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火流星”空爆引眾人“尋寶”,“高價隕石”靠譜嗎

新華社昆明6月8日電(記者林碧鋒 張東強)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境內日前發生“火流星”空爆天文現象,引發不少來自各地的天文愛好者、隕石收藏者前往西雙版納尋找隕石,給當地帶來一定影響。有關專家表示,隕石具有一定科研價值,但需要謹慎辨別“高價隕石”等傳言,理性看待天文現象。

6月1日21時41分左右,景洪市城區上空自東向西有一道明顯的散狀亮光以較大的傾斜角滑過,亮度照亮了大半個城區上空,亮光在景洪城西郊的嘎東以西上空消失。

此次天文現象發生後,“隕石墜落西雙版納”的訊息隨即在網上傳開。據勐海縣委宣傳部介紹,連日來,來自各地的一些天文學愛好者、隕石收藏者等陸續來到西雙版納尋找隕石,當地一些群眾也加入尋找隕石的隊伍中。甘蔗地、水田等處都有隕石搜尋者的身影,給村民正常生產生活造成一定影響。有人甚至鼓吹“隕石價格一克價值上萬元”。

勐海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陳啟發說,勐海縣透過釋出提示和現場講解等方式,引導群眾理性看待,不盲目聽信“高價隕石”的相關傳言。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研究員王曉彬從事小行星物理觀測研究達18年,她對記者介紹說,這次發生的“火流星”空爆是一種天文現象,指直徑達1米以上的流星體進入大氣層,由於與大氣之間摩擦,流星體開始燒蝕,最後引發空爆,導致流星體瓦解。

“從科學研究的層面,我們希望能找到‘火流星’隕石的樣本。”王曉彬說,隨後才能進行隕石礦物質成分的甄別;還需要收集目擊者拍攝的照片和影片,再據此推算它的軌道,才能與現有小行星軌道資料庫進行比對,找出對應體。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科普中心常務副主任張興祥介紹,隕石是地球以外脫離原有執行軌道的宇宙流星或塵碎塊飛快散落到地球或其他行星表面的未燃盡的石質、鐵質或是石鐵混合物。“它們大多數在距地面一定距離的高空就已燃盡,即便落在地上也較難找到。”

“隕石是人類瞭解太陽系行星物質組成的視窗。”王曉彬說,“隕石的認證過程較為複雜,涉及隕落地點計算,實驗室光譜探測等工作。”

“隕石有一定科學研究價值,但目前據我們瞭解,還沒有真正的科研機構介入。”張興祥說,網上所謂的“個別專家”,其實只是隕石收藏愛好者,並非科研機構專業人士。

王曉彬解釋說,此次是單個流星體的隕落,而流星雨發生的頻率則更高。目前,在國際和國內都有相關的組織在從事較大近地小天體(直徑在300米到1。5公里之間)的實時監測和碰撞防禦工作。“群眾不要聽信謠言,有關專家會及時通報最新研究進展。”

據勐海縣勐遮鎮政府介紹,勐遮鎮5日釋出相關提示,提醒群眾此次曼倫村所發現的“隕石”尚未得到官方部門的權威認定,隕石最主要的價值是科研價值,群眾切勿盲目聽信關於“高價隕石”的傳言。

“不要盲目想透過找到隕石來達到一夜暴富的目的,美好生活是靠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創造出來的。”當地還提醒群眾,謹防上當受騙,如有疑問應該向當地黨委、政府或派出所諮詢。

“有關部門應藉此機會進一步組織開展科普教育活動,提升群眾科學素養,讓更多人瞭解和認識天文現象及其科學價值。”雲南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馬雪峰認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也可及時提醒消費者謹慎對待網上叫賣隕石現象,防止群眾上當受騙,遭受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