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演繹中華文脈傳承

本報訊(記者朱凱)昨晚,隨著一聲聲雄渾悠遠的鐘鳴在南京文化藝術中心大劇場奏響,由中國東方歌舞團創排的舞樂《中國故事·十二生肖》拉開了第十八屆南京文化藝術節的帷幕。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舞臺演出、文博書畫展、電影展映、群文活動等55項各類文化活動,將為市民獻上一場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

本屆藝術節由南京市政府主辦,市文廣新局承辦,以“唱響改革情舞動新時代”為主題,採取城區和郊區聯動,劇場與廣場呼應的演出方式,共舉辦55項精彩文化活動。其中,舞臺演出14臺,群文活動22項,文博書畫展18個,電影展映100場,讓藝術節成為“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

作為本屆藝術節的開幕演出,舞樂《中國故事十二生肖》是著名導演沈晨繼央視春晚節目《萬馬奔騰》之後,推出的一臺展現中華禮儀之邦磅礴氣韻與歷史文化精粹的大型藝術劇目。該劇執行導演李銘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故事十二生肖》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純舞劇,而是將世界各國打擊樂與中國舞蹈相結合作為主要表現形式,對十二生肖這一中華文化符號進行深層次解讀。比如,在劇中的《子鼠鬧天》這一篇章,運用了京劇《三岔口》的打擊樂與舞蹈結合,舞蹈演員手持不同的打擊樂器,一邊跳舞一邊打出京劇鑼鼓,以此來表現老鼠的機智和靈活多變。

此外,劇中使用的“海洋鼓”“蛙鳴器”“卡巴薩”等打擊樂器,都是專門從國外引進,可以模仿出大自然的風聲、雨聲以及蟲鳴的聲音,為觀眾帶來視覺與聽覺的雙重震撼。

從盤古開天闢地般的拓荒牛,到秦漢的猛虎之威;從魏晉風骨的未羊隱逸之形,到大唐巳蛇匯川的包容之姿……全劇分為四幕12個節目,從序幕《丑牛牧野》到尾聲《辰龍歸元》,以生肖動物的性格氣質,對應中國從古至今十二個重大歷史年代的風格特質,展現中國千年文脈的淵遠傳承。

演出現場,舞者們透過舞蹈動作與打擊樂的編排配合,一一展現十二種生肖動物的品格特色,比如牛的勤勞、虎的勇敢、羊的善良、老鼠的機智等。每一種品格都與中國人的精神氣質相對應,以此謳歌中華民族的12種傳統美德。該劇主演、青年舞蹈藝術家陳銳告訴記者:“演出中最難的不是肢體動作的展現,而是要用舞蹈動作來表現每一個生肖動物所對應的精神氣質,不能有絲毫偏差。”