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能騰雲駕霧,張果老為什麼還要倒騎驢?

神仙能騰雲駕霧,想去哪裡去哪裡,為什麼還需要坐騎?張果老為什麼騎一匹不入流的毛驢,還要倒著騎呢?這裡頭至少有三點原因。

神仙能騰雲駕霧,張果老為什麼還要倒騎驢?

一、大仙標配“寶馬”,是身份的象徵

元始天尊的代步鑾輿叫九龍沉香輦,觀音的坐騎就是金毛犼,太上老君騎青牛,太乙天尊乘九靈元聖,文殊菩薩和獅子形影不離,很多知名度高,本領大的神仙都養著坐騎,很多還不止一個。反而只有那些整天跑腿做事的小神仙,比如山神土地老之類的,才去騰雲駕霧。

特定的場合,有坐騎在身邊,就如同富二代身邊的豪車,明星身邊的美女,本身是一種無聲但很有用的宣言,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這個神仙有本事,能耐大,地位高。可能,這也屬於仙界的一條潛規則吧。

神仙能騰雲駕霧,張果老為什麼還要倒騎驢?

二、一人得道坐騎昇天,發達不忘故交

從《封神榜》《西遊記》《山海經》以及種種神話傳說,可以瞭解到,大多數神仙都是凡人經過刻苦的修行之後,才進化飛昇的。在他們還是凡人的時候,是需要坐騎的,或者和某種動物緣分很深,而當他們修煉成仙,坐騎也順理成章跟這飛昇,一直追隨著主人。

比如白象在金輪山救了妙善公主,把她背下山去,與她一同去求道,最終成為觀音菩薩的座下神獸之一。

神仙能騰雲駕霧,張果老為什麼還要倒騎驢?

傳說中張果老一生都在求仙問道,有一天發現了一株千年何首烏,已經長成人形,當下欣喜若狂,直說:仙緣到了!煮進鍋裡之後,他就聞著香氣,做起了羽化成仙的美夢。不料人參湯被毛驢偷喝了半鍋,他罵罵咧咧正在喝剩下的湯,這毛驢四蹄生煙,眼看著就要飛走了,張果老一下慌了神,趕緊跳上驢背一起飛昇,情急間騎倒了。

張果老感念這頭驢跟著自己一路求仙,已是通靈,所以成仙后也沒拋棄它,就一路同行了。

神仙能騰雲駕霧,張果老為什麼還要倒騎驢?

三、神獸法力無邊,是主人的得力助手

修仙之人的坐騎因為跟著主人修行,逐漸也有了道行,等法力足夠進階成神獸和神仙一起生活,就是他們的得力干將。

傳說地藏菩薩的坐騎諦聽,可以透過聽來辨認世間萬物,尤其善於聽人的心。文殊菩薩的坐騎青毛獅子,曾在南天門前變化法身,張開大口,似城門一般,一口吞十萬兵。

神仙能騰雲駕霧,張果老為什麼還要倒騎驢?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的九九八十一難,很多次都是因為天界的神仙坐騎下凡。太上老君的坐騎青化身獨角兕大王,被一群小妖精圍著,用計捉住唐僧、八戒和沙僧,套住孫悟空的金箍棒,把孫猴子請來的天兵天將也打得落花流水。可見,神仙坐騎絕非“花瓶”。

傳說張果老騎的是一匹紙驢,此驢非同普通的驢,能“日行數萬裡”,休息時,還可以將驢摺疊起來,放入口袋裡,若需要時,“則以冰噀之,還成驢矣。”此驢更可以陪著他飄洋過海,省得他騰雲駕霧消耗精神。

神仙能騰雲駕霧,張果老為什麼還要倒騎驢?

清代果庵有一首打油詩,“舉世多少人,無如這老漢。不是倒騎驢,凡事回頭看。”點出了張果老倒騎驢這一典故的另一層文化內涵,

我們一直向前走,也要常回頭看看。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說不定能因此少走彎路,找到一條更加正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