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熊孩子天天在家跳繩,大爺出“奇招”應對,第二天樓上安靜了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教育至關重要,從一個孩子的品行也能夠看出其父母的教育能力。當然,每位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別人口中的“熊孩子”,但也有部分家長會縱容著自家熊孩子“為所欲為”。對待熊孩子,外人和家長都應該掌握正確適當的方法來進行教育。

01

樓上熊孩子天天在家跳繩,大爺出“奇招”應對,第二天樓上安靜了

寶媽小莉有個7歲大的兒子,平日裡對他十分疼愛。孩子在學校上體育課時迷上了跳繩,回家後纏著小莉也要買一根在家裡跳。平時兒子放學回來就只會抱著個平板電腦在玩遊戲,難得他主動提出要運動,小莉自然是立馬就答應下來。但讓小莉沒想到的是,孩子這一跳卻把鄰里關係“跳砸了”。

樓上熊孩子天天在家跳繩,大爺出“奇招”應對,第二天樓上安靜了

此時正值炎炎夏日,為了避免孩子中暑,小莉便讓兒子在家裡跳繩。沒想到兒子暑假沒事就拿起繩子跳,吃完晚飯休息了一會兒又跳,就連睡覺前也要跳個幾分鐘才肯去洗澡。看到兒子不再只會低頭抱著手機玩,小莉心裡還暗想:這條繩子真是買得值了。

樓上的小莉正心生歡喜,樓下的大爺和老伴卻心生怨念。原來二老已經退休了好幾年,好不容易享受一下清閒日子,可樓上的熊孩子天天在家跳繩。每次孩子跳繩都震得隔層“嘣嘣”的響,再加上老人總是習慣早睡,這孩子就像是瞄準了二老的休息時間一般準時開跳。

樓上熊孩子天天在家跳繩,大爺出“奇招”應對,第二天樓上安靜了

時間久了,大爺實在是氣不打一處來,便想出了“奇招”應對,他買了個震樓器,安在天花板上便會連續不停的震動。比起孩子不定時的跳繩來說,這個無限迴圈的震樓器更是讓樓上“不得安寧”。

果然,安上震樓器的第二天,樓上就安靜了,寶媽小莉還帶著兒子下樓給老李頭道歉,和孩子一起寫了封道歉書,表示以後不會再讓孩子在家裡跳繩了。對此,網友紛紛表示: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樓上熊孩子天天在家跳繩,大爺出“奇招”應對,第二天樓上安靜了

02

“熊孩子”背後總有“熊家長”,父母要為道德教育缺失負責任

近年來熊孩子事件屢次出現,尤其是在公共場所裡,隨處可見的熊孩子追逐打鬧、毀壞文物、大聲喧譁等等。為什麼如今“熊孩子”越來越多?這與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現在很多父母在生了孩子後因為忙於工作而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又或者是獨生子女家庭給予了孩子過多的溺愛,所以“熊孩子”們在做一些不遵守文明規範的事情時,他們並不知道這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

樓上熊孩子天天在家跳繩,大爺出“奇招”應對,第二天樓上安靜了

當然,學校也是傳遞知識教育的地方,但是在“熊孩子”養成上,學校的責任遠比父母的小。家庭永遠都是德育的首要場所,也是影響孩子早期價值觀念形成的主要環境,所以父母們不應該忽視對孩子的道德教育,也不要在孩子犯錯時還盲目地維護孩子,如此只會讓孩子建立起扭曲的是非對錯價值觀。

樓上熊孩子天天在家跳繩,大爺出“奇招”應對,第二天樓上安靜了

03

如何不讓自家的孩子變成“熊孩子”?

1.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人是群居動物,這也就意味著我們每個人都要在社會這個大群體中立足,而群體又是離不開規範的約束的,所以孩子應該從小就要建立強力的規則意識,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孩子提前適應獨立的生活環境,還能夠培養孩子剋制律己的品性。

樓上熊孩子天天在家跳繩,大爺出“奇招”應對,第二天樓上安靜了

2.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

孩子在成年之前,都有監護人一同附有連帶責任,但是這並不妨礙家長培養孩子自身的責任意識。有責任意識的孩子對於是非問題會更有判斷力,在做事情前能夠考慮周到,清晰地判斷對錯後才開始執行,這對於孩子性格的培養也是有利的。

今日互動話題:你都碰到過哪些“熊孩子”?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