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五國為何屢現國界衝突?東方大國處理方式不失為解決之道

曾幾何時,蘇聯曾經是讓人望而生畏的“紅色帝國”,它以沙俄帝國為根基,為了擴充套件地緣政治影響力,多次兼併周邊國家和地區,最終形成了面積達2100多萬平方公里,涵蓋15個加盟共和國的聯邦制國家。由於過度追求與美國的抗衡,再加上片面發展重工業,人民生活水平停滯不前,蘇聯這個龐然大物最終在上世紀90年代初轟然倒塌,瓦解為15個獨立國家,其中就包括中亞五國——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獨立將近30年來,上述五國社會經濟發展總體平穩,但仍有一個問題困擾著這五個國家難以自拔,這就是邊界劃分問題。

中亞五國為何屢現國界衝突?東方大國處理方式不失為解決之道

塔吉克和吉爾吉斯斯坦兩國邊防部隊發生衝突

按理說,國與國之間存在一定的邊界衝突並不罕見,但是像中亞五國這樣,五國之間國界犬牙交錯,邊界爭議數量之多世所罕見,有時候這種爭議甚至兵戎相見。近期,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在兩國邊界巴特肯地區發生武裝衝突。據報道,當時塔方人員試圖在電線杆上安裝攝像頭,吉方則試圖鋸倒,於是雙方開始互相投擲石塊。晚間,雙方衝突惡化,開始槍戰,雙方各有3人死亡,超過100人受傷。塔吉克邊防部隊和隸屬於塔內務部的特種部隊向吉爾吉斯斯坦發起武裝攻擊,動用了包括迫擊炮和各類機槍在內的武器。

雖然現在兩國已經在俄羅斯和聯合國的調解下停火,並打算透過談判和平解決問題,但這並不是中亞五國之間第一次因邊界問題發生衝突,相信在可預見的時間內也不會是最後一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前蘇聯政府出於分化、掣肘中亞各民族和平相處的考慮,肆意更改劃分各加盟共和國之間的國界,進一步講,也與中亞五國獨立後沒有以嚴謹、和平、謙讓的方式儘快解決國界問題密不可分。

如今中亞五國邊界問題:前蘇聯政府埋下的禍根

如今的中亞五國在歷史上處於中東、歐洲與東亞地區的交通要道,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交通樞紐。在很長時間內與在烏拉爾山以西發展的沙俄帝國聯絡不多,領土也並不接壤,在這一區域存在了不少信奉伊斯蘭教的汗國。但是隨著沙俄逐漸強盛起來,其開始向東方擴充地盤,從16世紀中葉開始,沙俄勢力將地盤擴充至與中亞地區接壤的地帶,為了控制中亞這一戰略重要地區,沙俄從貿易入手,開始不斷增強自身在中亞地區的政治影響力,逐步收買、分化中亞哈薩克人、烏茲別克人、塔吉克人等民族的上層人士,先是征服了哈薩克人,又在19世紀末征服土庫曼人和烏茲別克人。這兩個民族原本也都處於封建落後的汗國統治下,無力抵禦俄國人的軍事優勢。至1885年,俄國徹底吞併了中亞,甚至以此為跳板南下與英國爭奪阿富汗,向東與清朝爭奪伊犁河谷地區,從清朝手中奪取了4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直到中亞五國獲得獨立後,中國才經過艱苦的談判將部分領土重新納入版圖。

沙皇俄國征服中亞後,除了保留布哈拉汗國和希瓦汗國作為附庸國外,在這一地區的南北兩部分別建立了突厥斯坦總督區和草原總督區。突厥斯坦總督區大致對應中亞南部四國,草原總督區大致對應哈薩克。

蘇聯建立後,將中亞地區納入自己的控制範圍,1920年,雷斯庫洛夫當選為突厥斯坦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立即提出了“大突厥斯坦”方案,即建立“突厥蘇維埃共和國”或“突厥民族共和國”;與此相對,霍賈耶夫等人則主張建立一箇中亞聯邦或是“大烏茲別克”。這些主張顯然不利於蘇聯對中亞各民族的控制,遭到了蘇聯政府的嚴詞拒絕。

由於中亞地區大都信奉伊斯蘭教,為了防止中亞各民族利用伊斯蘭教的號召力凝聚起來,形成一個強大統一的伊斯蘭國家。蘇聯政府可謂是絞盡腦汁,他們一方面採取“摻沙子”政策,將中亞地區視為移民區,不斷將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等其他民族移民中亞,另一方面撿起了民族分化的伎倆。

蘇聯政府牽頭開始民族識別普查,並根據結果,在1924年6月與10月兩次透過關於民族劃界的決議。曾經的突厥語民族被劃分成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土庫曼、塔吉克和吉科卡門吉爾吉斯五族共存的格局。其中,吉爾吉斯是日後的哈薩克,而吉科卡門吉爾吉斯才是日後的吉爾吉斯。蘇聯廢除了俄國的總督區,按民族成立各自的共和國,其中哈薩克、烏茲別克、克爾吉斯、土庫曼四個加盟共和國,直屬於蘇聯。而塔吉克共和國由於面積和人口較少,暫時歸屬於相鄰的烏茲別克加盟共和國。塔吉克人認為自己的歷史淵源和民族特性迥異於其他幾個突厥化民族,因此一直要求改變這種隸屬關係。直到1929年才成功升格為直屬蘇聯的加盟共和國。

