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的遺詔都寫什麼?滿滿的都是套路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在古人的政治生活中,遺詔是非常重要的官方檔案,往往會佈告四海,整得全中國都知道。它一般以老皇帝的口吻起草,但未必是大行皇帝親筆書寫,很多時候,其實是後繼之君或實權者代筆的。其中的原因非常複雜,可能是大行皇帝去世得非常突然,沒有機會逐句斟酌地寫下遺詔;也有可能是後繼之君本來就是篡位,政治主張與先帝相左,但遺詔又是必須釋出的檔案,正好借大行皇帝之口,將自己的意志寫入遺詔,大臣、百姓如有反對的,那不是和自己過不去,那是和先帝、祖宗過不去,借屍還魂,非常的聰明。

清朝皇帝的遺詔都寫什麼?滿滿的都是套路

坊間多有傳言,雍正皇帝得位不正,雖然康熙遺詔明確說是胤禛繼承皇位,但有常識的人都知道,清廷正式釋出的詔書是經過雍正稽核的,他完全可以修改為自己的意思。更為搞笑的是,遺詔還有定稿後發現錯誤,火急火燎從全國各地追回,重新發布的案例。道光即位後,按照慣例要釋出嘉慶遺詔,因為先帝去世在避暑山莊,有大臣就寫這是乾隆出生的地方,嘉慶皇帝去世在這裡,死而無憾;後來又有人發現乾隆並非誕生於熱河,他本人說自己出生在北京的雍和宮,這樣的話,遺詔內容不就寫錯了嗎?道光立即下令追回,馬上找人修改:“況灤陽行宮,為每歲臨幸之地,我祖考神御在焉,予復何憾”,熱河行宮,我每年都要過來臨幸,我爸爸、祖宗的牌位都在那裡,能夠駕崩在這樣的地方,又有什麼遺憾呢?就為了這麼幾個字,折騰來折騰去,可是地方官、老百姓、藩屬國才不會在意乾隆到底是生在哪裡,他就算出生在天庭又能怎樣呢?都是過去的人、過去的事了。

清朝皇帝的遺詔,一般會寫哪些內容呢?其實是有模板、有規律可循的。如此重要的官方檔案,後代起草者肯定會把前面幾個皇帝的遺詔都閱讀幾遍,戰戰兢兢地動筆,內心忐忑地交給新皇帝審查。新君也是剛剛上臺,沒有多少經驗,心理活動和起草的大臣一樣,生怕出錯貽笑大方。讓我們仔細閱讀,看看清朝皇帝喜歡在遺詔中說些什麼。

開篇往往會說感謝的話,並強調朝廷的執政理念。就像學校的才藝比賽,獲勝者發表感言,往往會說感謝老師、感謝父母之類的,皇帝要感謝的當然是前一任皇帝,能夠把江山社稷交給自己,這是多大的認可與榮幸。比如道光遺詔中說:“朕蒙皇考仁宗睿皇帝覆載隆恩,付畀神器,臨御天下,盈三十年。”父皇嘉慶皇帝施恩於我,讓我繼承皇位,執政了三十年。雍正遺詔中說:“朕蒙皇考聖祖仁皇帝為宗社臣民計,慎選於諸子之中,命朕纘承統緒,紹登大寶。”康熙皇帝為了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從諸位皇子中謹慎選擇,讓我繼承皇位,君臨天下。在位期間,以什麼樣的理念治理國家呢?清帝遺詔最喜歡說兩點,第一點是勤政,像“朝乾夕惕”“宵衣旰食”“惟日孜孜”都是高頻詞彙,形容一天到晚都在勤奮,挖空心思想著如何把大清朝的各項事業發展好,這顯然是溢美之詞,即使像雍正這樣的工作狂,也無法做到天不亮就爬起來批公文,天黑了都還沒時間吃飯,什麼雜念都沒有,全部心思都放在理政上。

還有一個理念被屢屢提及,那就是“敬天法祖”,敬奉老天爺,努力學習祖宗的治國方法,這是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了,滿清統治者熱衷於此,也是受到了中原漢文化的影響,入鄉隨俗。具體表現是祭祀天地、祭祀陵寢、祭祀太廟,每天都要閱讀先皇的《實錄》、《聖訓》,把相當一部分資源耗費在沒有實效的活動中去,天地並不會因為你祭祀了,就不發洪水、不地震,祖宗也不會因為你燒了紙錢、磕了頭,就顯靈保佑國家風調雨順什麼的。但對於維護統治秩序是有幫助的,因為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從上到下都信奉天地、祖宗,統治者帶頭敬天法祖,能夠深化臣民的認識。

