鐸,總是想方設法的讓哥哥多爾袞當皇帝

古代那些相親相愛的兄弟,秦朝、清朝各三對,尤清朝的為人熟知!

多爾袞和多鐸

不管影視劇如何演繹,多爾袞和多鐸的兄弟情深卻是真實的。

畢竟多爾袞和多鐸算是努爾哈赤的老來子,再加上一母同胞,感情肯定比其他兄弟要深厚

,何況從小在父母寵愛中長大的兩個孩子在十幾歲的時候卻經歷了人生中最痛苦的兩件事——父母相繼離世,從此兄弟二人只能相依為命,彼此依靠了。

皇太極即位後,許是出自對失去母親的弟弟們的同情和愛護,許是出自內心不為人知的愧疚,對多爾袞和多鐸兄弟格外地重視和優待,而他們也沒有辜負皇太極的栽培,多次率軍出征並立下了不少功勳,多爾袞因軍功卓著而被賜封“墨爾根戴青”併成為了正白旗旗主,而多鐸也被賜封“額爾克楚呼爾”併成為了鑲白旗旗主。

之後,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清”,改元崇德,大封功臣,多爾袞被封為和碩睿親王,掌吏部事,多鐸則被封為和碩豫親王,掌禮部事。從此,多爾袞和多鐸兄弟便率領滿清健兒打下了大片江山,更在順治元年率軍入關,定鼎中原。

因此,多爾袞和多鐸應該是兄友弟恭、感情深厚的代表,即使多爾袞因種種的因素而不肯登基稱帝,多鐸就算再心有不甘也會聽哥哥的話,畢竟骨子裡的血緣親情是割捨不斷的。

10、康熙帝玄燁與二哥福全

順治帝作為清朝入關的第一位皇帝,6歲登基,24歲駕崩,留下了福全、玄燁、常寧、奇授、隆禧、永乾等六個兒子,其中又

以福全和玄燁年齡稍長。因此,皇位繼承人只能在這兩位皇子中選擇。

古代那些相親相愛的兄弟,秦朝、清朝各三對,尤清朝的為人熟知!

少時的福全和玄燁

據說,在福全6歲、玄燁5歲的時候,順治帝曾問這兩個兒子有什麼理想,福全回答“願為賢王”,而玄燁則回答“願效法父皇,為國盡力”,所以順治帝認為玄燁志向高遠,適合做繼承人。

當然,這只是民間流傳的一種說法,小編更相信選擇玄燁為繼承人,一是因為玄燁自幼聰穎,二是因為玄燁曾患過天花並有了免疫力,畢竟順治帝自己就是因為天花而去世的。

在順治帝駕崩之後,年僅8歲的玄燁登基,改年號康熙,14歲時宣佈親政,並封二哥福全為裕親王。之後,康熙帝為了擴充自己的勢力來達到遏制鰲拜的目的,任命福全為議政大臣並參與朝政。

古代那些相親相愛的兄弟,秦朝、清朝各三對,尤清朝的為人熟知!

成年的福全和玄燁

除掉鰲拜之後,福全就聰明地遠離了朝廷權力中心,直到康熙29年才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並與安北大將軍常寧分道共討進擾的噶爾丹,並在當年九月與噶爾丹在烏蘭布通展開激戰。

在此戰中,作為主帥的福全集中火力攻破了噶爾丹的駱駝戰術,還命佟國維包抄了噶爾丹後路,逼得噶爾丹只好率殘部撤入山中。

作為順治帝事實上的長子,福全有勇有謀、謙遜低調,盡心盡力輔佐康熙帝,從未有過非分之念

,即使是因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擅自調兵退兵而遭到康熙帝訓斥,也毫無怨言,真乃一位賢王。不過,作為康熙帝的兄弟,他們的感情還是挺要好的,甚至在福全去世後,康熙命人畫了一幅他和福全共坐於梧桐樹下的圖來紀念兄弟情深。

11、雍正帝胤禛與十三弟胤祥

雖然說康熙年間的“九子奪嫡”是兄弟相殘的例證之一,但其中也有著相親相愛的兄弟,比如日後成為雍正帝的胤禛與十三阿哥胤祥。

在康熙帝的兒子中,十三阿哥胤祥是一個另類,

一是他是康熙朝唯一沒有受封的阿哥,二是他參與爭奪皇位完全是為了四哥

,即後來的雍正帝。

古代那些相親相愛的兄弟,秦朝、清朝各三對,尤清朝的為人熟知!

胤禛與胤祥

四阿哥胤禛與十四阿哥胤禵一母同胞,本應是關係最親密的兄弟卻因為胤禛從小被孝懿仁皇后撫養長大,導致兄弟兩個的感情不是很深。不過,由於十三阿哥胤祥自幼失去母親,而康熙讓身為長兄的胤禛教導這個弟弟,所以

十三阿哥相當於胤禛一手帶大的,感情自然要比其他兄弟要深得多

胤祥自幼聰明伶俐,長大後更是文韜武略、智勇雙全、善於騎射,但能力出眾的他幾乎沒什麼野心,或許說他的野心只為四哥而存在。因此,不管是史書還是影視劇,十三阿哥與四阿哥的關係已經好到了一心為兄長謀求皇位,從未想過自己。

四阿哥胤禛登基之後,將在“太子廢立”事件中無端受到牽連而被圈禁的十三阿哥胤祥放出並封為和碩怡親王,而此時的胤祥還是一心為兄長著想,可以說雍正帝的太平盛世有一半是胤祥的功勞。因此,青年時為兄長爭皇位而吃盡苦頭,中年時為兄長保江山而鞠躬盡瘁,十三阿哥與四阿哥的兄弟情真是感人至深啊。

在十三阿哥胤祥因操勞過度而不幸去世後,傷心欲絕的雍正帝不僅親自為他主持葬禮還下令輟朝三日,甚至將他的名字“允祥”改回“胤祥”,以此來悼念自己的十三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