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進子孫在宋朝的地位如何?真如《水滸傳》寫的那樣有免殺特權嗎

柴進子孫在宋朝的地位如何?真如《水滸傳》寫的那樣有免殺特權嗎

這柴氏子孫,指的應該是後周皇帝周世宗柴榮的子孫。

柴進子孫在宋朝的地位如何?真如《水滸傳》寫的那樣有免殺特權嗎

其之所以認為周世宗柴榮的子孫可以“橫著走”,估計是受了小說《水滸傳》的影響。

小說《水滸傳》裡,滄州土豪柴進就是後周世宗柴榮的嫡派子孫,家中有太祖皇帝御賜丹書鐵券,他本人有雄心、有異志,喜好結納四方豪傑,被譽為當世孟嘗君,實際上是“亡大宋之心不死”,時刻圖謀著起義造反。

不得不說,《水滸傳》作者施耐庵在塑造柴進這個人物形象時,也參考了史書中記載的“太祖誓碑”。

話說,金兵攻破北宋都城汴梁後,發現了所謂的“太祖誓碑”,那是宋太祖生前立了三條祖訓,被刻成石碑藏於宮內,只許後世繼位的皇帝觀看。這三條祖訓的第一條,就是要善待柴氏子孫,對於有罪的柴氏子孫,不得加刑。

此事,南宋陸游所著的《避暑漫抄》有記載。

柴進子孫在宋朝的地位如何?真如《水滸傳》寫的那樣有免殺特權嗎

另外,《宋史·曹勳傳》也有提到“太祖誓碑”中不得殺大臣及言事官的要求。

但是,事實如何呢?

柴榮共有七個兒子,前面三個,在柴榮義父郭威黃袍加身之前已被漢隱帝劉承祐所殺,下面,我們來看下他另外四個兒子的結局。

首先是周恭帝柴宗訓。柴宗訓是七歲繼位,八歲就做了亡國之君,受封為鄭王,和符太后一起被遷往房州(湖北房縣),並於公元973年莫名其妙地死了,死年二十歲,沒有兒子,鄭王爵位被廢黜。

柴宗訓的弟弟曹王柴熙讓。在陳橋兵變後,好心人怕他遭到迫害,將他抱走,不知所蹤。

柴進子孫在宋朝的地位如何?真如《水滸傳》寫的那樣有免殺特權嗎

柴宗訓另外的兩個弟弟紀王柴熙謹、蘄王柴熙誨。根據宋人筆記記載,趙匡胤登基後,封有禪讓之功的柴宗訓為鄭王。但對於柴熙謹、柴熙誨這兩個嬰孩,趙匡胤拿不定主意怎麼安置,就和群臣商議。有人建議殺掉,以除後患。大將盧琰和潘美認為不能殺,最後由他們兩人分別收留了這兩個小孩,替他們改名為盧璇和潘惟吉。

盧璇長大後,在宋仁宗朝被封為殿前防禦使,後來又封為武烈侯,待遇不錯。

潘惟吉長大後也做到了刺史一級的高管。

但無論是盧璇還是潘惟吉,他們雖然是柴氏子孫,但是他們都不姓柴,一生行事謹小慎微,也談不上什麼“橫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