清朝皇帝的遺詔都寫什麼?滿滿的都是套路

皇帝這個崗位幹了若干年,總得有些作為吧,不能什麼都不做,那不是昏君、庸君的作為嗎?尤其是在遺詔中,起到蓋棺定論的作用,即使沒有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功績,新皇帝也得為老皇帝加上一些業績,表面上要能看得過去。像乾隆皇帝的業績,那就比較好寫,他生前也常常給自己做總結,第一是六次南巡,實地考察江浙地區的河工海塘,保證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第二是以民為本,五次普免天下錢糧,三次免除漕糧,免除積欠的賦稅加上賑災所用的款項,不下億萬;第三是開疆擴土,完成十全武功,“平定伊犁、回部、大小金川,緬甸來賓,安南臣服以及底定廓爾喀”,這就是乾隆遺詔中所列的三大主要功績。

實際上都是有水分的,六次南巡並非完全考察水利,大修行宮、遊山玩水耗費了不少民脂民膏;減免賦稅雖然是德政,但推行到基層時,老百姓實際能夠減免多少就很難說了。十全武功有些根本談不上開疆擴土或者多大的勝利,比如征討緬甸、平定臺灣林爽文起義。乾隆的政績儘管有粉飾的成分在裡面,他在位期間至少是清王朝的鼎盛時期,有足夠的資源去建立想要的功業。相比之下,咸豐皇帝就慘得多了,他剛剛登基,洪秀全就在廣西金田發動了起義,短短几年橫掃東南,給予清廷當頭一棒;英法聯軍也從海上發難,兩次北上,最終打到了北京城下。咸豐在位十一年,他究竟有什麼政績能夠書寫在遺詔中呢?“各直省水旱偏災,經各該督撫奏請蠲緩錢糧,靡不體恤民艱,恩施立沛。惟自軍興以來,已閱十載,其竄踞連鎮、馮官屯及楚閩粵黔巨股各匪,雖經疊次削平,而江蘇安徽浙江等省被擾各區,迄今尚未截定。”咸豐幾乎沒有什麼業績,就是出現水旱災害的時候免除、緩徵了一些錢糧,還有把林鳳祥和李開芳的北伐軍消滅了,除此以外,什麼都說不出來,畢竟他駕崩的時候,國家已經是內憂外患,要是歌頌的太多,反而適得其反。

清朝皇帝的遺詔都寫什麼?滿滿的都是套路

接下來的環節是介紹死因,皇帝是天子,享受著全國最好的醫療服務,他為什麼會駕崩呢?對此,官方往往諱莫若深,不願意詳細描述,甚至給出一些拍馬屁的理由。咸豐三十一歲就去世了,他為什麼英年早逝?遺詔講了兩個原因,第一個是天氣太熱,第二個是太平天國起義風起雲湧,咸豐皇帝想到黎民百姓遭受戰火塗炭,就寢食難安,導致身體越來越差。明明是人們揭竿而起,滿清的統治搖搖欲墜,工作壓力太大,遺詔反而說成是體恤百姓,思慮傷神,把咸豐塑造成了人民公僕,非常可笑。同治遺詔明確說十九歲的小皇帝死於天花,但民間有很多人不相信,認為梅毒才是同治皇帝真正的死因,清政府出於皇家顏面考慮,不願意說出事實,只好以天花掩人耳目。道光遺詔則主要提兩點,皇太后去世,給皇帝造成了很大打擊;去年春夏之交就已經偶爾發病,雖然耐心調理,根本沒有治癒,舊疾加上新傷,致使六十九歲的道光駕鶴西去,但舊疾具體是什麼,完全沒有透露。

最後就是明確接班人選,這是整份遺詔最受人矚目的地方,未來若干年,政權就要在這個人的手上繼續前進。不管新君到底是誰,遺詔免不了要誇他幾句,究竟是哪方面比較好,能夠接手祖宗傳下來的萬里江山。在嘉慶遺詔中,大力誇獎智親王綿寧仁孝智勇,還特別舉例了嘉慶十八年,天理教徒攻打紫禁城,綿寧鎮定自若,拿出火槍擊斃敵人的光輝事蹟,堅定了嘉慶皇帝傳位給他的想法。在同治遺詔中,提出要把皇位傳給醇親王的兒子載湉,理由是載湉仁孝聰明,這就有點自欺欺人了,載湉僅僅只有四歲,剛剛讀幼兒園的年齡,怎麼就能看出仁孝聰明瞭,如果單純說這幾個字,難道皇室中比載湉更出色的不是大有人在嗎?是慈禧太后想要立他,年齡小,可以繼續垂簾聽政,所謂的仁孝、聰明不過是套話而已。

在治喪方面,每份遺詔都會說“喪服仍依舊制,二十七而除”,皇帝身份特殊,不可能像老百姓一樣守孝很長時間,但又不能不守。兩者折中,就是穿二十七天喪服,代表一下,否則守個三年,政府機構沒有人主持,都要癱瘓了。這樣做既滿足了禮法需要,又照顧了現實,可謂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