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龍:我不是“會飛的恐龍”

翼龍:我不是“會飛的恐龍”

飛翔的翼龍(圖片來源:pixabay)

在我們的認知中,遠古時候,恐龍一直是地球的霸主,我們就理所當然地將當時類似的動物都歸納進恐龍的範疇。所以,有翅膀的翼龍就成了“會飛的恐龍”……事實上,翼龍並不是恐龍。

恐龍指的是特定陸地爬行動物,能採取直立步態,並不包括翼龍。翼龍只是會飛的爬行動物,和恐龍都屬於鳥頸類主龍的演化支流。換句話說,翼龍和恐龍就像“表兄弟”一樣,屬於近親,是生活在同一時代的兩個演化方向,而它們最近的祖先叫做鳥頸類主龍。

翅膀養成記

大地慢慢被恐龍統領,天空就交由了翼龍主宰。本是一家人,怎麼就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呢?

在中國遼寧省西部,曾發現了一個翼龍蛋,這個蛋被壓扁了,但沒有破碎的跡象。據觀察,裡面胚胎的翼膜已經發育良好,這說明小翼龍出生後不久就可以飛行。

許多翼龍專家的研究顯示,最早的翼龍是由小型的、食蟲的長腿陸地奔跑動物演化而來,如斯克列羅龍(一種鳥頸類主龍),它們的後腿有皮膜,延展至身體或尾巴。也許是生存、捕食的需要,小矮人們的皮膜變大,逐漸發展成類似翅膀的樣子,而身材嬌小的它們也可以被帶動起來,慢慢發展成了能飛的爬行動物。

化石表明,這些最初的小傢伙們不僅長得小,而且翅膀中的骨骼結構也不明顯。但慢慢地,它們向著天空進化,翼翅較大,短尾飛行的大翼龍逐漸代替了“小矮人”,例如著名的翼手龍,並最終成為了空中霸主。

2001年,在德國發現了一個翼龍化石,化石的翅膀部分儲存完好,科學家們用紫外線燈進行照射,還檢測到了它的翅膀是長有血管,肌肉和長纖維的面板膜。纖維可以對翼起到支撐的作用,面板膜可以拉緊,或者像扇子一樣摺疊起來。而2018年,在中國發現的兩個翼龍化石表明,它們還擁有原始的羽毛,但與鳥類的飛行羽毛不同,它們的羽毛小而且蓬鬆,是用來保持體溫的。

插翅難飛

你知道嗎?在被發現的化石中,大型翼龍類的翼展可超過10米。因此,有的翼龍專家認為,即使擁有了雙翼,一些大型翼龍也不能像現在的鳥類那樣,持久地、遠距離地飛翔,甚至還有人覺得,它們可能根本就沒飛過!因為它們實在是太重了!

不過,關於翼龍的飛行方式,目前還沒有定論。也有些學者也猜測,或許翼龍並不是像鳥類那樣採用滑翔飛行,而是翅膀獨立進化,形成了獨特的空氣動力學結構。雖然,大型翼龍需要強壯的四肢才能離開地面,但是厚厚的骨頭又會讓它們太重。很快,它們又想出了辦法!翼龍的翼骨進化成空心的管子,管壁也薄薄的,這就讓它們“減肥”成功,變得靈活又輕便,飛起來也容易多了。

還有人說,翼龍不僅能飛,還能像鷹一樣俯衝下來,從海洋,湖泊和河流的表面捕食魚類。飛行讓翼龍能夠長途跋涉,逃離掠食者,開發新的棲息地。

參考資料: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B3%A5%E9%A0%B8%E9%A1%9E%E4%B8%BB%E9%BE%8D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F%BC%E9%BE%8D%E7%9B%AE

https://www。amnh。org/exhibitions/pterosaurs-flight-in-the-age-of-dinosaurs/how-did-pterosaurs-fly

作者:董依明

審稿:邢立達,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教授

翼龍:我不是“會飛的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