中亞五國為何屢現國界衝突?東方大國處理方式不失為解決之道

中亞五國

蘇聯對中亞五國的國界劃分為後世埋下隱患

在蘇聯確定中亞五個加盟共和國之後,首先就要確定各加盟共和國的國界。為了避免這5個國家鐵板一塊,蘇聯在確定國界時可謂是煞費苦心,刻意地將不同的民族分佈在其他中亞國家,連同領土調整也是碎片化和模糊化,使得中亞五國國界形成犬牙交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甚至出現大量的飛地。以中亞地區最富庶的費爾幹納盆地為例,這塊面積僅2。2萬平方公里的盆地,被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塔吉克三國各佔有一部分。不過,由於幾百年的混居造成各族之間的邊界很難完全釐清。在強有力的蘇聯政府幹預下,幾個共和國的劃界還算順利,

但是,中亞五國之間的國界劃分之亂堪稱世所罕見。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領土邊界爭議問題。

如塔吉克與烏茲別克有250多公里未勘定邊界;吉爾吉斯斯坦與烏茲別克近四分之一的邊境地區未明確劃分;哈薩克與烏茲別克關於位於兩國邊界的南哈薩克州的薩拉哈什的歸屬之爭;哈薩克與吉爾吉斯斯坦關於阿拉木圖、塔爾迪庫州和伊塞克湖州之間的邊界問題。以這次塔吉克和吉爾吉斯斯坦之間的武裝衝突為例,兩國並不是第一次圍繞邊界問題發生衝突。因為兩國之間的邊界爭議實在是太多了,相關資料顯示,塔吉克和吉爾吉斯斯坦兩國間有60多處爭議地區。兩國邊境線長達987公里,其中有450公里處於“真空”狀態。

二是存在大量飛地現象。

中亞五國之間大量飛地的存在,是蘇聯時期為了均衡各個加盟共和國的利益,在富饒的費爾幹納盆地等地進行平衡而人為劃分。首先,烏茲別克有四塊飛地位於吉爾吉斯斯坦境內,最大的一塊,有325平方公里,最小的一塊不到一平方公里。飛地主要居民是烏茲別克族。然後,吉爾吉斯斯坦在烏茲別克境內有一塊飛地,只有627人。還有塔吉克在吉爾吉斯斯坦境內有兩塊飛地,塔吉克在烏茲別克境內有一塊飛地。

中亞五國為何屢現國界衝突?東方大國處理方式不失為解決之道

飛地分佈情況

中國與中亞五國妥善解決了邊界問題,可以為五國解決邊界問題提供借鑑

在蘇聯解體後,原本不成為問題的國界問題再也無法迴避,在前蘇聯時期,再加上無論從中央和加盟共和國政府,到各地方政府,乃至普通民眾,都沒把各加盟共和國之間的國界認作國家之間的邊界,它也從來沒有發揮過國界的作用,邊界只是作為一般的國內行政管理界線不會產生大的衝突。但是,獲得獨立後,作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確定清晰明瞭的國界是一項十分嚴肅重要的國家義務。但是,由於歷史遺留因素使得中亞五國之間的國界劃分異常敏感複雜,涉及到各國國民的切身利益和民族主義思想,這就使得中亞五國政府都不敢在國界劃分問題上作出實質性的讓步,就這樣複雜的國界劃分問題延續至今,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大量人員衝突甚至武裝流血衝突。

相比之下,中國政府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就本著對歷史負責、互相諒解、尊重現實等原則,經過多輪十多年的艱苦談判,最終確定了與哈薩克、塔吉克和吉爾吉斯等三國之間的國界。先看看哈薩克。中哈邊界談判工作是從1992年開始,1998年中哈簽訂《中哈國界補充協議》,劃定了以前懸而未決的邊界問題,徹底解決了中國和哈薩克存在爭議的所有邊界問題,2008年完成邊界勘界工作,劃分邊界時,哈薩克將其控制的30%爭議區移交給中國。中國增加了約1100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曾發生衝突的鐵列克提地區在內,一共歸還了10塊領土,其中較大的區域包括:察汗鄂博(200平方公里)、巴爾魯克山西麓(300平方公里)、阿拉山口(130平方公里)、夏爾希裡(220平方公里)等。

中亞五國為何屢現國界衝突?東方大國處理方式不失為解決之道

中國阿拉山口

再看看塔吉克。由於歷史原因,沙俄攫取原屬於中國的帕米爾高原部分地區,塔吉克獨立後,經過多年談判,2010年4月27日,中國同塔吉克斯塔簽訂《關於中塔邊界線的勘界議定書》,塔方把控制下的1158平方公里的領土還給中國。當然當年我們丟失的土地至少有2。8萬多平方公里,收回來的並不多。

最後看看吉爾吉斯斯坦。1992年,吉爾吉斯斯坦主動提出與中國商討邊界問題。歷時12年的談判,中吉在邊界問題上終於達成一致。吉爾吉斯斯坦歸還4塊吉方控制下的領土給中國,總計1190平方公里。2004年,中吉兩國在邊界勘界完畢並樹立界碑,標誌著中吉兩國邊界問題得以解決。

當然,很多人會認為,中國在與中亞國家的國界劃分時,作出了過多的領土讓步,使得很多原屬於中國的領土再也無法迴歸,

但是,在領土爭端方面,彼此立場寸步不讓,不能秉承存同求異的態度,相關國家之間將永無寧日。

從這個意義上看,中國與中亞三個鄰國和平妥善解決了邊界問題,不失為中亞五國妥善解決彼此之間的邊界問題的一條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